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0篇
  4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采自江西省乐安老虎脑自然保护区的小磨菇属Micropsalliota进行分类研究,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即棕色小蘑菇M. arginophaea、球囊小蘑菇M. globocystis和拟白色小蘑菇M. pseudoarginea。对标本材料进行了详实的宏观和微观形态描述和图解。基于ITS和nrLSU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验证了种菌形态学鉴定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种菌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42.
提高柿树枝接成活率的研究张林平,刘明典(河北林学院)关键词腹切接,插皮接,砧木,接穗,嫁接时期,嫁接成活率柿树嫁接一般成活率较低,为了提高春季枝接成活率,笔者采用接穗蘸蜡和适当晚接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的选择利用本学院苗圃1a...  相似文献   
43.
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田间条件下 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 .)Gerd .&Trappe ,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接种 ,对君迁子 (DiospyroslotusL .)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接种后显著促进了君迁子的生长 ,各接种处理的苗高、地径、副梢数均显著高于对照 ,角斑病 (CercosporaKakiEll.EtEv .)病情指数显著下降 ,其中苗高提高了 2 2 2 %~ 5 4 .9% ,地径增加了 2 6 9%~ 5 7.2 % ,副梢数增加了 1.6 2~ 2 .13个 ,角斑病病情指数下降 18.77%~ 38.34%。 3个菌种以接种Glomusversiforme对君迁子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4.
板栗果实脂肪含量测定法─—改良索氏法张林平,郭素平,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071000)板栗果实脂肪含量的高低,是反映其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有很多[1,2],果实种类不同,其方法也有所不同。板栗果实中的脂肪易溶于有机...  相似文献   
45.
大石早生李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大石早生李的花芽分化过程和时期,以4a生大石早生李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于1996 ̄1997年对其花芽分化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石早生李花芽形态分化自6月初开始至10月底结束,分化盛期集中在7 ̄9月份,花芽分化可分为分化初期,花蕾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6个时期,共需150d。  相似文献   
46.
果桑花芽分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两年的研究,认为果桑的花芽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始期,花序总轴分化期,单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及柱头子房形成期等7个阶段。其分化期为5月下旬至ll月中旬,盛期在7~9月份,并观察分析了其分化特点。  相似文献   
47.
2001苹果果实若干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2001富士为试材,以全面着深红色而果形指数较大的红星、部分着深红色而果形指数较小的藤牧一号以及果面底色黄绿色而不着红色、果形指数中等的金冠为授粉品种,研究了单果重等若干果实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结果表明:2001富士苹果果实果柄、果点、果肉细胞间隙、果肉细胞大小等均表现出典型的花粉直感现象,各指标都表现出与授粉品种果实性状互相均衡的规律,而单果重、果形指数、着色面积与着色程度、色相、果肉硬度、糖酸含量、Vc含量等性状均受授粉品种的影响,但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48.
2015年3月25日,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材料研究氯氟氰虫酰胺和甲维盐树干注药后其针叶内几种生理指标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药剂树干注药后均可导致马尾松针叶内叶绿素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其中氯氟氰虫酰胺的影响较为显著,叶绿素a在注药后4 d下降了10.3%,可溶性总糖在注药后8 d下降了15%,MDA在注药后4 d时均上升了42%。2种药剂树干注药后针叶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氯氟氰虫酰胺对SOD活性影响较显著,注药后4 d活性上升了39.5%;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呈上升-下降的过程,氯氟氰虫酰胺对PAL活性影响较显著,注药后8 d活性上升了40.7%。  相似文献   
49.
如何培养林业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农林高校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以江西农业大学林学实验班为例,论述了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实践,明确了林学实验班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师资队伍建设、导师制考核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探索,为我校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与区系组成成分,采用随机样线法、标准样地法对该保护区内不同生境和植被类型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以形态特征为主,分子生物学为辅对所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抚河源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152种,隶属44科89属;2)多孔菌科(27种,17.76%)、蘑菇科(11种,7.24%)、牛肝菌科(10种,6.58%)、红菇科(10种,6.58%)为该区优势科;红菇属(8种,5.23%)、小皮伞属(8种,5.23%)、鹅膏属(5种,3.27%)、丝齿菌属(5种,3.27%)、多孔菌属(5种,3.27%)为该区优势属;3)保护区内不同植被类型大型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针阔混交林物种丰富度最高,灌木丛最低,而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4)该保护区属的区系地理成分有8个分布型,以世界分布成分(68.54%)为主,其余依次为泛热带成分(15.73%)、北温带成分(10.11%)、热带亚洲—热带美洲分布成分(1.12%)、东亚—北美分布成分(1.12%)、亚洲—欧洲分布成分(1.12%)、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成分(1.12%)和中国特有成分(1.12%)。该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表现为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