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162篇
  155篇
综合类   1216篇
农作物   172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808篇
园艺   308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5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为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免疫相关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的功能,了解FKBP对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分离克隆获得FKBP46基因及其纯化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决因妊娠母猪饲喂量难以精确控制,造成母猪体重大小不同,引起母猪繁殖能力低、仔猪淘汰率高等问题,试验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妊娠母猪饲喂站,采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STM32单片机、工业相机、通信技术、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结合独立采食的机械结构,实现妊娠母猪的精准饲喂,即利用RFID技术通过母猪佩戴的电子耳标对母猪个体进行识别;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嵌入式控制单元与RFID读卡器通信,触发相机对进站的母猪拍照,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母猪体况数据的获取;依据母猪体况、胎次、妊娠时间等相应参数计算母猪饲喂量,控制投料电机实现精准投料。通过对6台饲喂站进行多组下料测试,对比分析理论投料量与实际投料量的差异,并计算下料精度;对70头妊娠母猪进行人工背膘测量与饲喂站测量,计算饲喂站体况等级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该饲喂站投料精度高于95%,能够实现精准投料;体况等级评定准确率达到92.9%,能够自动获得妊娠母猪体况等级,并且该系统运行稳定。说明基于机器视觉的妊娠母猪饲喂站能够自动获得妊娠母猪体况等级...  相似文献   
93.
优质鲜食橄榄新品种‘甜榄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甜榄1号’是从大量橄榄实生树中选出的橄榄鲜食新品种。果实梭形,果皮黄绿色,纵横径3.0cm×1.7cm,平均单果重5.5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可食率78.2%。在福建省闽清县,果实于11月中下旬成熟。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清脆,化渣,风味香甜,回味好,鲜食品质明显优于‘檀香’等现有主栽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94.
信国彦 《花木盆景》2009,(11):14-14
观叶植物是良好的室内绿化材料,它不仅具有形状各异、观赏价值极高的叶片,而且植株婀娜多姿,深受广大花卉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但在干燥、寒冷的冬季,若养护不好,则很容易造成植株死亡。要想使室内观叶植物冬季也生长良好,在养护技术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5.
1症状 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浆烂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囊孢壳菌,黑疔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褐皮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毁灭茎点霉菌和细链格孢菌。1)浆烂型烂果病。表现为枣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斑点,  相似文献   
96.
对香椿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抽提物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椿木材为轻质木材,气干密度0.45 g/cm3;气干材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分别为1.53%、3.21%、4.85%;全干材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分别为3.33%、6.56%、10.46%;饱水径向、弦向、体积湿胀率分别为3.45%、7.01%、11.67%;香椿木材顺纹抗压强度25.64 MPa,抗弯强度75.01 MPa,抗弯弹性模量6331.24 MPa,端面、径面、弦面的硬度分别为2.90 k N、1.91 k N、2.08 k N;香椿木材的热水抽提物含量为5%、苯醇抽提物含量为4.47%、1%No OH抽提物含量为20%。  相似文献   
97.
黄化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槟榔生产种植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目前主要在印度和我国槟榔主产区发生。本文从非生物与生物因素两方面对槟榔黄化病病原认识过程及检测方法进行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98.
为了进一步阐明多个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小麦农艺性状的关系,运用分子标记对来自我国黄淮麦区的246份小麦种质资源中6个矮秆基因位点(Rht1、Rht2、Rht4、Rht8、Rht9及Rht12)分别进行了检测,同时连续3年调查参试材料株高、穗长、穗下节长、小穗数、旗叶长、旗叶宽、穗粒数、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共10个农艺性状,分析了不同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矮秆基因在黄淮麦区小麦中均具有广泛分布,其中含有Rht1和Rht2基因的小麦品种分布最广。分析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发现,在Rht1位点,Rht1-B1a和Rht1-B1b两种基因型间的株高没有显著差异;在Rht2位点,拥有Rht2-D1b类型的小麦品种所有年份间的株高和穗下节长较低,但千粒重较高,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排除Rht1和Rht2基因效应后,Rht4、Rht8、Rht9和Rht12位点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Rht4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4-B1b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8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穗下节长、穗长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8-D1b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9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9-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12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千粒重和穗长具有重要影响,且Rht12-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进一步分析发现,6个位点中对株高影响最大的是Rht2基因,其次是Rht4基因;有4个位点(Rht1、Rht2、Rht8、Rht12)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其中Rht2基因的影响最大。分析除Rht1外其他5个位点优良基因型在不同时期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发现,从早期历史品种、近期历史品种到现代品种,不同位点优良基因型分布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优良矮秆基因型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选育中的利用逐渐增加,尤其是82.9%的现代小麦品种已含有Rht2-D1b类型。  相似文献   
99.
拮抗菌XB1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及对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XB16(Bacillus subtilis)是分离自香蕉根部组织的芽孢杆菌,该菌株对香蕉枯萎病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为进一步研究XB1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情况及对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浓度梯度诱导法,获得在含有300μg/mL利福平的NA培养基上稳定生长且对病原菌拮抗能力保持不变的XB16突变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研究XB1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采用伤根淋菌液法和灌根法接种,XB16均能在香蕉体内定殖和传导,显示出该菌株在香蕉体内有较好的定殖能力。两种接种方法中,定殖菌数量在香蕉各组织中的消长动态均表现为先增长后缓慢下降;但是采用喷雾法接种XB16后在香蕉各组织中没有检测到标记菌,说明该接种方法不能使XB16在香蕉体内定殖。灌根法接种XB16后取香蕉假茎组织测定了香蕉体内抗病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拮抗菌株处理后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均比接种病原菌和清水对照明显提高,PPO和POD酶活最高峰分别出现在接种后第5天和第7天。两种酶在接种后的第15天仍保持较高活性,推测诱导抗性是XB16菌株的防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鲤疱疹病毒Ⅱ型(Cy HV-2)体外感染复制特征以及异育银鲫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本实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了异育银鲫背鳍细胞的原代培养体系。结果显示,在10 d左右可观察到组织块迁移分离出新的单层细胞,3周左右细胞可覆盖底部面积为25cm2培养瓶的底部;经Cy HV-2悬液感染离体培养的原代细胞,3 d后病毒滴度增殖至106拷贝/m L;在病毒感染6 d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y HV-2感染原代细胞后,分析前期通过鱼体水平实验鉴定出的与该病毒感染相关的免疫基因:PNP5a、MPO、MHCⅠ、LYZ-C、IL-11、ITLN、PNP5a和DUSP,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在细胞水平均有显著性的上调,与鱼体水平实验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了原代培养的异育银鲫背鳍细胞,用于构建体外感染Cy HV-2病毒的细胞模型,为深入研究Cy HV-2的感染复制规律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细胞水平筛选抗病毒药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