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71.
绵羊FGF5基因Exon 3多态性对毛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不同细毛羊品种FGF5基因多态性及其对毛用性状的影响,采用PCR-SSCP方法对苏博美利奴羊和东北细毛羊两个群体的FGF5基因Exon 3区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并在苏博美利奴羊群体中对不同基因型个体与其毛用性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苏博美利奴羊群体FGF5基因Exon 3区存在5种基因型,分别是DD、EE、FF、DE和EF,而东北细毛羊群体只存在DD、EE和DE三种基因型;苏博美利奴羊F等位基因由CDs区c.618和c.733多态位点构成,其中c.733位点C-G突变导致E等位基因型个体氨基酸L-V变异。苏博美利奴羊群体只有FF基因型个体在产毛量指标上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P0.05)。不同毛用绵羊品种FGF5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毛用性状相关性的研究可为利用FGF5基因进行毛用性状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索其在成脂分化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在脂肪形成过程中将0、10、50μmol/L葛根素加入到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分别通过油红O染色法及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的脂滴积累、甘油三酯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及Akt信号通路的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0μmol/L葛根素极显著增加了成熟脂肪细胞中脂滴和甘油三酯(TG)的积聚,极显著促进了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的刺激可增强Akt信号通路Ser473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水平,表明葛根素对成脂分化过程的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实现的。综上所述,葛根素能够促进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Akt信号通路Ser47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有关。本试验结果可为研究胰岛素的效应机制提供新见解,为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3.
利用血常规及ELISA方法对长白山野杂猪、民猪及大白猪群体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中血常规指标及血清免疫学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民猪群体中白细胞数量最低(P0.05),原因在于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P0.01)。民猪群体红细胞含量最高(P0.01),但单位数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显著降低以致血液血红蛋白总量降低。野杂猪群体中除含有较高数量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外,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抗体(P0.05),大白猪在大部分指标中均处于较低水平。聚类判定分析显示3群体内个体较为集中,群体间存在明显距离,说明能够代表各自群体。3群体血常规及血清免疫学指标为进一步筛选高抗病力分子标志及遗传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美的看法也日益多样化,并发生了巨大改变。十八大、十九大中,国家重点强调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园林绿化设计也逐步发展起来,并进一步符合大众审美。要想园林绿化设计得到长足发展,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了解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选择良好的设计方案。本文以塞罕坝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75.
为克隆不同品种绵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探寻该基因与绵羊毛囊发育及毛用性状形成的内在关系,本实验利用RT-PCR方法从小尾寒羊与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克隆出VEGF-C基因mR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RT-PCR扩增显示存在多个扩增条带,克隆测序结果发现所有条带均为VEGF-C基因序列。除最长片段为全长VEGF-C基因外,其他均为VEGF-C异构体,片段长度依次为1 318、1 298、1 197、890、732、604 bp。所有异构体均表现为序列中间部位的缺失,分析显示各异构体由不同类型的可变剪切方式组合加工产生。氨基酸分析发现大部分异构体造成移码突变,编码类VEGF-C蛋白小肽,推测可能参与VEGF-C蛋白成熟或功能调节。本研究首次证明VEGF-C基因在绵羊皮肤组织存在复杂的转录后加工过程,为进一步研究VEGF家族在绵羊皮肤组织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电流互感器极性的概念,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及在实际工作中变压器差动保护点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猪β-防御素110(PBD-110)基因多态性及其在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试验以野杂猪、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分别扩增PBD-110基因编码区(CDS)和内含子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探究3个群体猪肝脏和脾脏的组织表达差异。试验成功扩增出猪PBD-110基因CDS区和内含子区,测序证实3个群体猪PBD-110基因CDS区不存在突变位点,基因组PCR产物测序发现在内含子1存在C314T突变位点,3个群体多态性分析发现CC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750、0.781和0.516。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同时发现该位点在3个群体中均处于平衡状态(P>0.05),且处于中、低多态性状态(0.25 < PIC < 0.5;PIC < 0.25)。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PBD-110基因在3个群体猪肝脏和脾脏中均有表达,且存在表达差异,提示PBD-110基因可能与民猪、野杂猪抗病力较强有关,在天然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用20%猪血清复合马丁肉汤培养基(pH7.6),从患病绵羊、山羊乳汁中分离出9株霉形体,均鉴定为羊无乳霉形体(Mycoplasma Agalactiae)。证实,新疆昌吉回族自沿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各乡终年在草场上放牧的绵羊、山羊群多年来呈地方流行的以缺乳、无乳及乳房炎等为主要临症的疫病是羊接触传染性无乳症(Contagious Agalactia)。  相似文献   
80.
建立了牛肺疫微量补体结合试验诊断方法。对26份牛肺疫阳性血清、161份阴性血清和3816份待检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对已知阳性血清的检出率微量法为100%(26/28),而《规程》法为80.76%(21/28)。两种方法对阴性血清和待检样品检测结果相一致。微量法具有简便、快速、节省试剂和便于自动操作等优点,适用于疫病普查中大批量血清样品及进出口牛只的检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