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162篇
  155篇
综合类   1222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811篇
园艺   308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5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2.
早春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苦瓜.可比露地提早20d左右上市,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其半促成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3.
王立军  杜彦斌 《作物杂志》2005,(1):F003-F003
天亚8号(原系号91—197—8)为甘肃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1991年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抗病、丰产、油纤兼用型胡麻新品种。2004年1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64.
在水电站控制电路中,为完成全站逻辑选控开停机,逻辑选控同期合油开关、跳油开关的功能,用CMOS集成电路替代分立元件,从而提高了水电站的自动化程度,缩小了集控台体积,也有利于安装、调试和维修。  相似文献   
65.
应用TDR对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冻结融解深的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 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计测土壤含水量 ,8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瞩目 ,到今天为止TDR方法在土壤盐分浓度 ,浸润面深度 ,冻结融解面深度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确认在运用 TDR方法进行土壤含水率测定时介电常数 ε与含水率 θ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滞后现象的有无 ,以及确认运用 TDR方法计测土壤冻结融解面深度的有效性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证明 ,在运用 TDR方法进行土壤含水率测定时介电常数ε与含水率θ之间的标定曲线中没有出现滞后现象 ,运用 TDR方法计测土壤冻结融解面深度不论在室内实验还是在田间实验中都很有效 ,并取得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6.
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挥发性风味特征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和鉴定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中的特征性风味成分,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方法分析了其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2组样品之间的风味差异显著(p0.05)。2组样品中共鉴定出5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中分别鉴定出42种和50种。2组样品中共有成分38种,包括12种烃类、7种醛类、8种醇类、3种酮类、2种呋喃类、1种酯类和5种其他类,其中,13种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烃类在牦牛干巴的风味组成中含量最高,而醛类在黄牛干巴的组成中含量最高。二氢化茚、十六烷、乙酸乙酯、乙酸-2-乙基己酯4种成分是牦牛干巴中的特有成分,3-甲基丁醛、反-2-辛烯醛、反式-2-壬烯醛、4-乙基苯甲醛、3-甲基丁醇、反式-2-癸烯醇、反式-2-辛烯醇、1-壬醇、苯乙醇、醋酸乙烯基酯、己酸乙酯、草蒿脑12种成分是黄牛干巴中的特有成分,这些物质是2组产品的主要差异性物质。脂肪氧化、氨基酸的Strecker降解及微生物代谢是牛干巴产品风味形成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将为牛干巴风味品质评价、生产工艺的控制、产品的标准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各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经验述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第六届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国际研讨会于2002年4月21日~26日在北京召开,有29个国家近170多名中外专家参加.与会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有的提交了论文,在会议期间和实地考察中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现将主要国家的经验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扼要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68.
根据辽宁省北镇市电网网架结构的状况,选择分散智能方式进行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并以该地区赵南线为例,对赵南主干线配置智能化重合器,辐射状配电线路采用重合器—分段器方式实现快速故障隔离,最终实现迅速定位故障点、自动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供电。  相似文献   
69.
玉米种子的晾晒法彦军种子的含水量,是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刚收获的玉米种子,一般含水量较高(30%左右),在没有烘干设备的条件下,如不进行充分的自然晾晒,种子水分很难降到越冬贮藏的安全限度(14%),特别是在低温、早霜年份,过晚收获的种子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70.
针对免耕示范田杂草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现实问题,查田调查,对照试验。分析研究。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主要作物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技术工艺路线.以确保项目的实施和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