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331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233篇
  120篇
综合类   1104篇
农作物   219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538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海南砂仁的离体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笋芽作外植体的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MS BA3.0mg/L NAA0.05mg/L的培养基有利于芽的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基可采用MS BA8.0mg/L NAA0.05mg/L;在1/2MS N从1.0mg/L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壮苗培养的效果最佳;炼苗14d的效果较7d的佳,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2.
辽河流域玉米籽粒脱水特点及适宜收获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流域处于中国东北春玉米区南部,积温资源相对丰富,在该区域推广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具有较好的热量资源基础,但区域内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偏高,机械粒收的破碎率、损失率偏高等质量问题突出。分析区域内主推品种的籽粒脱水特征、基于热量资源条件确定机械粒收的适宜时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途径。2017年选择该区域主推的29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开鲁县和铁岭县开展了籽粒脱水动态观测试验。结合流域内常年春玉米播种日期、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及籽粒脱水积温需求、历史气象数据等分析结果,建立不同品种在辽河流域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的预测方法。结果显示, Logistic Power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春玉米籽粒含水率变化过程。不同品种籽粒实收含水率与模拟含水率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为0.916 (n=45),均方根误差RMSE为1.217。研究建立的不同品种籽粒含水率模型具有极佳的区域适用性,以2017年国审的4个宜机收品种及流域内2个主栽品种研究,明确了不同品种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的分布规律。国审品种中,德育919和京农科728自播种至籽粒含水率降至25%活动积温需求低于3200°C d,在辽河流域大部地区可于9月中下旬达到高质量机械粒收的籽粒含水率要求。泽玉8911和吉单66积温需求低于3400°C d,可于10月上中旬在流域内实现机械粒收,较上述德育919和京农科728晚10~20d。而当地主栽的辽单575和京科968脱水至适宜籽粒含水率的积温需求较泽玉8911和吉单66多200°Cd,无法在当地常规收获期实现高质量的机械粒收。本研究检验了基于LogisticPower模型的籽粒含水率预测模型在区域分析应用中的精度。通过比较国审宜机收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变化、成熟和脱水的积温需求以及适宜机械粒收日期的空间分布规律,更新现有品种有助于在辽河流域实现常规收获期内的高质量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为探索不同缓/控释肥组配模式对超级稻晚稻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超级稻5优103为供试品种,研究劲久(27-11-12)、劲久(24-14-16)、永笑(22-8-15)、MEISTER 7、MEISTERS 15等在不同组配模式下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复合肥(25-10-16)+尿素”(常规施肥模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缓/控释肥配施模式下“永笑(22-8-15)+ MEISTER 7”处理的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其水稻根长、分蘖期叶片SPAD值、抽穗期叶片SPAD值、破口期抽穗的整齐度和倒三叶叶面积较常规施肥提高13.9%、4.0%、8.4%、15.2%和19.2%,差异显著;其水稻产量、株高和有效分蘖数较常规释肥提高-1.7%、2.3%、和2.0%,差异不显著。劲久、永笑系列缓/控释肥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氮、磷和钾素利用效率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3.0%~19.9%、2.1%~8.9%和3.2%~13.7%。[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稻谷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水稻群体结构等因素,“永笑(22-8-15)+ MEISTER 7”处理的施肥模式最佳,“永笑(22-8-15)+尿素”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104.
云南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相差大,土壤类型多种多样,气候呈垂直分布,加上山区旱地土壤多,农业耕作技术比较传统,因此对玉米品种的综合抗性要求较高。先农998是华中农业大学于2009年在海南省陵水县用自交系A156作母本、自交系A255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云南试验示范的5年来,均表现出高产、高抗灰斑病的特点,适合云南省大部分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5.
西瓜是我国重要的葫芦科经济作物。炭疽病作为一种在西瓜整个生长期广发的真菌性病害,已严重影响了我国西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根据西瓜炭疽病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西瓜炭疽病的危害症状、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西瓜炭疽病病菌的分离及培养、人工接种鉴定技术等作了描述和规定,并制定了西瓜炭疽病接种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06.
用茶皂素对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进行杀灭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茶皂素浸杀成螺、幼螺和螺卵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其中茶皂素I2.5mg/L,茶皂素Ⅱ、Ⅲ5.0mg,浸杀钉螺效果均为100%。喷杀成螺所需浓度较高,效果也稍差。茶皂素对淡水鱼类虽有一定毒性,但比氯硝柳胺毒性低得多,茶皂素I在1.6mg.L以下,茶皂素Ⅱ、Ⅲ在4.0mg.L以下,水温在28℃,48h,鲢鱼全部存活。并且,药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07.
鸡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是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疾病,在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鸡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此病的发生。因此。两病同时并发则死亡率更高,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8.
109.
磷酸核糖激酶(PRK)是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在调节糖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探索TaPRK在小麦抗逆过程中的功能,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Dn1)和弱抗寒冬小麦品种济麦22(J22)为材料,对TaPRK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TaPRK基因含有一个1 215bp开放阅读框,编码404个氨基酸,表达产物为稳定的亲水蛋白,属于尿苷激酶家族,带有叶绿体转运肽,定位于叶绿体。越冬期间,Dn1分蘖节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J22,Dn1叶片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在-10℃和-25℃时高于J22,而在0℃时低于J22;外源ABA、SA和MeJA处理下,Dn1分蘖节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10℃时达到表达量的峰值;外源ABA和SA处理下Dn1叶片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规律,在-10℃时显著高于对照;外源MeJA处理下,Dn1叶片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在0℃和-25℃高于对照,且在0℃达到峰值。总体来说,TaPRK在小麦抗寒方面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外源ABA、SA和MeJA增加了冬小麦TaPRK的表达量,有助于提高冬小麦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10.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土地盐碱化造成大豆产量大幅度降低。了解大豆耐盐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有助于挖掘盐碱地大豆产量潜力。迄今为止从耐盐大豆种质中已分离筛选出一批耐盐相关基因,其它植物中分离的耐盐基因有些也已被用于大豆耐盐研究,研究这些基因一方面可以揭示大豆耐盐机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豆耐盐性。为此,从近几年有关大豆耐盐基因的遗传、挖掘与筛选、分子标记、基因定位与克隆、转化及表达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对大豆盐胁迫耐受相关基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大豆耐盐相关基因的快速准确定位及耐盐高产新种质的发掘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