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为保证草菇渣堆肥为主的水稻育秧基质配方筛选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采用变异系数法赋予秧苗指标权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田口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客观有效地筛选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壮苗指数可单独作为简单功能组分筛选中机插秧苗长势的有效评价指标,而茎基宽因机插秧秧龄要求较短,其评价能力相对较弱;草菇渣堆肥、速效肥及锌肥的添加对秧苗生长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最佳配方仅包括60%(w/w)草菇渣堆肥和1‰(w/w)锌肥;速效肥的添加在育秧前期显著增加基质盐度(P0.05),后期由于水分淋洗,而无法有效供养;锌肥则兼具调酸和促根生长功能,而使得生根粉作用并不显著(P0.05);草菇渣堆肥保水能力和育秧水分的严格管理可能是导致保水剂并非配方组分的主要原因;此外,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的计算结果(NSE=0.943),证明基质筛选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暴露于不同浓度、不同时长氨气中对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初始体重为(10.70±2.10)kg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养在4个密闭的环境控制仓内,对照组氨气浓度为0 mg/m~3,各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为25、35、45 mg/m~3。试验期15 d。试验期间记录生产性能,每隔5 d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免疫细胞因子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氨气浓度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氨气暴露5 d,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酶活性降低(P<0.05);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降低(P<0.05),血液中白介素2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在45 mg/m~3氨气组下降(P<0.05);35和45 mg/m~3氨气浓度组免疫球蛋白A含量低于25 mg/m~3浓度组(P<0.05)。暴露10 d,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降低(P<0.05),氨气浓度为45 mg/m~3组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03.
比较有机孵化基质对宽体金线蛭卵茧孵化效果和不同开口饵料对苗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孵化基质分别为土壤、牛粪有机肥、蘑菇菌渣,开口饵料分别为螺蛳、漂螺。试验结果显示,蘑菇菌渣+土壤组卵茧孵化率高达98.89%,显著高于土壤组和蘑菇菌渣组(P<0.05);幼蛭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土壤组、蘑菇菌渣组、有机肥组及有机肥+土壤组(P<0.05);混合组幼蛭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土壤组(P<0.05)。5种不同孵化基质孵化率依次为蘑菇菌渣+土壤>土壤>有机肥+土壤>有机肥>蘑菇菌渣。不同开口饵料的试验比较发现,漂螺组幼蛭成活率为72.50%,显著高于螺蛳组和螺蛳+漂螺组(P<0.05),漂螺组和螺蛳+漂螺组幼蛭体质量显著高于螺蛳组(P<0.05)。生长效果依次为漂螺组>螺蛳+漂螺组>螺蛳组。试验结果表明,蘑菇菌渣可以作为宽体金线蛭卵茧孵化基质;无厣结构的漂螺更适宜作宽体金线蛭幼蛭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04.
甘蔗赤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ITS序列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蔗赤腐病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5株病原真菌(CF-1、CF-2、CF-3、CF-4、CF-5),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F-1和CF-4均能引起与田间病害一致的症状,通过ITS1和ITS4对致病菌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菌株CF-1与KU933924.1相似性达到99.00%,CF-4与MH854879.1相似性达到99.42%。综合病害症状观察、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将甘蔗赤腐病病原菌CF-1鉴定为镰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将CF-4鉴定为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 (Sacc.) E.W. Mason.]。  相似文献   
105.
该文采用生态学试验方法,对鳜池塘和大棚养殖模式的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采用不同微生态制剂商品(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鳜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整个鳜养殖周期(苗种至商品鱼),大棚养殖模式水体温度、溶氧、pH值与池塘养殖模式无明显区别;大棚养殖模式三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  相似文献   
106.
农业循环经济是保障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黑龙江垦区粮食安全生产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通过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合理利用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垦区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健全垦区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体系、增强垦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从而推动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7.
羊痘病毒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CaPV)的基因组中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建立诊断羊痘病毒的PCR方法。结果表明,山羊痘病毒的PCR产物为289bp,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而羊的健康皮肤扩增物中没有DNA条带。本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实验室快速诊断羊痘病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虾苗密度对稻虾共作模式下稻虾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虾共作模式下设置不同小龙虾虾苗投放密度(2、4、6、8尾·m~(-2)),研究不同虾苗投放密度对水稻、小龙虾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虾苗投放密度≤6尾·m~(-2)时,虾成活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虾苗投放密度增加能够改善水稻的部分农艺性状,但有降低水稻产量的趋势;稻虾共作模式下,肥料是氮、磷的主要来源,稻谷和秸秆是氮、磷主要输出途径。在该试验条件下,虾苗适宜投放密度为6尾·m~(-2)。虾和稻对系统中氮、磷的总利用率分别为34.37%~40.75%、22.59%~25.29%,相当部分的氮、磷未被利用,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投入,进一步优化稻虾共作模式下提高氮、磷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9.
110.
以鸿雁为对象,对饲养阶段补充精料的营养水平和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定鸿雁增重的第一因素是饲料中的代谢能含量,补充精料中代谢能11.5 MJ·kg-1、粗蛋白17%、赖氨酸+蛋氨酸1.2%的营养水平即可满足鸿雁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试验结果配制了鸿雁养殖专用补充精饲料,与玉米秸粉按11的比例混合,对放牧归来的鸿雁进行补饲,在30 d的养殖期内,鸿雁平均个体增重为525 g,平均个体日增重为17.50 g,平均增重与饲料比为1.0014.00,并使鸿雁胴体品质达到了胸肌率14.28%、翅重率9.54%、腹脂率2.06%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