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184篇
  200篇
综合类   1349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636篇
园艺   299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是一种可引起人和动物一系列神经退化性疾病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包括羊瘙痒病(Scrapie)、牛海绵状脑病(BSE)、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水貂海绵状脑病(MSE)、猫的疯猫病(FSE)、人克雅氏病(CJD)[1-2].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主要介绍了供电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产生原因和其原理的分析讨论,同时进一步指出了现在的发展现状和一些不足之处,并分析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旨在了解上海地区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VP1基因与致病性,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出13株FCV,经RT-PCR和测序获得分离株VP1的基因序列,与参考株VP1基因进行同源性和遗传演化分析,对2株分离株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3株上海地区分离株VP1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互间相似性为74.3%~99.8%,与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也较低,符合FCV易突变的特征;进化树分析表明,上海地区FCV流行株主要来自国内北方地区,少数毒株来自国外地区;通过对宿主临床症状、VP1进化树和VS-FCV特征性氨基酸位点进行分析,筛选出7株FCV强毒株;动物致病性试结果验表明,FCV-SH202101株和FCV-SH202113株可导致感染猫发病和死亡,潜伏期为1~2 d,接种后第3天即可检测到排毒,不同年龄段猫的病程不一致,可导致幼猫5 d后死亡,成年猫病程可持续11~18 d, 2株分离株在致病性方面均符合VS-FCV特征。本研究丰富了中国FCV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VS-FCV毒株的筛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FC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4.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猪主要表现为贫血、高烧、黄疸、瘦弱.猪附红细胞体病在猪场普遍存在,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威胁.该文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养牛行业规模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日益突出,如何生态养牛,促进健康养牛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近几年,床场一体化养牛模式作为无污染、零排放、降本节能的新型养殖模式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多家奶牛场和水牛场得以应用与推广,本文就该模式的诞生、发展及应用进行全面阐述,为其在养牛业更大范围地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新城疫病毒H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制备新城疫病毒H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采用新城疫病毒CK/AH/100/2010作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用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筛选,具有HI活性的单抗有6株:PX1-PX6。6株单抗与AIV、EDS等其它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的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6株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PX1、PX3可与新城疫病毒CK/GD/263/2010 HN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其它单抗不反应。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杨树用材的主导优势日益突出,杨树用材林的营造技术也受到关注,杨树因其生长快,成材期短,利用途径广,许多地方把杨树作为调整林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林业的首选树种.根据杨树栽培的技术要求和生产经验,杨树造林主要应掌握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对鸭进行田间免疫试验和扩大区域试验证实,该苗安全性能良好,对鸭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紧急免疫能在35天内控制疫情。田间试验用10ml、15ml剂量免疫的鸭,禽霍乱死亡率分别为181%、088%,出现发病死亡的时间前者比后者早。与禽霍乱弱毒苗免疫结果对比,蜂胶苗组死亡率为134%,弱毒苗组为359%,非免疫组为511%;非禽霍乱死亡率蜂胶苗组为321%,弱毒苗组为646%,非免疫组为905%。  相似文献   
109.
(1)家兔假结核病之流行因素为:①假结核巴氏杆菌在自然界广泛散布于尘埃、土壤和水中,也可发现于饲料中;②家兔处于不良之饲养管理条件下,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显著减弱;③不良之饲养管理促使病菌随着污染之饲料和褥草由消化道而感染。以上三种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之因素存在,均能促使假结核病在家兔中流行。 (2)家兔自然感染假结核病后,主要病变集中于盲肠蚓突与回盲部圆小囊上,脾和肝上有病变者较少,肺上有病变者更少。极少数病例系败血型者。瓋变之特征为蚓突与圆小囊上有白色或灰白色之假结节,肝、脾与肺上有白色结节。假结节或结节不硬,内容物呈膿酪样。 (3)家兔之假结核病由于假结核巴氏杆菌所引起,在病变材料内可分离出此种细菌。 (4)假结核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极染色之球杆菌,培养以后呈细球菌、球杆菌或小杆菌样,不抗酸。初次可在普通琼脂、血琼脂与麦康凱琼脂上分离,48小时左右即能旺盛长出。菌落圆形,中等大小,不溶血,呈灰白色,培养时间稍长其中心呈现黄色。菌落边缘开始时较光滑,时间延长则呈皺折状。本菌之生化反应如下: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木胶糖、甘露醇、鼠李糖、水杨素,产酸均不产气;不能发酵乳糖、肌醇、棉实糖和伯胶糖;对蔗糖一部份菌株不能发酵,一部分菌株在接种后1—2日沿穿刺线之下部有轻度发酵现象,然5—7日后发酵现象又重新慢慢消失,此与蛋白腖被分解产生硷性化合物而使pH值升高有关。 (5)假结核巴氏杆菌能在一日内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与果糖,能在1—2日发酵木胶糖与甘露醇,对鼠李糖之发酵则需1—3日,对水杨素之发酵则更迟至3—5日。 (6)假结核巴氏杆菌不能发酵伯胶糖,不能产生靛基质,对甲基红试验显阳性反应,对服潑二氏试验显阴性反应。 (7)假结核巴氏杆菌之部分菌株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呈现明显之运动力。 (8)假结核巴氏杆菌对豚鼠之致病力最强,对家兔之致病力次之,对小白鼠之致病力又次之。鳹子对本菌有比较强之抵抗力。 (9)假结核巴氏杆菌如用口服法感染,则病变集中于消化道;用吸入法感染,病变集中于肺;用皮下注射法感染,病变集中于接种部位之组织、淋巴结以及其他内脏;用静脉注射法感染,则形成败血型病例;用皮肤划伤法感染,仅仅划伤处有轻度化脓现象;在豚鼠之未破皮肤上涂擦菌液,不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10.
在屠宰检驗中发現的猪炭疽病,一般多患局部型炭疽,尤以局限于个別头部淋巴結,如顎下淋巴結者为最多见,肠炭疽和其他类型之炭疽均較少。本文所述之病例,则系肠炭疽,并有乳房淋巴結及髂淋巴結之炭疽病变,比较稀见,故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