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4篇
  16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随着丹麦制度与政策的介入,畜禽种业发展进入良性轨道。丹麦几十余年来不断在技术、制度、市场以及环境等方面投入资金与精力发展畜禽种业,逐步改变畜牧业发展格局,带领丹麦走向畜禽种业强国。畜禽种业作为影响未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关注。该文从丹麦畜禽种业制度经验与实践情况出发,简要分析丹麦畜禽种业发展历程,对典型实践举措进行梳理,以期为种业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多因素影响下拖拉机侧向稳定性模型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拖拉机斜坡直线行驶工况,基于拖拉机比例模型和3D打印技术,建立了模型拖拉机轮胎-地面载荷实验测试系统。以斜坡上侧车轮-地面载荷为主要参考量,提出了针对拖拉机前、后轮的侧向稳定评价指标(拖拉机前、后轮的斜坡上侧车轮载荷分配系数)。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选择前后轮轮胎类型、前配重质量、前后轮距和机具位置6个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因子,以E级和F级随机路面作为噪声因子,设计了6因子混合水平的田口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信噪比和均值的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拖拉机斜坡上侧前、后轮侧向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控制因子分别是前配重质量和后轮距;得出基于前、后轮侧向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拖拉机最优配置,为拖拉机的稳定性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拖拉机防侧翻预警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性直接影响微喷带灌溉质量,激光雨滴谱仪能够测量降雨强度、雨滴粒径大小和雨滴降落速度,以国内常见的机械打孔、内径为32 mm的微喷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工作压力和喷射角度,运用激光雨滴谱仪测取降雨强度,分析压力和喷射角度对微喷带单孔降雨强度的影响,并运用水量分布均匀系数通用公式计算Cu。结果表明,随着喷射角度的增大,灌水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压力越大,微喷带单孔喷洒降雨强度越小;垂直微喷带距离0.3、0.6、1.5、1.8、2.1 m处,压力越大,降雨强度越小,降雨强度峰值位置在1.2 m处的水量分布均匀系数Cu值较大。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犁耕作业时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轮易产生过度滑转的问题,该研究以大马力拖拉机电液悬挂机组为研究对象,考虑"拖拉机-农具-土壤"系统的强非线性特征,在建立大马力拖拉机犁耕作业机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轮滑转非线性控制方法;并以模糊PID控制为对比,采用Matlab/Simulink验证本文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以Lovol-TG1254型大马力拖拉机为载体,搭建犁耕作业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轮滑转控制平台,开展田间对比试验,并分析不同控制方法下的滑转控制效果,验证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17m/s的犁耕作业工况下,与模糊PID控制算法相比,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将拖拉机驱动轮滑转率有效控制在最优值0.2,平均绝对值偏差为0.008,减小了约27%,最大偏差为0.028,减小了约49%;耕深、液压缸位移和水平牵引力调节变化量分别减小了27%、36%、42%。该研究提出的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轮滑转控制方法可实现犁耕作业驱动轮滑转最优目标控制。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了快速繁育大樱桃苗木,许多苗木公司和农民抛弃了传统的第1年培育砧木苗,秋季嫁接,第2年出圃的育苗方式,采用了春季播种、夏季嫁接、秋季培育出成苗的新方法.这种新的育苗方式虽然能为农民及苗木公司缩减大量的时间及成本,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即樱桃苗期重要病害茎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6年6月份以来,我国多个省份暴发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全面了解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以及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采用RT-PCR的方法,对从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期间,来自于19省(市)共474份样品进行高致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样品294份.在各省不同时期样品中均有阳性样品检出.通过对阳性样品进行Nsp2基因和ORF5基因扩增,序列分析发现所有检测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高度同源,为同一毒株遗传变异而来,所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毒株与HB-1株遗传关系最近;且Nsp2均缺失30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8.
为调查规模猪场猪瘟的免疫效果,选取北京市3个规模猪场,每场随机抽取10头仔猪分别在25、60日龄和9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A、B、C3个猪场的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50%,0%;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90%,90%.由于猪场A猪瘟免疫失败,对其免疫程序进行了优化,将首免时间推迟至50日龄.优化免疫程序后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达到70%.结果表明,母源抗体阳性率直接影响猪瘟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仔猪母源抗体降至50%左右进行猪瘟免疫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本研究为规模猪场结合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猪瘟免疫方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9.
2019年4月3日山东省长清市某鸭场发生青年鸭的陆续死亡,经过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院门诊的临床症状诊断,剖检病理学变化诊断以及实验室诊断等一系列临床诊断,最终确定为鸭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Aviancolibacillosis)病原是属于肠道杆菌科(Enterbacterianceae)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的大肠埃希氏杆菌,临床常简称为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