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耐冷菌及其分泌的耐热酶是原料乳中常见污染物,会导致乳制品腐败。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分离自上海地区原料乳的耐冷菌群,以及通过平板法研究不同耐冷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结果表明:所有的分离株属于9个菌纲,含33个菌属,其中数量占主要的菌属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55%)、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10%)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5%),其余30个菌属占所有菌株数的30%。耐冷菌产酶能力平板法实验显示,大部分的耐冷菌都有产蛋白酶或脂肪酶的能力,不同菌属之间产酶特点存在差异。假单胞菌和黄杆菌主要表现为产蛋白酶活性,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主要表现为产脂肪酶活性,而大多数的不动杆菌没有产蛋白酶或脂肪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非结构集成材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琳  张妍  徐煜 《林业科技》2003,28(6):39-41
以短周期工业材落叶松为原料生产非结构集成材,解决了劣材优用问题,提高了木材利用率,为家具制造和室内装修提供了理想的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13.
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是常见的污水、废水处理微生物,为探究环境因子对赤红球菌HDRR2Y去除氨氮(的养殖水体中,通过国标法检测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检验菌株培养液去除氨氮及亚硝酸盐的效果。按照温度、转速、盐度、接种菌量、底物浓度(氨氮和亚硝酸盐) 5个因素进行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探讨这些因子对赤红球菌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菌株HDRR2Y浓度在36 h内从初始的5×104 CFU·mL-1增至4.08×109CFU·mL-1。添加菌株培养液后,养殖水体氨氮质量浓度从初始的15 mg·L-1降至5.56 mg·L-1,去除率为62.96%;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从15 mg·L-1降至6.95 mg·L-1,去除率为59.37%。5种因子中,温度和氨氮浓度对菌株HDRR2Y去除氨氮影响最显著(P<0.05),影响权重程度依次为:温度>氨氮浓度>转速>菌量>盐...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发展林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形成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的最佳结合,可以使湖区生态环境稳定,水灾损失最小,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但洞庭湖区其主体生态功能是防洪蓄水,无论是种水稻还是林木,都不能破坏洞庭湖的湿地生态环境。另外,洞庭湖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基本农田应保证生产粮食。  相似文献   
15.
养殖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10年在我国海南岛对虾养殖场首次报道发现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又名早期死亡综合症)以来,该病害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印度等地的对虾养殖场陆续出现,目前已严重影响了亚洲和南美洲等众多对虾养殖主产区国家,导致全球对虾大规模减产.对于该病害的病原学业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包括弧菌感染、有害蓝藻影响、环境毒素引起的中毒、养殖对虾生物量超出池塘水环境的承载量、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种苗质量退化等.针对该病害的基本情况,梳理了近两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该病症的流行态势、病原病因、检测技术、防控措施和对策等,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摸清其病原和致病机理,建立有效的防控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作为实验藻种,将浓度为107 CFU/ml的菌株A3分别加入到4种微藻的单种藻液、2种藻混合藻液、3种藻混合藻液中,每48 h观察藻细胞形态并统计藻细胞数量,实验周期为10d,以探究菌株A3对4种微藻的溶藻效果.结果显示,在单种藻实验中,加菌组锥状斯氏藻细胞于第1天失去运动活性,细胞拉长变形,第5天细胞壁破裂溶解,第10天细胞密度为7.07× 102 cells/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 104 cells/ml (P<0.05);实验期间,加菌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形态保持完整,第10天藻细胞密度为2.58× 107 cells/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9× 107 cells/ml (P<0.05);加菌组四尾栅藻细胞形态保持完整,与对照组藻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加菌组条纹小环藻细胞于第8天溶解,第10天对照组与加菌组藻细胞密度分别为4.38× 105 cells/ml、1.78×105 cells/ml,加菌组藻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藻实验中,菌株A3对各种微藻的溶藻效果与单种藻实验结果类似,菌株A3对锥状斯氏藻生长具有显著的溶藻作用,对蛋白核小球藻与四尾栅藻无溶藻作用,对条纹小环藻生长具有较弱的溶藻作用.研究表明,菌株A3具有溶藻选择性,对锥状斯氏藻具有显著的溶藻作用,而对其他3种藻无溶藻作用或溶藻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零换水条件下开展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为后续推动对虾零换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养殖周期91 d(13周),以生物絮团技术调控养殖水质,养殖全程不换水,定期监测与分析养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及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经13周的零换水养殖后,凡纳滨对虾平均存活率为(83.90±2.74)%,收获规格平均为14.50±0.99g/尾,单位水体对虾产量平均为8.39±0.48 kg/m3,饲料系数平均为1.25±0.06,养殖对虾单产平均耗水量为120.00±6.38 L/kg.从养殖第7周起,水体中生物絮团量维持在18.2~30.4 mL/L,pH基本维持在7.31~7.60,总碱度在116~224mg/L范围内波动变化,总氨氮(TAN)浓度降低至0.45 mg/L以下并保持至试验结束,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保持低于0.70 mg/L,硝酸盐氮(NO3--N)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至试验结束时接近135.0mg/L.养殖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异养细菌从第9周后一直维持在×106 CFU/mL的数量级水平,弧菌从第7周后一直维持在×lo2 CFU/mL的数量级水平.[结论]科学运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进行原位调控能实现高密度零换水的高效健康养殖,还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推动对虾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嗜冷菌能在原料乳冷藏条件下生长,其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降解牛乳中的蛋白和脂肪,导致牛乳变质。本文归纳了原料乳中嗜冷菌的种类,总结嗜冷芽孢杆菌的危害研究进展,重点包括嗜冷菌常见种型、危害特点、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最后探讨了嗜冷芽孢杆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丛生竹扦插育苗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近些年关于丛生竹扦插育苗内外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重点针对竹种遗传性状差异和枝条类型、年龄、直径、枝序等扦插取材因素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合适的扦插时间、基质配比、激素处理等外部因素对扦插材料成活率的影响,以及内源激素、营养物质、酶活性等内部因素与生根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为明晰中国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群体子一代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于广东的3个对虾主产区采集7个养殖群体的种苗样品,其均为国外引进亲虾繁育的子一代。将之分别命名为TH-A1、TH-A2、THB、US-C1、US-C2、US-C3和US-C4,以微卫星标记检测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7个群体在12个位点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3.333~6.167、0.477~0.670、0.370~0.505和0.414~0.623;44个群体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和文章中He大于Ho的结果对应。聚类分析显示7个群体共分为3支,其中TH-A1为一支,US-C1、US-C2和TH-A2为一支,其余的聚为一支。结果表明此次采集的养殖群体种苗样品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该结果可为后续挖掘种苗遗传背景与其养殖性能的关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