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2篇
  20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临沧市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临沧新区烤烟种植规模,筛选最佳的烤烟品种并提高烟叶的品质,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对照,进行了7个烤烟品种的小区比较试验,对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性物质等进行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品种‘KRK26’的长势、产质量、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综合表现比较突出,且致香性物质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品种‘PVH19’的长势、产质量、致香性物质含量、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均差于对照;其他品种的综合数据和对照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2.
为研究反季节生产技术对鹅FSHβ和FSHR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经反季节生产技术控制的处于产蛋期和正常处于休产期扬州鹅,测定血清中FSH含量,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FSHβ和FSHR基因mRNA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反季节生产技术控制处于产蛋期)鹅的血清中FSH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未调控处于休产期)鹅的血清中FSH水平(P<0.01);FSHβ和FSHR基因在垂体、下丘脑和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且FSHβ在垂体中表达最高(P<0.01),FSHR基因在卵巢组织中表达最高(P<0.01);FSHβ基因在试验组鹅垂体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组鹅垂体中的表达量(P<0.01);FSHR基因在产蛋期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休产期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P<0.01)。反季节生产技术控制下鹅生殖轴组织中FSHβ和FSHR基因表达显著增加,血清中FSH测定结果与之一致,表明FSH与生殖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3.
为探索无需卵子失活仅用冷休克方法诱导雄核发育单倍体,以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研究对象,试验选用L_9(3~4)设计,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处理温度设为0、2、4℃,处理持续时间设为30、45、60 min,处理起始时间设为2、5、8 min,共9个试验组,并对其后代采用单个胚胎染色体计数法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及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冷休克诱导得到的单倍体率最高为第7试验组和第9试验组,分别为受精后8 min在4℃下处理30 min和受精后5 min在4℃下处理60 min,单倍体率分别为86.7%和80.0%;根据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得出冷休克诱导红鳍东方鲀雄核发育单倍体的3因素最优组合为处理温度4℃、处理持续时间60 min、处理起始时间8 min;影响冷休克诱导单倍体的3因素主次顺序为处理温度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持续时间;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携带的遗传基因全部为父本的遗传基因。研究表明,仅用冷休克方法可以成功诱导红鳍东方鲀雄核发育单倍体,雄核发育单倍体率高达86.7%,为进一步研究诱导红鳍东方鲀雄核发育二倍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4.
华北冬季大雪频次变化特征及对海温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华北冬季大雪频次变化特征及与前期海温的关系,达到为冬季设施农业等服务的目的,采用华北区282站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华北冬季的大雪频次,分析了近51年来华北冬季大雪频次的时空特征及与前期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1年来,华北冬季大雪强度呈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华北冬季大雪频次EOF第1模态呈全区一致的特征,第2模态由北向南依次呈“+-+”的特征。年际尺度上,影响第1模态的海温关键区为:前夏(秋)热带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第2模态关键区为:前夏(秋)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即与厄尔尼诺关系密切。年代际尺度上,影响第1模态的海温关键区为:前夏亲潮区、热带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第2模态与PDO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5.
张蕊  高雪丽  郑世民 《中国家禽》2012,34(16):46-48
黏膜免疫自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后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成为近年来研究较多、进展较快的领域之一,黏膜免疫的功能、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的充实和丰富,为预防与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就家禽黏膜免疫的结构、功能特点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产地试验林分别在不同年份进行全林生长性状测定,评估南方红豆杉产地早期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在浙江龙泉和浙江安吉两地同时开展了南方红豆杉产地试验,通过对24个产地南方红豆杉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的10 a跟踪观测,以明确早期选择的准确性并优选出一批生长优良的产地。[结果]浙江龙泉和浙江安吉两地点24个产地南方红豆杉10年生树高、胸径和冠幅变异系数分别达6.58%、15.14%、11.18%和9.17%、17.18%、17.14%。浙江龙泉点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10年生树高和胸径均值分别比浙江安吉点高29.02%和10.88%。浙江安吉和浙江龙泉两地点24个产地南方红豆杉7年生树高与10年生树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P0.01)和0.769(P0.01),均大于两地点4年生树高与10年生树高的相关系数0.479(P0.05)和0.649(P0.01)。[结论]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具有显著的产地、地点以及产地×地点的互作效应。以10年生树高、胸径以及7 10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值为筛选标准,采用独立淘汰法分别从龙泉点和安吉点选出7个和3个速生优良产地。  相似文献   
167.
[目的]研究种子园无性系的花期物候特征和花期同步性及影响因子对种子园科学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方法]2015年和2016年连续2 a对木荷无性系种子园中19个无性系进行花期物候调查,分析其开花物候与花期同步指数。[结果]木荷种子园各无性系开花持续时间为10~28 d,2016年较2015年晚2 d进入始花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数多的无性系比开花数少的无性系花期更长、座果数更多,花期持续时间长的无性系比持续时间短的无性系座果数更多。无性系组合间花期同步指数有较大差异,2015年和2016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857和0.406~0.808,平均分别为0.758和0.713,其中花期同步指数大于0.80的无性系分别在50%和40%以上。年度内花期同步指数变异系数分别为12.016%~46.476%和15.375%~51.202%,无性系之间平均花期同步指数存在极显著变异(P0.01)。年度间花期平均同步指数为0.737,平均花期同步指数间不存在显著变异(P0.05)。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相关系数为0.229,表明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结论]木荷种子园无性系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较为稳定,可根据开花物候和花期同步指数对无性系进行筛选和优化,同时辅以人工授粉等措施弥补花期同步性差异,以达到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处理对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硝普钠(NO供体)对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最适浓度硝普钠处理后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等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00μmol/L硝普钠促进七叶一枝花种子的萌发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不同时间段下硝普纳处理组种子中,NO含量在45~90 d显著高于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高于对照,且在15~45 d有显著差异;淀粉含量在15~45 d显著低于对照组;β淀粉酶活力在萌发早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总淀粉酶活力的变化与β淀粉酶活力变化趋势一致;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中,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都有随萌发推进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100μmol/L硝普钠促进七叶一枝花种子的萌发可能是通过提高种子萌发早期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水解和可溶性糖的产生,以及提高萌发期间种子内源NO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9.
为研究汉中盆地不同磷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肥料利用率、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两种磷肥施用方式(B:全作底肥;T:全作追肥、分蘖期50%、孕穗期50%)和4个磷肥施用梯度(P0:0 kg·hm~(-2),P1:45 kg·hm~(-2),P2:90 kg·hm~(-2),P3:135 kg·hm~(-2),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磷肥肥料效应以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磷量在0~45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TP1处理(45 kg·hm~(-2) P_2O_5全部追施),实际产量增幅最大,为19.0%,该处理磷肥贡献率、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吸收利用率四个指标也表现为最高;施用45 kg·hm~(-2) P_2O_5,水稻收获后土壤含磷量略有下降,但土壤磷素平衡值表现为盈余,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收获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上升,土壤磷素平衡值随之增加,导致环境污染风险增加。综合考虑水稻产量、磷肥肥料效应及土壤磷素平衡等方面的因素,在土壤背景值20 mg·kg~(-1)时,磷肥施用量减少至常规施肥量的50%,并全部追施,为该区域最适宜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70.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长期互作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了植物-微生物相互适应的协同调控机制。植物种类和根系分泌物可以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而根际微生物群落反过来也可以影响植物对土壤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植物磷饥饿(耐低磷)响应机制和抗病(免疫)机制研究在农业生产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根际微生物可以介导植物对营养物质识别(饥饿响应)和病原防御系统(免疫)分子机制的整合调控。本文综述了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详细解析了植物体内磷胁迫调控与免疫调控两个重要网络在根际微生物群落影响下发生的整合调控,探讨了植物体内分子应答与根际生态的互作机制,对开展作物耐低磷及抗病机制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