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4篇
  17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海州湾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海州湾人工鱼礁建设已经开展了4年,为了解海州湾人工鱼礁投放前后礁区大型底栖生物的变动情况,对礁区大型底栖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94种,其中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是构成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三者占总种类数的88.30%。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共调查发现大型底栖生物32种,投礁一年后增加到38种,投礁后第四年增加到44种。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0.560 3 g/m2和0.207 5 ind/m2,投礁一年后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增加到1.127 g/m2和0.387 5 ind/m2,投礁后第二年和第四年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也均高于投礁前。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投礁后底栖生物群落系统出现扰动,鱼礁区的底栖生物群落系统处于一个暂时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232.
为解决沙棘育种中种子萌发率较低的问题,以2个沙棘品种(大果沙棘和中国沙棘),通过不同水温(0、40、50℃)和硫酸浓度(0、1.0%、3.0%、5.0%)浸种处理后,分别置于培养皿和土壤中在培养温度为25℃和35℃的培养箱内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并测定其种子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势和初始发芽天数,以探明不同种子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并筛选沙棘种子萌发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和培养条件。结果显示:(1)不同水温浸种后,2个沙棘品种在土壤中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在培养皿中,而培养皿中的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在土壤中且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减少。在土壤中,除了50℃浸种、35℃培养条件外,其余处理随浸种水温的升高,大果沙棘的发芽率显著提高,而中国沙棘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升高的培养温度对于提高其发芽率效果不明显。当浸种水温度为50℃、培养温度为25℃时,大果沙棘在土壤中的发芽率最高(45%)。(2)大果沙棘品种经由不同浓度的硫酸处理后,在25℃的培养箱内发芽率显著高于35℃,且在培养皿中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在土壤中;中国沙棘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由1%的硫酸处理后,在培养皿中25℃培养下的大...  相似文献   
23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饼肥、猪粪及化肥混合施用对烤烟根际土壤转化酶、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及腐殖酸总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现蕾期,而脲酶活性在团棵期最高.花生饼肥、花生饼肥+猪粪、花生饼肥+猪粪+化肥配施时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化肥和不施肥处理;花生饼肥+猪粪混施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纯施花生饼肥最高,其次是花生饼肥与化肥配施;不同生育时期内,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变化以微生物量碳在现蕾期达到最高值,而微生物量氮高峰出现在团棵期;施用花生饼肥提高了土壤腐殖酸总碳,花生饼肥比对照、化肥处理提高了52.2%;单施猪粪比对照、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26.1%;但饼肥+猪粪比对照、单施化肥提高143.48%.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烤烟土壤中,通过混施一定比例不同碳氮比的猪粪与花生饼肥,不但能够调控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转化,而且增加根际土壤腐殖酸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烤烟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234.
辽宁省气候特点与玉米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地处玉米黄金生产带,是全国玉米主产省之一[4]。当前,辽宁省粮食生产总量主要依靠玉米来调节平衡,加之玉米增产潜力大,玉米生产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分析辽宁省自然条件、气候特点,辽宁地区玉米种植的适应程度,为玉米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遵循“领导带头访、管理人员重点访、一线人员常态访”原则,全面开展“大走访”活动,了解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规划和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听取对公司服务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帮扶项目接电、光伏扶贫、乡村电气化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市公司同期开展走访活动,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部门、帮扶村办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用电需求,推进项目快建设、早用电。  相似文献   
236.
为确定2020年江苏盐城一鹅场雏鹅痛风的病原,试验对病料样品进行宏病毒组测序,通过比对分析原始数据发现疑似病原;通过从头组装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相似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对疑似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验证。宏病毒组学测序结果显示,在获得的全部599 733条原始读长(reads)中,病毒reads有278 593条,其中鹅星状病毒序列占95%,未发现其他疑似病毒序列;经从头组装获得了一条完整的鹅星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YC20,该病毒基因组全长7 137 nt,GenBank登录号为:MW536497,基因组结构及特征与其他星状病毒相同。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比对结果显示,YC20与新型鹅星状病毒SD01相似性最高,达98.2%;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YC20与其他新型鹅星状病毒在同一分支,属于新型鹅星状病毒。禽胚分离结果显示,用鹅胚进行病原分离时,前3代次未出现死亡,第5代次后,可对鹅胚100%致死,而用SPF鸡胚或SPF鸭胚分离病原时,均未出现病变或死亡,PCR检测亦为阴性;纯化的尿囊液经负染后,电镜下可见大小约25 nm的病毒粒子。雏鹅回归试验结果显示,YC20接种3日龄雏鹅后,第6~8天出现死亡高峰期,死亡率为58.3%,剖检死亡鹅可见心脏、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白色包膜,膝关节有大量白色颗粒样沉淀,肾脏充血肿大。以上结果说明,该鹅场痛风的病原为新型鹅星状病毒。本研究将宏病毒组学与传统的病毒分离鉴定技术相结合,证实了鹅痛风的病原,对病原的鉴定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7.
竹叶是一类生物量很丰富的森林资源,有优良的保健功能,为了探索竹叶用作鸡的非常规饲料,本试验测定了黄条金刚竹叶中的常规营养成分、饲养鸡的代谢能、以及代谢能测定期间对宁海梅林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份采集的黄条金刚竹叶属于粗纤维饲料,含有丰富的粗蛋白、钙和钾,但粗脂肪以及总磷含量较低。育成期后期的宁海梅林鸡对黄条金刚竹叶代谢能平均为4.87 MJ/kg,并且公鸡对竹叶的代谢能利用能力高于母鸡。在配合日粮中添加20%竹叶粉会显著地影响母鸡的采食量与生长(P0.01),但公鸡的采食量与生长均不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竹叶粉会使鸡的饮水量及粪便量显著增加。上述结果将有利于推进竹叶用于肉仔鸡生产。  相似文献   
238.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99年至2014年的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和林木种苗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和社会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林木种苗收入是林农的主要来源收入之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质量苗木,而过多的苗木单位会制约林农收入,对苗木单位进行整合优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39.
目的观察参红补血颗粒对乙酰苯肼/环磷酰胺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动物造血功能及造血因子Multi-CSF、EPO表达的影响,探讨参红补血颗粒对造血功能的促进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乙酰苯肼/环磷酰胺复合因素复制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血液分析仪检测动物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的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动物血清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含量。结果参红补血颗粒各给药组动物外周血RBC、HGB、HCT、PLT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血清Multi-CSF和EPO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参红补血颗粒对模型动物的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提示其改善造血功能可能与提高造血因子水平有关,其详尽机制还待于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40.
为探明半干旱区苹果树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进行了滴灌条件下北方半干旱地区水肥耦合效应对苹果幼树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试验,灌水设4个水平,施肥设3个水平,其中灌水处理为田间持水率的75%~90%(W1)、65%~80%(W2)、55%~70%(W3)和45%~60%(W4),施肥处理为N、P2O5、K2O与风干土质量比分别为0.9、0.3、0.3g/kg(F1),0.6、0.3、0.3g/kg(F2),0.3、0.3、0.3g/kg(F3)。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苹果幼树各生育期植株生长量、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最大值均出现在F1W2处理,最小值均出现在F3W4处理,植株生长量和叶面积在萌芽开花期、新梢生长期、坐果膨大期和成熟期较F1W1处理分别增加了6.9%、6.2%、11.0%、2.7%和9.3%、5.8%、5.0%、3.3%,生长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作物的生理特性。随着苹果幼树的生长,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苹果幼树叶片SPAD的影响越来越大,苹果幼树全生育期耗水量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在F1W2处理下水分生产率均达到最大值(2.43kg/m3),且与F1W1处理相比增加了14.6%,耗水量却减少了12.2%。苹果幼树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F1W1处理,F1W2处理与其相比分别降低了4.2%、9.7%和4.2%,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5.9%,最大值也出现在F1W2处理。综上,F1W2水肥处理为最佳的水肥耦合模式,是最佳的灌溉和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