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49篇
  52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鉴定番茄DIR基因家族所有成员,并对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共线性、启动子元件、表达模式、互作转录因子及内源竞争RNA预测等进行了解析,为探究DIR在番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番茄DIR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运用Phytozome、MEME、PlantCARE、opsRNATarget和plantcircnet等在线网站获取染色体位置、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互作的转录因子、miRNA和circRNA等信息。利用Mapteace、TBtools、Cytoscape、OmicShare等作图软件及工具绘制染色体定位图、进化树、DIR与转录因子关系图、ceRNA网络等。采用NCBI的基因数据库结合转录组测序及qRT-PCR试验研究DIR基因家族在逆境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共鉴定到番茄中27个DIR基因,将其命名为SlDIR1SlDIR27,分别位于12条染色体上,且大部分基因位于染色体末端,其基因结构、基序和结构域相对保守,其中22个SlDIR具有一个外显子的经典结构。番茄DIR基因家族同拟南芥的共线性关系远高于水稻和大豆。基于系统进化关系将27个番茄DIR成员分为3个不同的亚家族。转录组数据表明大部分DIR基因在番茄根部具有较高的表达量。此外,DIR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与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以及MeJA、ABA、SA等激素诱导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预测到与激素、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相关的ERF、E2F/DP、MYB等互作转录因子。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分别有5、10、10和13个SlDIR在农药、干旱、盐和冷胁迫后显著上调表达,其中,SlDIR23受到以上4种胁迫的诱导表达,而SlDIR8、SlDIR13SlDIR20特异性响应冷胁迫的诱导,SlDIR17特异性响应盐胁迫。番茄DIR的ceRNA调控表明,miR-156与靶基因SlDIR8可能共同作用调控番茄的逆境胁迫。【结论】共鉴定出番茄DIR家族基因27个,不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在根部有较高的表达量。SlDIR1SlDIR13SlDIR14等具有MeJA、ABA、SA等激素响应元件,其中,SlDIR6仅具有MeJA元件,SlDIR27仅具有SA响应元件。另外,SlDIR2SlDIR14、SlDIR23等参与干旱、盐、低温等多种逆境胁迫,其中SlDIR23在不同胁迫处理下均可被激活。此外,DIR基因和转录因子、非编码RNA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控番茄植株的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82.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黄花补血草醇提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实验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黄花补血草醇提物,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表现与死亡情况。结果黄花补血草醇提物最大剂量一次性给8 g/kg,1周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并测得最大耐受量(MTD)试验值为15 g/kg(〉10 g/kg)。结果提示,黄花补血草醇提物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为黄花补血草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提供安全的实验数据,并进一步了解了黄花补血草的生物学活性,为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制药业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采用人工气候箱的方法,测定了低温胁迫下葛藤Pueraria lobata、假连翘Duranta repens、老鸭嘴Thunbergia erecta和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幼苗的荧光参数,以便为筛选抗寒种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4种幼苗的最大荧光(F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II实际光量子效率Y(II)逐渐下降,非光化学淬灭(NPQ)先上升后下降,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和PSII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逐渐升高。经过24 h自然恢复,4种幼苗的Fm均恢复到对照水平,ETR有所回升,Y(NPQ)恢复到显著高于对照水平;葛藤、老鸭嘴和台湾相思的NPQ保持稳定,假连翘的NPQ有所下降;假连翘和台湾相思的Y(II)恢复到对照水平,葛藤、假连翘和台湾相思幼苗的Y(NO)恢复到对照水平。对荧光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4种幼苗的抗寒顺序为台湾相思>假连翘>葛藤>老鸭嘴。  相似文献   
84.
鳗鲡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古今中外均被视作滋补佳肴。有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人工养殖,世界鳗鲡总产量达十多万吨,仍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价格昂贵。养鳗业虽然迅速兴起,但鳗鲡人工繁殖至今未突破难关,养殖的鳗苗仍然依靠天然采捕,造成鳗苗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限制鳗鲡养殖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鳗鲡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要充分合理利用鳗苗资源,应做到年捕捞量不超过资源补充量。鳗鲡是降海产卵溯河生长的洄游鱼类。但关于日本鳗鲡的产卵场和产卵后的回归情况仍未模清。最近报导的日本鳗鲡产卵场在14°N—16°N,134°E—143°E海域,即冲绳  相似文献   
85.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伴侣犬的饲养量越来越大,饲养者对犬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关注。因此人们对饲养管理、疫苗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疫苗是保护动物免遭传染病侵害的最有效武器之一。临床应用比较,犬苗预防传染病的保护率和过敏率,进口疫苗要远远优于国产疫苗,在进口苗采取惰性气体隔离,而国产苗采取抽真空工艺,国产苗抗氧化效果不如进口苗;进口疫苗是冷藏2℃~8℃,而国产苗采取的是冷冻,冷冻在储藏和运输过程存在冻融的问题,冻融对疫苗的效价影响很大,使保护率下降很多;同时,制苗工艺的不同造成了犬产生抗体和过敏率的差异,所以综合比较,用进口苗对犬进行免疫还是不错的选择。在兽医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宠物主人对疫苗(特别是联苗)的组合混淆不清,免疫程序不明,使用方法不妥,甚至对犬的过敏和应激反应束手无策等情况,从而经常造成免疫失败。下面就进口犬苗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86.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豪  魏若飞 《水产科学》1991,10(1):9-12
1990年6月,利用对虾育苗室,在45立方米水体中培育出太平洋牡蛎苗种1400万个,平均单位水体出苗33万个。卵孵化和幼虫培育所用海水均经次氯酸钠处理后使用。亲贝和幼虫培育均以等鞭金藻,叉鞭金藻,扁藻为饵料。幼虫培养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1/3。每隔3天倒池1次。水温在21~25℃条件下培育14天,当幼虫壳长达280~300微米时出现眼点并开始附着。  相似文献   
87.
3月下旬对未进行沙藏处理的文冠果种子用清水浸泡20d左右,间隔1~2d换水1次,使其充分吸水,4月上中旬采用点播法常规育苗,当年平均发芽率88.67%,成苗率83%,苗木高度30~191cm,地径0.5~2.0cm,苗木复叶数22~93个,复叶长度为14~30cm,苗干节间距为1.11~2.00cm。折合每1hm2产苗26.60万株,其中一级苗18.80万株,占70.68%;二级苗3.32万株,占12.48%;三级苗2.78万株,占10.45%;等外苗1.70万株,占6.39%。  相似文献   
88.
森林抚育,指的是由造林起到成熟时的森林培育过程中,为保障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生产率以及改善林木质量使用的各类型措施。有效的森林抚育不仅能够提高森林的质量,促进林木的生长,还能够使生态和经济发展得到平衡。森林抚育的经营是当代林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是目前的林业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森林抚育对树林生长的影响,其中重点讲述了抚育间伐对树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