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9篇
  22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取晋陕峡谷河流阶地枣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水分有效性指标Aw、土壤干燥化强度指数(SDI)等,定量研究河流阶地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有效性及干燥化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阶地土壤水分有效性Aw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级阶地(0.36)显著高于二级(0.08)和三级(0.14)阶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有效性差异为:0~200 cm土层土壤,除60~100 cm土层外,各层一级阶地显著高于二级、三级阶地(P<0.05);110~300 cm、31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有效性分别表现为一级阶地最低(最大值-0.06)和最高(最大值1.04)的水分状况(P<0.05)。对土壤水分有效性分级,一级阶地多处于无效水和富余水状态,二、三级阶地多处于难效水状态。200~500 cm土层土壤平均干燥化强度为:三级阶地(69.87%)>二级阶地(69.23%)>一级阶地(-24.78%)。综合考虑土壤水分相关指标及植被生长规律,河流三级阶地更适合枣树生长,而一级、二级阶地需加强灌溉管理,并增加适当的农艺措施才能满足枣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102.
以22年生乔砧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设置不同梯度生物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处理,研究其对苹果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10 kg/株(M4处理),苹果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分别比单施化肥(对照处理)提高4.53%、6.82%,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22.89%、21.74%、40.14%和311.36%;有机肥用量为10 kg/株,化肥减量25%(M5处理)的苹果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Vc含量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10 kg/株的M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M5处理(株施生物有机肥10 kg+0.21 kg N+0.14 kg P2O5+0.26 kg K2O)能显著改善苹果品质,可作为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毕渥数的果蔬阶段降湿热风干燥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阶段降湿热风干燥技术的适用性,该研究在干燥温度60℃、风速1.0 m/s时,研究了不同厚度胡萝卜片(6、12、18 mm)和龙眼物料在阶段降湿(第1阶段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 50%保持30 min;第2阶段RH 20%至结束)和连续排湿(RH<15%)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传热毕渥数(heat transfer Biot,Bih)和传质毕渥数(mass transfer Biot,Bim)、水分有效扩散系数(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Deff)、色泽、复水比及能耗值。研究表明:对于厚度为6 mm的胡萝卜片和龙眼物料,相对于阶段降湿,连续排湿有助于提高干燥效率;对于12或18 mm的胡萝卜片,阶段降湿能够提高Deff。6、12和18 mm的胡萝卜片在干燥过程中的Bih分别为0.582 7、1.165 5和1.748 2。6 mm时Bih<1,内部扩散的...  相似文献   
104.
枣树的花及果实有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枣花小,花量大,花期长,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低;枣果柄短,遇雨易裂果,成熟期不一致,果核、种仁发育不正常,病虫害多,果实质量差异大.这些特性给枣树生产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现对这些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能够在今后的生产中重视这些特性,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枣树在退耕还林、绿化山川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在室内对危害葡萄的黑腹果蝇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观察。结果表明,黑腹果蝇在25℃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08±0.19),(4.39±0.43),(3.9±0.25)d。成虫交尾时间集中在21:30-23:00,持续5-20 min,交尾后具有梳理行为。并常将卵产在果肉边缘的坡面上,每次产2-8粒。幼虫喜在葡萄梗、器皿壁等较硬场所化蛹。羽化时间集中在4:30-7:30。成虫对不同水果的嗜好强弱程度是依次是葡萄、苹果、香蕉、桃、梨;而对巨峰、马奶、无核白、红提等葡萄品种的嗜好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葡萄损伤时间影响其嗜好程度,对损伤3 d和4 d的葡萄嗜好程度显著高于损伤2 d的葡萄,也都极显著高于损伤1 d的(P〈0.01)。幼虫对葡萄和香蕉嗜好程度显著高于梨、桃和苹果(P〈0.05);对红提的嗜好程度显著大于巨峰、马奶、无核白品种。  相似文献   
106.
以山东省2001—2016年县域尺度下的人口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在GIS的基础上,结合人口分布的结构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山东省自2001年以来人口空间分布的时空格局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山东省在县域尺度下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现多个同心环、西南高东北低的规律,人口两极分化明显。(2)以2001—2016年间每5年作为1个周期,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和集中指数当逐年递增的趋势,人口分布趋向于集中;2016年以前人口重心在东西方向上,每年缓慢地向东偏移1'左右,但在2016年,人口重心在东西方向上偏移了7',南北方向上人口重心偏移则不明显。(3)利用GeoDa软件对县级人口密度进行处理,得出全局莫兰指数在逐年减小。表明山东省人口空间不是随机分布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空间自相关性;根据局部莫兰指数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将人口分布集聚的空间关联类型分为高-高、低-低、高-低、低-高4种类型。(4)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分布时空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7.
以6年生中林1号核桃为试材,进行了春剪、秋剪和冬剪,探讨不同时期修剪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时期,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同,N,P,K,Fe,Cu含量季节变化均呈下降趋势,Ca,Mg,Mn含量总的呈上升态势,而Zn含量变化则呈波动状态。无论叶片何种元素含量季节变化,冬剪一般处于最低水平,效果最差;春剪、秋剪效果较好,且二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8.
马属动物胃状膨大部阻塞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治疗非常棘手,并不象一些书上介绍的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09.
为建立葡萄叶片TRV-VIGS系统,分析验证VvANR基因功能,本研究以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介导基因沉默表达载体pTRV2-ANR,采用真空侵染和主叶脉针孔注射法分别侵染葡萄幼嫩、成熟叶片,观察表型并测定原花青素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被侵染叶片中VvANR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真空侵染的幼嫩、成熟叶片分别于第6、第7天出现漂白,侵染15 d后,幼嫩叶片几乎全部漂白,成熟叶片大面积漂白。主叶脉针孔注射侵染的幼嫩、成熟叶片分别于第17、第19天出现漂白;侵染25 d后,幼嫩和成熟叶片发生全叶漂白,且漂白均沿主叶脉逐渐扩展至整个叶面;对照均未发生漂白现象。pTRV2-ANR侵染后叶片中原花青素含量极显著降低,VvANR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且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VvLAR1、VvLAR2、VvMYBPA1、VvMYBPA2、VvUFGT表达量显著降低,除VvUFGT表达量呈显著差异外,其余均呈极显著差异;而VvANSVvDFR表达量轻微上调,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建立了葡萄叶片VIGS体系,为基因功能快速验证提供了新方法;同时,揭示了葡萄叶片中原花青素含量、VvANR表达及与相关基因的关系,本研究为完善葡萄原花青素积累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0.
1临床症状病初患猪体温升高,精神萎顿,不吃奶,呼吸急促。典型症状是出现渗出性皮炎,先是头面部、耳根部、腋部和肋部处皮肤出现炎性红斑,2~3d后病症扩展到全身。炎症处有大量黄褐色油性分泌物和浆液渗出物,触之粘手,病部表皮脱落,以后出现溃烂。严重感染仔猪伴有腹泻、脱水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通常患猪在1周内衰竭而亡,耐过仔猪被覆黑色痂皮(以后痂皮逐渐脱落),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