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4篇
林业   50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竹卵圆蝽天敌有7种,以卵期黑卵蜂寄生为主。竹卵圆蝽卵的寄生率,7月上旬为5%,以后逐渐增高,8月上旬高达76%以上。竹卵圆蝽的防治,可用药液喷雾或用50%甲胺磷竹杆基部打孔注射(每竹1.5—2.0ml),效果达90%;用黄油加机油1∶1,加1%农药于毛竹基部涂油环15cm,效果90%以上。  相似文献   
42.
竹卵圆蝽危害竹的养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是毛竹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发生往往给竹林带来毁灭性的危害。毛竹受其危害后从下轮枝梢开始落叶,最后整株落叶枯死。为了解毛竹受害后体内的生化变化,探讨被害竹死亡原因,对受害程度不同的植株的碳、氮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3.
甲胺磷对一字竹笋象成虫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4.
防治竹卵圆蝽的策略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竹卵圆蝽是近年来在毛竹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浙江省1984年被害毛竹林面积仅1万余亩;1987年湖州市、杭州市的5个县及1个区已有18.6万亩毛竹林被害。严重被害毛竹林竹株枯死率高达75%,急需防治的占被害竹林面积的50%以上。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防治此虫,最为安全、经济、有效,是迫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及防治试验结果,谈谈此虫的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供生产单位参考。一、竹卵圆蝽生活史简介竹卵圆蝽为一年发生1代,以3、4龄若虫于地面枯枝落叶下越冬(4龄占98%),翌年4月中旬爬行上竹,在竹枝、干的节上取  相似文献   
45.
<正> 近年来舟山地区的定海、普陀两县黑松死亡现象严重。自南京中山陵园发现松材线虫危害,造成黑松萎蔫大量死亡以来,国内不少地区都提出松树大面积死亡报告,唯舟山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对外交流频繁,又系黑松林,是否由松材线虫危害所致,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为此,我会特邀了省内外专家于1986年8月底进行了现场会诊和病原分离鉴定工作,以探讨黑松死亡原因,寻求有效防治措施。一、考察方法考察组首先听取了舟山地区、定海县关于黑松死亡情况的介绍;然后由程瑚瑞先生介绍松材线虫危害及识别;最后进行现场考察并伐倒枯死木解析,取样进行室内解剖镜检。  相似文献   
46.
本文研究了Cu 、Mn 、Ca 、Pb 、Ag 、Zn 、Na 、Fe 8种金属离子对松墨天牛(幼虫、成虫)消化道纤维素酶活性(离体条件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Fe 有激活作用外,其它7种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性在实验所取浓度范围内(0.1~50 mmol·L-1)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Cu 和Pb 的抑制效应最强,这在纤维素酶的组分(Cx酶、β-l,4-葡萄糖苷酶、C1酶)都有很鲜明的体现,与对照相比较,在不同浓度梯度下使Cx酶的活性下降13.19%~99.98%和42.27%~100%.  相似文献   
47.
华竹毒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竹毒蛾(Pantana sinica Moore)是竹类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在我国南方,已知为害刚竹属内10个竹种。1973年湖南毛竹林被害面积达6万余亩。该虫在浙江一年发生三代,以蛹越冬,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7月中旬;7月上旬到9月上旬;9月上旬到12月上旬。幼虫第一、三代5—7龄;第二代6—8龄。幼虫期取食量为90—200平方厘米,雌虫比雄虫多食叶1.7—2.0倍。  相似文献   
48.
源于人尿的黄脊竹蝗取食刺激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脊竹蝗在夏季常取食人尿浸过的物质。本研究设计了一个生测方法,分析了几类源于人尿的化学成分对黄脊竹蝗取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机盐混合物的取食刺激活性最强,约为仿人尿的3倍;铵离子、亮氨酸和缬氨酸也刺激取食;而尿素、蛋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不激发黄脊竹蝗的取食行为。  相似文献   
49.
3种竹笋夜蛾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夜蛾是竹林笋期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应用昆虫种群生物学理论对早园竹、红竹和淡竹笋上3种夜蛾种群动态及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淡竹笋夜蛾和笋秀夜蛾在种群数量上明显占优,前者发生高峰期集中于4月底至5月初,约7 d,后者集中于5月中旬,约10 d,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相互分离;竹笋禾夜蛾发生数量少,危害相对较轻.淡竹笋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在3种夜蛾中最小,竹笋禾夜蛾和淡竹笋夜蛾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0.7),种间竞争系数高达0.907 3,说明二者在利用时间资源上发生重叠,二者存在明显资源竞争,最终导致淡竹笋夜蛾种群密度和数量比例显著高于竹笋禾夜蛾.竹笋禾夜蛾的生态位宽度和笋秀夜蛾接近.3种竹笋夜蛾共存同一株竹笋的情况不存在,即使是2种夜蛾共存于同一竹笋的几率也很低,平均值也仅为0.97%.  相似文献   
50.
金针虫控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针虫是一类重要地下害虫,其控制技术一直是植物保护工作的难点.文章从作物栽培管理、生物防治、土壤处理、化学防治及成虫诱杀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金针虫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提出了在金针虫不同发育阶段协调多种控制手段的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