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314篇
农学   241篇
基础科学   186篇
  141篇
综合类   1498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786篇
园艺   318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半开叶轮离心泵叶顶间隙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半开式离心泵叶顶间隙区域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应用SST k-ω两方程模型,对半开式离心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各监测点的时域值转换为频域值,并分析了泄漏涡轨迹与叶片载荷的相关机理以及泄漏涡的频谱特性。结果表明:泄漏涡涡核与叶片骨线的夹角θ随着叶尖载荷的变化发生了周期性脉动;泄漏涡加剧了叶尖处的流动分离,在叶片前缘形成了连接叶片表面与泵壳的涡管;在流量为0. 75Qd时,叶顶前缘间隙处扰动主信号为0. 51fB,该频率与二次泄漏以及叶尖处涡管的非定常脉动特性相关;随着流量减小,扰动信号频率有所波动,叶尖泄漏涡破碎位置向叶片前缘移动。  相似文献   
992.
为揭示同一生活型草本植物生长期内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在豫西南外方山设置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样地,测定生长期内叶片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同一生活型种间植物叶片化学计量学特征具有多变性,胡子草、芒草、野菊花等3种植物生长期内叶片C含量平均为447.6 g/kg、448.1 g/kg和459.9 g/kg,N含量为26.8 g/kg、23.5 g/kg和25.6 g/kg,P含量为1.9 g/kg、1.5 g/kg和2.0 g/kg;3种植物综合变异系数排序为P含量(45.0%)C/P值(33.2%)N/P值(30.1%)C/N值(26.0%)N含量(25.3%)C含量(2.0%),C含量最稳定,N含量次之,P含量较不稳定;C含量与N、P含量负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P含量与N含量正相关性极显著(r=0.736,P0.01),N含量与C/N值负相关性极显著(r=-0.700,P0.01),P含量与C/P值负相关性极显著(r=-0.891,P0.01),C/N值与C/P值正相关性显著(r=0.283,P0.05);植物种类对叶片C含量影响显著(P0.05),N含量、P含量、C/N值与C/P值主要受生长期采样时间的影响(P0.05),物种种类与采样时间对N/P值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区域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时,应考虑植物种类与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崔升  韦小玲  钟军宁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558-1560
[目的]找出影响烟丝整丝率的关键因素,为提高烟丝整丝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一元或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不同切丝含水率、烘丝筒壁温度及烟丝结构(叶丝整丝率、梗丝整丝率、膨胀烟丝整丝率)与烟丝整丝率的相关性.[结果]切丝含水率、烘丝筒壁温度对烟丝整丝率影响显著;烟丝结构中叶丝整丝率、梗丝整丝率和膨胀烟丝整丝率对烟丝整丝率的影响顺序为:梗丝整丝率>梗丝整丝率与膨胀烟丝整丝率的交互作用>膨胀烟丝整丝率>叶丝整丝率>叶丝整丝率与膨胀烟丝整丝率交互作用.影响烟丝整丝率的次序为:烟丝结构>烘丝筒壁温度>切丝含水率.[结论]卷烟实际生产过程中,首先控制烟丝结构中叶丝、梗丝和膨胀烟丝的整丝率,然后适当控制烘丝加工参数,并对切丝含水率进行合理调控,可达到稳定和提高烟丝整丝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内蒙古农牧区畜牧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奶牛粪便污染严重、农村环境恶化等问题,本研究拟将蚯蚓引入到堆肥体系中,以期利用蚯蚓降解代谢有机物的作用实现奶牛粪便资源再生利用.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实验牧场奶牛粪便等为饵料,用日本“大平2号”蚯蚓进行堆肥实验,设计在不同环境因子条件(pH值、湿度、温度、接种密度和接种EM菌)下,分析研究蚯蚓的增重和繁殖情况,得出蚯蚓堆肥的最适pH为6~9,最适湿度为65%左右,最适温度范围为20~ 25℃,最适接种密度为250g奶牛粪便中接种8条蚯蚓,接种10%的EM菌液利于堆肥.实验结果应用于堆肥过程的优化控制及新型智能化堆肥反应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995.
以矾根‘紫色宫殿’幼苗茎基部组织为外植体,开展丛生芽诱导、增殖和试管苗生根及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是MS+6-BA 2. 0 mg/L+NAA 0. 1 mg/L,丛生芽诱导率达95. 83%;丛生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是MS+6-BA 0. 2 mg/L+KT 1. 0 mg/L+IAA 0. 2 mg/L,增殖率达6. 15;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是1/2 MS+NAA 0. 2 mg/L,生根率达100%。试管苗移栽的最适时期为4月上旬,并以塑料罩保湿为宜,成活率达96. 67%,且植株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96.
尿素硝酸铵溶液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在夏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结果显示:与尿素相比,同等施氮条件下,施用UAN可提高玉米产量,主要归因于穗粒数的增加;优化施氮量减量20%施用,玉米产量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尿素优化施氮量处理。同等施氮或减氮20%条件下,施用UAN的产值和经济效益也均高于尿素处理,籽粒粗蛋白和淀粉含量也有提高。玉米籽粒氮、磷含量和累积量,秸秆中磷含量和累积量也显著增加;氮素吸收效率、氮素表观回收率、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也高于尿素处理。同等施氮量处理,施用UAN较尿素土壤硝态氮有向地下淋洗的趋势,减量施用,硝态氮向地下淋洗的速率减慢。和尿素相比,施用UAN还可提高玉米籽粒和地上部水分利用效率,减量施用,水分利用效率有所下降。综合而言,从产量、经济效益、氮肥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来看,施用UAN的效果好于尿素。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建立运用商品化人类精子无卵黄冷冻液SpermCryoTM All-round冷冻保存食蟹猴精子的方法,比较了快速(-435℃/min)、中速(-183℃/min)和慢速(-69℃/min)的降温速率以及不同冷冻平衡时间(10和30 min)对食蟹猴精子冷冻保存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液氮上方冷冻平衡10 min对食蟹猴精子的复苏活力显著高于30 min.用快速和中速冷冻速率保存的精子的复苏活力较高,冻存精子的复苏活力明显高于慢速冷冻速率保存的精子.该研究建立和优化的SpermCryo无卵黄冷冻液冷冻保存食蟹猴精子的方法,可简单快速完成精子的冷冻保存,并获得较高的冷冻复苏存活率.该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灵长类动物精子冷冻损伤的机制和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海藻寡糖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海藻寡糖(ADO)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ADO增效尿素产业化及其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同等施氮水平下,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ADO增效尿素处理的水稻穗粒数及产量均显著增加。ADO增效尿素处理的水稻精米率、整精米率及稻米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对照)和普通尿素处理,其中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增加1.82%、10.83%、7.59%;消减值显著低于对照和普通尿素处理,其中较普通尿素处理下降36.02%;此外,稻米透明度、胶稠度、碱消值、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也高于对照和普通尿素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于对照和普通尿素处理,且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综上,ADO增效尿素可促进水稻增产,对水稻品质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开展动电技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研究不同时间、电压下重金属铅的变化规律,为盆栽试验提供适合的厌氧污泥。结果表明,48 V电压通电60 min时,厌氧污泥中铅含量降至最低,浓度为4.83 mg/kg,去除率达到61.67%。采用郑单958为供试玉米品种,设置5种污泥处理方式,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厌氧消化污泥农用过程中铅元素在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厌氧污泥直接施用可引起玉米和土壤中铅含量增高,而动电处理后厌氧污泥施肥能有效降低玉米和土壤中铅含量;各处理下,玉米各器官中铅含量为根系叶片茎秆子粒,富集系数为根系叶片茎秆子粒,空间表现为地下部下部中部上部,铅含量在各土层分布规律是上层土壤中层土壤下层土壤。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20%苯磺隆.乙羧氟草醚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结果表明:20%苯磺隆.乙羧氟草醚可湿性粉剂150~450 g/hm2用于防除麦田阔叶杂草,见效快,除草效果高,对麦子较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麦田阔叶杂草除草剂;在用药时间上应掌握在阔叶杂草四至八叶期用药为最佳;在用药量上,建议使用225 g/hm2为宜,最终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