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2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如所说:"秧好半年粮",为了实现水稻增产增收,首先要选用可靠的苗床调理剂,做好前期旱育苗工作。我们通过本次严格的水稻苗床试验研究,与当地农民常规处理比较,分析"粒滚粒"调理剂的实际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在生育性状指标上,该产品能够达到市场上销售的育秧剂同样肥效,且百株干重超过常规处理,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建议多点试验,以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研究臭氧氧化对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物去除机制,为臭氧氧化技术处理腐殖化程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为A2/O+MBR+NF(RO),渗滤液浓缩液表观呈棕黄色,无恶臭;pH值7.98,CODCr5 492 mg/L,BOD5/CODCr为0.01,荧光指数f(450/500)1.45,生物源指数BIX为0.81,腐殖化指数HIX 14.95。研究反应时间、臭氧投量、进水CODCr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物去除机制及其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90 min、臭氧投量为1.67 g/h和室温为27℃的条件下,CODCr和CN(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7.6%、58.0%,BOD5/CODCr从0.01提升到0.39;增加反应时间、臭氧投量和反应温度可促进渗滤液浓缩液的降解,而降低体系CODCr浓度和pH值则不利于腐殖质类物质的削减;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臭氧处理过程可极大程度改变废水的腐殖化程度,芳香物质去除较为明显;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臭氧可有效降解浓缩液中的可见光区类富里酸,且经臭氧处理后的渗滤液浓缩液分子结构趋于简单。  相似文献   
43.
生物质炭对稻田氮素淋失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农田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优化施氮情况下,添加不同剂量生物质炭(0、4.5、9、13.5 t/hm~2)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土壤氮素淋失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100 cm土层处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淋失量,降低比例分别为18.23%~26.02%和28.86%~52.05%。与C0处理相比,C1处理(4.5 t/hm~2)对土壤N_2O累计排放量影响不显著,但C2处理(9 t/hm~2)和C3处理(13.5 t/hm~2)土壤N_2O累计排放量显著降低了25.13%和28.88%。添加生物质炭可增加水稻产量和吸氮量,降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量以及土壤体积质量,是引起土壤氮素淋失降低和土壤N_2O排放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淋失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以及生产成本,宁夏引黄灌区的生物质炭推荐添加量为9 t/hm~2。  相似文献   
44.
黄土高原果园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典型果业生产区域的黄土高原选择5个采样区的45个果园5个对照常年作物农田,利用GIS定位仪共采集0-20 cm表土样品45份,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测定.果园划分为5~10 a、10~15 a和15 a以上3个园龄段,常年作物农田选择果园附近的普通农作物田块取样.利用单样本平均数t检验和单向分组资料方差分析,对果园与农田、园龄段分组与农田2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果园与农田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提高,其中大部分有显著提高;苹果优质高产地区,随果园同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同时表明果园种草能够显著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原因包括肥料投人数量与结构、种植方式、土壤类型、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农业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45.
生物炭施用对稻田氮磷肥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过量施肥导致土壤养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优化施氮条件下(240kg·hm~(-2)),设4个生物炭水平(0、4500、9000、13500kg·hm~(-2)),研究施用外源生物炭对稻田氮磷流失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产生影响,表现为田面水中全氮、硝态氮含量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铵态氮表现则相反;全氮和铵态氮的最大峰值出现在第1次追施氮肥后的第2天,最大值为34.86、8.28mg·L~(-1);硝态氮最大峰值3.31mg·L~(-1)出现在第2次追施氮肥后的第2天。随后均迅速下降,全氮含量在施氮肥后10d回到第1次追氮前的含量水平,并趋于稳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则在7d后。生物炭对田面水全磷未产生显著影响,全磷含量在第1次施氮肥后3d达到峰值,为3.69mg·L~(-1),之后迅速下降,6~7d后降至追氮前的含量水平,并趋于稳定。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了稻田全氮流失量8.03%~13.36%,高量炭处理(13500kg·hm~(-2))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41.2%和27.5%(P0.05)。说明生物炭对稻田磷流失、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对降低稻田氮素淋失表现出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46.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古老的鸡传染病,多少年来在各地都有发生,它所造成的危害性往往因年份、地区和鸡群不同而异.近些年来,我们发现鸡痘的发生有了某些新的变化,认为对这些新变化或特点应有所认识和估计,对其防制对策也要做相应的改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发生鸡痘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7.
48.
近几年来,猪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科学分析、准确诊断是有效防治猪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但是.受饲养条件、饲料营养等多方面的影响.猪病的发生和流行现状发生了较大改变,造成病情越来越复杂.诊断难度不断加大.往往会出现漏诊和误诊。现就诊断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及建议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9.
以聚氨酯为主要包膜材料,以石蜡、改性高岭土和双氰胺(氧化钙)为组合材料,采用滚转包衣法制备了3种聚氨酯包膜尿素。通过静水浸泡和盆栽试验,探讨了3种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在氮磷钾等养分供应下研究了6个施肥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在静水(25℃)中氮素累积释放比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24 h 初期释放率为2.04%~3.64%(≤15%),28 d累积释放率为29.88%~34.80%(≤80%),符合缓释肥料的国家标准要求。相对于NPK处理,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能明显促进春玉米对氮素吸收利用,其氮肥利用率达32.5%~40.0%,但其与商品包膜尿素(19.5%)之间无显著差异。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和商品包膜尿素处理下土壤无机氮素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28和15 d前后,其在土壤中氮素释放时间分别达70和60 d以上。春玉米全生育期内(91 d),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处理下土壤无机氮含量都高于商品包膜尿素和NPK处理。因此,与商品包膜尿素和NPK处理相比,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时间长且氮素供应充足。  相似文献   
50.
膜下滴灌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很少,尤其在大面积的林业产业化方面更是少见,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大庙村在赤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已开始初步尝试经济林膜下滴灌技术。一、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