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昌都是川滇青3省进藏的重要门户,是藏东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是“三江并流”的主区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分析了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动植物种类繁多,地形、地貌景观奇特壮丽,人文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区域优势,客源市场潜力大等)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生防作用的菌株,从西藏米林县采集的砂生槐根瘤中分离到45株内生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拮抗菌株筛选,用显微观察法研究受抑制病原菌菌丝变化;通过摇瓶培养法测定所筛选拮抗菌株的溶磷、固氮及分泌IAA功能,并对其进行盆栽接种防效试验;依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所筛选菌株系统发育地位。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和复筛,45株内生菌中,菌株R4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拮抗效果较明显,对其抑菌圈直径达20.5 mm,抑菌率达98.2%,显著推迟菌核的萌发。受R4作用的小麦纹枯病菌菌丝末端分枝增多、部分原生质浓缩、形成瘤状结。菌株R4抗菌谱广,具有溶磷、固氮和分泌IAA活性。盆栽防效试验中,经菌株R4发酵液处理后,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防治效果最高达73.82%。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土地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errae。  相似文献   
13.
何建清  张格杰  岳海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62-18165
[目的]探究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的生态分布及抑菌活性,为放线菌新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提供资源。[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及琼脂块法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进行分离及拮抗性测定。[结果]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不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均有明显差异。农田土放线菌数量最多,人工林与原始森林土壤放线菌数量最少。在同一剖面内表层放线菌数量最高,随着土层加深,有机质含量减少,放线菌数量亦相应降低。该区放线菌种类较复杂,共分离到10个属,其中链霉菌属占绝对优势。链霉菌属分离到11个类群,以白孢类群、灰褐类群和粉红孢类群为主。供试菌株抗病原真菌强于细菌,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强于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结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土壤蕴含着种类和拮抗活性丰富的放线菌,可进一步用于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西藏东南部地区属高原温暖半湿润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资源条件完全适合优质蔬菜的生产。2002年笔者从内地引进樱桃番茄品种进行试种,其产量、品质等表现较好。但2004年引种的几个品种均不同程度感染蕨叶型病毒病,严重影响了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现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出一些防治措施,简介如下,以供参考。1、发病原因(1)种子带病。一般种子带病是初侵染源。(2)气候因素。番茄正常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 ̄28℃。而2004年藏东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光照较强,5 ̄6月份温室内中午的气温在25 ̄28℃,7 ̄8月份在35℃…  相似文献   
15.
西藏高原玉米杂交制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米是高产作物 ,单产位居旱粮作物之首。世界各国玉米生产总的趋势都是以提高单产为主。为了提高玉米单产 ,除了增施化肥 ,适当密植 ,防治病虫害和杂草 ,发展机械化等栽培措施之外 ,选育和推广高产杂交种玉米是增产的主要措施。西藏种植玉米历史悠久 ,但一直发展缓慢 ,生产水平很低 ,生产上目前应用的品种仍以传统的农家品种为主 ,虽有较好的适应性 ,但丰产性、抗病性较差 ,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虽有部分科研单位从内地引进试种了一些玉米杂交种 ,但还没有在西藏自已繁育配制杂交种 ,如果生产上大量引进玉米杂交种 ,成本高 ,投资大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藏北高寒草原耐碱放线菌的多样性、产酶潜力及拮抗活性,为开发利用相关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从藏北高寒草原盐碱地采集22份土样,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放线菌,进行初步的形态鉴定后得到有代表性的36株耐碱放线菌,对这些代表性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将这些菌株鉴定到属;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分离菌株发酵液对1种细菌和4种农作物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对分离株菌进行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酶活初筛,分析其拮抗活性。【结果】从22份土样中分离到有代表性的36株耐碱放线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36株菌分布于放线菌门放线菌纲5个亚目5个科的5个属,即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糖丝菌属(Saccharothrix)、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和韩国生工菌属(Kribbella);分离菌株中25.0%具有纤维素酶活性,8.3%具有淀粉酶活性,16.6%具有蛋白酶活性。所得耐碱放线菌中33.3%的菌株有抑菌活性,其中有5株具有高拮抗活性(抑菌圈直径≥20mm),分别是J10、J14、J21、J48和J65。【结论】藏北高寒草原盐碱地生境蕴藏着丰富的耐碱放线菌资源,这些耐碱放线菌具有高酶和拮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砂生槐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促生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珍稀植物砂生槐为材料,对该植物根瘤内生细菌种群组成及其促生潜力进行研究,为砂生槐在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YMA培养基通过平板涂布分离法分离内生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采用溶磷圈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能力,Salkowski比色法测定IAA分泌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固氮量。结果表明,从砂生槐根瘤中分离到19株代表性内生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等5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在19株供试细菌中,7株具有良好的溶解无机磷能力,溶磷量达到100 mg/L以上;6株菌株具有良好的溶解有机磷能力,溶磷量达到42 mg/L以上;5株菌株具有良好的固氮能力,固定氮量达44 mg/L以上;3株菌株具有良好的IAA分泌能力,IAA分泌量达45μg/mL以上。利用种子发芽指标测定高溶磷菌株的促生能力,其中菌株R24能明显提高砂生槐种子的萌发率。综上,西藏砂生槐根瘤内生细菌遗传多样性丰富,且具有良好促生能力,是重要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从青稞根际筛选的优良促生菌株制作了7种复合微生物菌肥,采用田间完全区组随机试验,研究其对黑青稞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复合微生物菌肥+半量化肥处理下,黑青稞出苗数、株高、根体积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穗长、穗粒数以及粗蛋白、总磷、总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复合微生物菌肥+半量化肥可显著降低黑青稞籽粒粗...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化肥配施不同用量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青稞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青稞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置5个处理,即常规施肥(225kg/hm2尿素+150kg/hm2过磷酸钙,CK),常规施肥+9000kg/hm2园林废弃物堆肥(D1)、常规施肥+12 000kg/hm2园林废弃物堆肥(D2)、常规施肥+15 000kg/hm2园林废弃物堆肥(D3)和常规施肥+18 000kg/hm2园林废弃物堆肥(D4)。对青稞株高、产量、品质及根际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能够有效促进青稞株高生长;随着园林废弃物堆肥施用量的增加,青稞产量均提高,其中D1处理最高(5821.84kg/hm2),D4处理最低(4724.21kg/hm2),青稞粗脂肪、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但对粗蛋白有一定的负影响;化肥配施园林废弃物堆肥能够有效降低农田土壤pH和EC值,增加有机质和含水量,提高土壤氮、磷...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能够高效降解园林废弃物的大型真菌并研究其降解能力,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水解透明圈法、苯胺蓝培养基褪色法、酶活力比较法进行初筛,以园林废弃物的凋落叶为材料,比较不同大型真菌降解园林凋落叶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效率.结果表明:8种大型真菌在CMC-Na刚果红培养基中均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