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81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改良马铃薯脱毒苗培养基,采用富金和中薯5号马铃薯脱毒苗作为供试材料,将中药材浓缩液应用到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基中,明确中药材浓缩液对马铃薯脱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1 000 mL浓度的中药材浓缩液可以增加马铃薯脱毒苗的根长、叶片数和茎节数,缩短茎节长度,提高脱毒试管苗的鲜重、单瓶结薯数和移栽成活率。与对照相比,马铃薯脱毒苗的根长可增加0.6 cm,叶片数增加0.7~0.8片,茎节数增加1节,茎节长度缩短0.14~0.26 cm,脱毒试管苗单株茎叶鲜重增加0.04~0.06 g,单瓶结薯数增加3~4个。脱毒苗移栽成活率可提高3.0%~4.5%。同时,在脱毒苗炼苗过程中,能有效减少杂菌污染,延长炼苗时间3~4 d。  相似文献   
12.
利用衡南县1955—2010年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数据,探讨了近56年衡南县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衡南县年平均气温为17.9℃,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11℃·10a~(-1),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的倾向率分别为0.18℃·10a~(-1)、-0.02℃·10a~(-1)、0.11℃·10a~(-1)、0.17℃·10a~(-1),气候趋于变暖;年降水量的倾向率为13.6mm·10a~(-1),春、夏、秋、冬季降水量的倾向率分别为-5.5mm·10a~(-1)、15.3mm·10a~(-1)、-4.6mm·10a~(-1)、7.5mm·10a~(-1),年降水量和夏、冬季的降水量处于增加趋势,春、秋季降水量处于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转多基因欧美杨107杨中外源Bt基因是否稳定存在及表达,探索转基因107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Bt毒蛋白表达规律,研究多基因转化的载体结构及基因互作对外源基因表达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生转Cry1Ac-Cry3A-NTHK1基因107杨3个株系(A1、A2、A3)和转Cry1Ac-Cry3A-BADH基因107杨3个株系(B1、B2、B3),通过PCR技术对转基因107杨中外源基因进行检测和验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Bt基因的转录丰度进行检测,利用ELISA技术对转基因107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毒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107杨均能扩增出与阳性对照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阴性对照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证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107杨中稳定存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2种Bt基因在转基因107杨中均能稳定表达,Cry1Ac基因的转录丰度在2.1×10~4~5.1×10~4之间,Cry3A基因的转录丰度在2.8×10~6~5.6×10~7之间,Cry1Ac基因和Cry3A基因转录丰度无相关性; ELISA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107杨中均检测到Cry1Ac和Cry3A毒蛋白存在。2种Bt基因转录丰度和毒蛋白含量无相关性,但2种Bt毒蛋白含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转2种不同载体的107杨6、7月份2种Bt毒蛋白的含量较低,8月份急剧上升,Cry1Ac毒蛋白的含量均在9月份达到峰值,Cry3A毒蛋白含量均在8月份达到峰值,10月急剧下降。8月份不同部位(上、中、下)的叶片Bt毒蛋白含量未表现出一致性规律,不同部位(上、中、下)木质部的Bt毒蛋白含量也未呈现出一致性规律。【结论】转Cry1Ac-Cry3A-NTHK1基因107杨和转Cry1Ac-Cry3A-BADH基因107杨不同株系间2种Bt基因的转录丰度存在显著差异,Cry3A基因的转录丰度显著高于Cry1Ac基因; 2种Bt毒蛋白在各株系间存在显著差异,Cry1Ac毒蛋白含量极低,Cry3A毒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Cry1Ac,与转录水平检测结果一致。2种不同载体之间Cry1Ac基因转录丰度、毒蛋白表达模式及含量无明显差异,Cry3A基因转录丰度、毒蛋白表达模式及含量也无明显差异。在转基因107杨整个生长季中,Cry1Ac和Cry3A平均毒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因组合不同和生态条件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10~40 cm;各节间腋芽在温度、光照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的萌发,施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促进腋芽的萌发,并能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21℃;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超级杂交稻也可获得较好的再生稻产量。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还可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态修复是当前中国亚热带地区面临的一个难题。了解毛竹林皆伐和剩余物保留后迹地土壤的自然恢复状况可为毛竹林生态修复提供指导。  方法  在毛竹林皆伐迹地设置了保留采伐剩余物(UR)、清理采伐剩余物(CR)和未采伐毛竹林地作为对照(ck)等3个处理。5 a后,通过土壤调查与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土壤指标变化,运用模糊判别和主成分分析,定量评价毛竹林皆伐后土壤自然恢复效果。  结果  ①CR、UR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比ck降低31%和14% (P<0.05),土壤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均高于ck;UR处理土壤的持水力整体优于CR处理。②CR、UR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均高于ck,各指标增加幅度为117%~123%;有效磷则表现为CR处理极显著(P<0.01)低于UR和ck;由于保留了毛竹林皆伐后采伐剩余物,UR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显著高于CR处理33%~99% (P<0.05);③CR、UR处理土壤脲酶、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ck;UR处理土壤3种胞外酶活性均高于CR处理46%~98%。④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得到较好恢复,毛竹林皆伐后恢复迹地土壤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采伐剩余物保留样区、采伐剩余物清理样区、毛竹林样区。  结论  毛竹林皆伐后的土壤经过5 a自然恢复,与毛竹林林地土壤相比得到较快修复,毛竹林皆伐后保留采伐剩余物更有利于土壤修复。图1表4参23  相似文献   
17.
牡育稻 44 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选育出的香糯特用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审稻 20210033。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 2600℃区域种植。该品种的育成为稻米深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对牡育稻 44 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品种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小麦生产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玉米生产机械化还仅仅停留在机械播种方面,玉米机械收获的实现仍然存在着很大难度,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进一步加快农机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从组培苗的质量和移栽前后环境条件变化综述影响组培菌移栽成活率的因素,结合实践提出一些提高兰花组培苗移裁成活率的技术和措施,主要有培育健壮苗,移栽容器和植料的选择、移栽时间的选择、出瓶处理和组培苗的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优质稻井冈软粘施氮后移对其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其最佳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施用比例。【方法】于2021年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置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TN)180 kg/hm2的基础上,按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比例设置4种施肥方案(N1=10∶0∶0∶0、N2=5∶5∶0∶0、N3=5∶3∶2∶0、N4=5∶2∶2∶1),以不施用氮肥为对照(CK),共5个处理。采集井冈软粘的生长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等数据,测定其分蘖期、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系数(LAI)和干物质含量,并分析成熟期水稻品质、产量及其构成、植株茎叶穗的含氮素量、总氮素吸收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等。【结果】前两个生长时期茎蘖数最高是N2处理,而后两个生长时期的最高茎蘖数为N3处理;前3个水稻发育时期的SPAD值差异不大,成熟期表现为N3处理最高。总干物质含量变化与产量变化表现一致。总产上N4>N1>CK,最高值N4处理分别高出N1处理和CK9.34%、73.09%;氮肥后移对井冈软粘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较小,但处理间稻米直链淀粉、粗蛋白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