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整枝整枝是洋香瓜栽培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幼苗于4~5片叶时摘心,选留健壮子蔓生长,将子蔓用尼龙绳牵引悬挂于棚架上。除保留子蔓外,其余子蔓及时摘除,子蔓25~30片叶时摘心。洋香瓜可根据品种特点,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整枝。(1)单蔓整枝。操作比较简单,管理方便,成熟期提前,结果  相似文献   
2.
 甘蔗花叶病广泛存在于我国甘蔗种植区,严重影响甘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在蔗区肆虐,尽管针对其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已经建立,但是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亟待发掘。本研究制备了SCSMVCP的抗血清,特异性高,与引起甘蔗花叶病的另两种病原 (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 间没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基于该多克隆抗体,建立了直接抗原包被的ELISA、斑点杂交、Western blot和基于多抗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开发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能快速、准确、高通量应用于田间病毒鉴定。本文提供了基于血清学的快速、准确、高通量,且便捷的甘蔗线条花叶病毒检测技术,有助于我国蔗区甘蔗花叶病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3.
4.
以某谷物联合收获机方向盘总成为研究对象,基于Pro/E软件建立其几何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方向盘组合体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第一阶固有频率为44.005Hz,位于人手敏感振动频率范围37.5~65.0Hz,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具有较大影响。为了调整组合体模型的固有频率以避开人手的敏感频率范围,在将方向盘骨架材料更换为45钢的基础上,通过增大转向柱和传动轴的直径对组合体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组合体模型第一阶固有频率由44.005 Hz提升至67.31 Hz,避开了人手敏感的振动频率,同时也避开了发动机激振频率。结构优化后的模型可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并提升作业人员的操作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水热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聚乙烯白色地膜覆盖带来的作物早衰问题,试验以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不覆盖、有机肥、有机肥+白色地膜、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覆盖5个处理,研究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白色地膜、有机肥+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处理间各土层含水率差异性不显著,但0-60cm土壤含水率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和单施有机肥处理,起到了良好的土壤保墒效果。小麦苗期,各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温度,促进了小麦的壮苗和生长。拔节期施用有机肥和黑色地膜处理显著降低了耕层土壤温度,不同程度抑制了小麦前期过旺生长。小麦扬花期后,各覆盖处理土壤温度均显著低于不覆盖处理,一定的降温效应避免小麦遭受高温的危害,但受有机肥分解加速影响,灌浆期施用有机肥处理有一定的增温效应。各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产量显著提高,且以黑色地膜和有机肥+白色地膜处理增幅最大,平均较不覆盖处理高26. 92%和23. 14%。黑色地膜和有机肥+白色地膜覆盖措施适宜在河套灌区小麦种植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稀释法研究了湿地松幼苗1 a中微生物根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的生物防治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湿地松苗圃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湿地松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展可以大大促进其周围微生物的生长,受湿地松根系生长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松苗移栽后的几个月内,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细菌比真菌的种群增长速度要快。利用生物防治细菌进行苗木猝倒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芽苗移栽后1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7.
鹅掌楸属杂交测定林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 a生树高、胸径、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1.92 m,2.5 cm,0.009 2 m3;生长最快杂交组合是T11×C8,其平均年生长量分别为2.39 m,3.4 cm和0.018 3 m3。3个生长性状杂交组合间都呈极显著的差异,为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奠定基础。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杂交组合(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01,0.631和0.687,分别进行优良杂交组合选择,其现实遗传增益为16.3%,32.9%和116.1%。几种交配模式之间的材积生长比较结果是T×CC×TT自由授粉C自由授粉C×CT×S。优良杂交组合T11×C8、T12×C8、C9×T12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8.7%,64.3%和110.7%。  相似文献   
8.
针对鲜菱角手工脱壳率低、菱仁损伤率高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浠水县两角菱为对象,设计了一种夹持式鲜菱角脱壳机。对鲜菱角外形尺寸和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测量,确定采用夹持板与链条夹持输送、圆形齿刀横切菱角两侧弯角、对辊挤压碾搓脱壳的技术方案。对夹持板、弹性压紧装置、横切刀片和脱壳装置等主要部件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确定了结构和运动参数。运用ANSYS Explicit Dynamics模块对横切过程进行仿真,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试制了脱壳样机,开展了横切试验和脱壳试验。横切试验表明,成熟度、输送速度和刀片转速均对切壳率影响显著(P<0.05),对菱仁损失率影响不显著(P>0.05)。运用Design Expert 12优化得横切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脆熟菱角、输送速度0.1 m/s、刀片转速1 000 r/min,该参数下的平均切壳率为79.41%,平均菱仁损失率为9.82%。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开展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优化得到脱壳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脆熟菱角、慢辊转速59r/min,线速比1.5,验证试验的平均脱壳率为66.52%,平均菱仁破损率为12.83...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如东县新店镇进行了水稻精确施氮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精确施氮有利于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一般水稻一生应施尿素43kg/667m2(折纯N19.78kg/667m2),同时配施适量的磷、钾肥及锌、硅等微量元素肥。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夏熟,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承担了如东县土肥站下达的小麦精确施氮试验.根据试验设计的要求,结合新店镇土壤质地偏黏的实际情况,选择代表类型为黏壤土作为试验土壤类型,按肥力的高中低分别落实在新联村、汤园社区、双虹桥村,每村又选择了肥力高中低的3块田,现将新联村3块田的试验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