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27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伴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户能够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高的经济附加值,但同时也催生了农业生产行为中的"一家两制"现象,即分别为市场交易与家庭需求满足采取差异化种植策略,这尤其体现在涉及人体和环境健康的农业投入品(如农药)决策上。本研究以商品化率为交易需求表征,利用湖北省稻农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稻谷商品化率与农户农药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谷商品化率与农户的农药使用行为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以商品化率75.5%为拐点,当商品化率低于75.5%时,伴随着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户会更加规范其农药使用行为;但一旦超过75.5%,农户反而倾向于不规范地使用农药,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拐点前后行为改变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手段(即稻谷市场价格)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应该注重防范由商品化率过高而带来农药不规范使用行为,构建行之有效的农产品甄选机制,提高农户规范使用农药的意识。  相似文献   
92.
为开发符合高效、低毒且环境友好的新型烟草花叶病毒(TMV)抑制剂,以具有季铵盐结构的新型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了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并研究了不同浓度该纳米银溶液诱导烟株产生抗TMV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在透射电镜(TEM)下显示分布较均匀,粒径主要集中在7~12 nm。在珊西烟上以25μg/m L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枯斑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4.0%,比50μg/m L壳寡糖溶液和2%宁南霉素水剂分别高41.5%和24.4%;对于普通烟K326,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可缓解被病毒侵染的烟草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提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PPO)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表明壳寡糖季铵盐纳米银溶液可提高烟株对TMV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3.
南酸枣集食用、药用、材用、观赏等价值于一身,为优良的经济与绿化树种。本文从种子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4种繁育技术出发进行综述。首先对南酸枣繁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其次归纳4种育苗技术及影响因素,分析应用现状并给出建议,为南酸枣育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渭北果园土壤有机质及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渭北果园土壤生物质量演化趋势,分析制约地区苹果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因素,在渭北旱塬果区选择了<10 a、10~20 a、>20 a园龄段苹果园各3个,选用农田土壤作为对照,研究0~100 cm范围内土壤有机质、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果树种植年限的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仅在表层0~20 cm有不同程度地累积趋势,且在>20 a果园累积较为明显;20~40 cm土层处有机质呈现在植果初期递减,20 a后逐渐增加的趋势;果园土壤3种酶活性变化差异主要体现在0~40 cm土层范围,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40 cm呈现递减趋势,且在0~100 cm土层显著高于农田土壤;脲酶活性在0~40 cm有不同程度递增过程,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40 cm也呈现出相对增高的态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3种酶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由此得出,渭北地区果树对土壤生物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40 cm范围,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递减和表层土壤脲酶活性增加可能会对苹果树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5.
江西省从2009年起开展“籼改粳”引种、示范和推广,至2016年粳稻种植达到一定规模。2015年,农业部在全国部署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为探索粳稻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技术,并助推“早籼-晚粳”种植模式,于2016年在浮梁县开展了晚粳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方法的比较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农户习惯施肥方法和2种推荐施肥方法4个处理。推荐施肥方法为化肥减量配方施肥。试验结果显示,2种推荐施肥方法中以推荐施肥方法1较好,推荐施肥方法1比农户习惯施肥方法氮磷钾养分总量节省123.9 kg/hm2、稻谷增产608.75 kg/hm2、增加净收入2070.35元/hm2,经济效益达到了显著水平。推荐施肥方法 1的总偏生产力为13.34、投产比值为6.39,比农户习惯施肥方法分别增38.4%和36.54%。试验表明,推荐施肥方法较农户习惯施肥方法具有明显的节肥增产增收效果,可在当地双季晚粳化肥减量增效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6.
【目的】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海拔所带来的温度差异为研究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提供了先决条件。目前,对常绿阔叶林不同海拔下优势种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知之甚少,对米槠应对低温环境采取何种生理生态策略的认识非常有限。研究海拔尺度米槠叶片性状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生存策略,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植物的空间分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低、中、高)的米槠天然林为对象,测定其叶片的形态性状(叶面积、叶长、叶宽、长宽比、比叶重、叶干物质含量)与生理性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淀粉、可溶性糖、NSC),揭示不同海拔梯度下米槠叶片性状的变异规律,检验不同海拔梯度下各叶片性状间的差异,探讨米槠对低温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1)叶面积、叶长、叶宽、长宽比、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而比叶重、淀粉、可溶性糖、NSC沿海拔梯度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叶干物质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趋势;(2)叶面积、长宽比、比叶重、叶绿素a、叶绿素、可溶...  相似文献   
97.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选取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7—2017年的足迹广度和生态足迹深度作为研究重点,利用资本流量占用率、存量流量利用比等指标分析长江流域内自然资本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维生态足迹不断增加,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变化率总体趋势相同,并且2015年以后波动逐渐趋于平稳,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经过快速提升后以稳定速度增加,2013年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上新台阶,对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需求更高且需求量持续增加。不同地理环境的区域对流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消耗方式有差异,各区域之间能源消耗不均衡且各地类之间土地利用不合理,耕地和草地面临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98.
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张露 《吉林农业》2002,(2):27-27
锌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参与生长素的合成,从而促进幼叶、茎端、根系的生长。锌也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蛋白质的代谢。锌能够对种子、果实的形成和发育起重要作用。 农作物缺锌时,作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大大减少,生长发育出  相似文献   
99.
100.
洛川塬水资源短缺、水分利用效率低,因而水分已成为洛川塬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精确测量植物的吸水深度,分析植物对不同深度土层的水分利用情况,对改进、推广果园土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研究洛川塬不同果-草复合系统[苹果(Malus domestic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苹果-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中果树木质部水以及白三叶、黑麦草茎部水与不同层位土壤水氢同位素比率δD值特征,分析探讨不同果-草复合系统对果树水分来源及对不同层位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白三叶和黑麦草分别提高0-50和5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且水分均来源于10-20 cm土层,与果树不存在水分竞争,同时白三叶和黑麦草均提高果树对40 cm以下土壤水的利用率,增幅分别为27%和9%;在7月,白三叶、黑麦草的水分主要来源于浅层和深层土壤,与果树存在水分竞争,但白三叶与果树的竞争效应小于黑麦草。同时,白三叶和黑麦草分别提高果树对40 cm以下土壤水和0-20 cm土壤水的利用;在8月和10月白三叶提高0-5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以及果树对0-40 cm土壤水的利用率。结果说明,种植白三叶比黑麦草能更好地调节果树水分利用层位及各土壤层位的利用率,使果树最大程度吸收水分。研究结果为揭示土壤-植物系统水分循环的驱动机制奠定基础,也为洛川塬果-草复合系统林下间作牧草品种的选择、果园水分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