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51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128篇
  245篇
综合类   259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一、在茶叶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在茶叶研究和教育工作领域,要经常用“质量”这个概念来讨论和阐明各种经济、技术、管理等问题。由于对“质量”的理解不同,甚至概念不清,往往对一个具体的茶叶质量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譬如:把茶叶价格和茶叶质量等同起来,从茶叶均价的提高引申出茶叶质量提高的结论;把目前茶叶商品流通中质量等级和产品标准、国家指导价不符判定为茶叶质量下降;把茶叶采制技术提高和茶叶质量提高混淆起来等等。按照现代质量管理学的知识,质量是产品、过程或服务工作满足规定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质量”是适用性的通俗称呼。适用性是产品、过程或服务工作在一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调节机制的影响。选择360只健康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中药乳酸菌、0.25%乳酸菌制剂+0.25%中药红曲霉制剂、0.5%乳酸菌制剂和0.5%中药红曲霉制剂。试验期为7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蛋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Ⅱ、Ⅲ和Ⅳ组蛋黄中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Ⅱ组蛋鸡肝脏中SOD1 m RNA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Ⅱ、Ⅳ和Ⅴ组的蛋鸡肝脏中SOD2 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上述微生态制剂能调节蛋鸡机体SOD机制,以添加0.5%中药乳酸菌制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3.
二、炒干工序的研究1.概述:炒青绿茶炒干的目的是散失水分,发展香气滋味,进一步做紧条形。要求毛茶含水量达到4—6%,绿色绿汤,香高味醇,条索紧结、园直、匀整。炒干过程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热和力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制茶设备条件下,干燥技术——温度、时间、投叶量等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排水地段土壤盐分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田间排水地段实测的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分析了土壤盐分组成变化特征以及覆膜种植对抑制土壤积盐的效应。根据潜水蒸发特点,确定了建立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盐量间单一函数关系的方法,为根据土壤含盐量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5.
试述水土保持法有关条文存在的不足及修订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4年来,石城县依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有力地促进了该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工作中觉得现行水土保持法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显得有点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城市(镇)水土保持的原则性规定;许多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在法律责任中找不到相应的强制措施;有些法律条款表述不清缺乏可操作性;水土保持监督体系建设缺乏原则性要求,实施处罚报政府审批制为行政干扰执法提供了方便;方案编制与审批不分家。建议:增加城市水保原则性要求;加强法律条文用语威慑力提高可操作性;明确监督体系建设要求,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废除行政处罚报政府审批制;建立执法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76.
本文阐述了标准实验条件下土壤中农药降解的敞开体系和封闭体系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及需进行的实验项目,多种因素作用下农药降解研究的设计方法(统计阶乘设计法),并阐述了如何将上述研究中获得的土壤中农药行为的信息和气候条件、环境条件定量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用于预测大面积区域中农药行为的数学模型,以便对农药的环境质量做出合理的评价,以期更有效地使用农药和更好地保护环境,并为制定统一的农药环境管理措施及标准评价程序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覆膜开孔土壤蒸发的水盐分布特征及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干旱半干旱的新疆地区,覆膜灌溉面积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田间地膜覆盖率无法达到100%,同时出苗孔和灌水孔的存在使得研究覆膜灌后地表覆膜开孔率不同时蒸发的水盐运动很有必要。为获得覆膜开孔蒸发的土壤水盐分布特征,采用垂直一维入渗蒸发双层有机玻璃土柱实验系统进行蒸发试验。以概化的覆膜开孔率为上边界条件,针对初始水盐均匀和入渗结束后的蒸发两种处理,研究了覆膜开孔率影响下,蒸发土壤含盐量剖面和盐分浓度剖面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水盐均匀处理,剖面盐分浓度可采用含水率及开孔率的函数关系表达;而对入渗蒸发处理,剖面盐分浓度随覆膜开孔率的范围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指数形式表达。表土10cm返盐量随覆膜开孔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单位膜孔面积的返盐量随覆膜开孔率的增加而减小,呈幂函数关系。此外,相同开孔率条件下,单位膜孔面积上蒸发量(ER)与土表10cm返盐量(Wsm,10)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8.
温度势梯度下土壤水平一维水盐运动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分析温度势梯度作用下的土壤水平一维水盐运动特征,该文对土柱中存在温度势梯度时不同初始含水率下水盐运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瞬态温度变化过程和稳态温度形成特征的探讨,研究了温度势梯度存在时水平一维土柱中水盐运动的特点。在温度势梯度影响下土壤水分总体上从暖端向冷端迁移,而土壤盐分则以某位置为临界点在暖端累积,在该临界位置前后土壤含盐量与初始含盐量相比,由高于该值到低于该值,并在接近冷端处与初始值相同  相似文献   
79.
添加γ-聚谷氨酸减少土壤水分深层渗漏提高持水能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和生物降解性。为探明γ-PGA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及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该文基于室内垂直一维入渗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γ-PGA施量配比(0、0.5%、1%、2%、4%)对土壤水分入渗及持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的γ-PGA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和湿润锋分别减少了57.95%、53.89%、59.58%;四种入渗模型参数的模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γ-PGA施量的增加,Kostiakov公式中的经验系数从0.808减小到0.538,经验指数从0.530增大到0.623;Philip入渗公式中的吸渗率从0.704减小到0.292;Green-Ampt公式中,饱和导水率从0.0043减小到0.0011 cm/min,湿润区有效的土壤水扩散率从1.19减小到0.16 cm~2/min,湿润锋处的土壤水吸力无明显变化;垂直一维入渗代数模型中,饱和导水率从0.0044减小到0.001 cm/min,非饱和土壤吸力分配系数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导水率综合形状系数均无明显变化趋势。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随着γ-PGA施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含水率增加,且与对照相比,表层土壤(0~10 cm土层)的含水率呈显著增加趋势,深层土壤(≥10~40 cm土层)的含水率则呈减小趋势。同时,湿润土层的厚度逐渐减小,说明γ-PGA不仅可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而且还可改变土壤剖面水分的分布形态,使更多水分蓄积在作物根区土层区域。该研究为γ-PGA的田间土壤改良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0.
表层土壤容重对黄土坡面养分随径流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田化学物质随地表径流迁移的问题,既是农业问题,又是水环境问题。地表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溶质随径流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降雨条件下土壤容重对黄土区坡面土壤氮、磷和钾随径流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增大,初始产流时间提早,径流系数增大,土壤流失量增多,土壤磷和钾流失量也随之增大。径流养分浓度变化对土壤容重响应程度的大小次序是:NO3ˉ-N〉PO4^3-P〉K^+。径流养分流失率过程曲线存在“峰值点”,它是土壤容重、溶质理化特性以及土壤水文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数学模拟,进一步证实了幂函数是模拟黄土区非饱和水流条件下养分流失过程的最佳模型。本研究为深入理解黄土坡面径流溶质迁移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