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保全茧质和提高工效,研究纸板方格蔟和塑料折蔟两种方式对家蚕斑纹限性新品种"造A×兰B"营茧情况、茧质指标、丝质成绩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纸板方格蔟的营茧率、上茧率、平均茧层量和平均茧层率分别比塑料折蔟高1.87%、3.27%、4.74%和1.39%;粒茧丝长多62.83 m、解舒丝长多94.48 m、净度高1.5分...  相似文献   
122.
为探明小型机械在丘陵山区播种苦荞的农机农技配套技术,以酉荞5号(中抗倒伏苦荞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6和2017年秋季,利用播种深度2(A1)、3(A2)和4 cm(A3),播种量16.8(B1)、33.6(B2)和50.4 kg·hm-2(B3),施肥量150(C1)、300(C2)和450 kg·hm-2(C3)三因素三水平设计L934正交试验,研究9个处理水平对苦荞倒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苦荞倒伏影响表现为播种深度>播种量>施肥量,随播种深度的增加,倒伏时期后移,3 cm播种深度苦荞倒伏级别和倒伏率最小;随播种量、施肥量的增加倒伏级别和倒伏率都增大。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长度、茎粗、鲜重和抗折力从盛花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加,对茎秆基部第二节间茎粗、鲜重和抗折力的影响表现为播种量>播种深度>施肥量,随播种量的增加,第二节间茎粗、鲜重和抗折力逐渐减小,第二节间长度先减后增;播深对茎秆第二节间长度影响大于播量和施肥量,随播深的增加,第二节间茎粗、鲜重和抗折力先增后减,第二节间长度先减后增;随施肥量的增加,第二节间长度、直径、鲜重和抗折力逐渐增加。从盛花期到成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A ligase, 4CL)、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活性先升后降,木质素含量逐渐增加,对木质素含量、4CL、PAL、CAD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播种量>播种深度>施肥量。对产量、单株粒数和总株数的影响表现为播种量>播种深度>施肥量,对千粒重的影响表现为播种量>施肥量>播种深度。随播种量的增加,总株数增加,单株粒数和千粒重减少,产量先增后减;随播种深度的增加,产量、单株粒数和总株数先升后降,千粒重先减后增;随施肥量的增加,总株数和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本试验条件下,丘陵山区苦荞小型机械播种A2B2C3处理(3 cm播种深度、33.6 kg·hm-2播种量和450 kg·hm-2施肥量)最佳。  相似文献   
123.
在蓖麻播后苗前和幼苗期进行化学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除草剂以浓度为10 m L/L的50%乙草胺乳油防效最佳,对蓖麻安全;苗期除草剂以浓度为6 m L/L的20.8%烯禾氟磺胺乳油对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乙氧氟草醚对蓖麻叶片产生轻度药害,后期可恢复。  相似文献   
124.
龙胆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龙胆草的有性繁殖较困难,无法大面积快速育苗和推广栽培。为建立龙胆草的无性快繁体系,实现其中药产业规模化生产种苗的需求,进行了对龙胆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试验研究。证明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合理配制才可能有较高的诱导频率。文章系统总结了龙胆的组织培养及繁殖技术,对快速大量生产苗木,花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5.
正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是一种较名贵的中药材,以根入药。全国商品黄芪的原植物主要为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据文献记载,两者均为药用黄芪的正品。膜荚黄芪主要分布于中国东  相似文献   
126.
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个燕麦品种在生育特性和生产性能上的比较试验,各燕麦品种生育期均较短,在呼和浩特地区均可正常成熟。其中大燕麦生育期最短,Victory record的产量、额敏燕麦和莜麦的蛋白质含量、Cend2Tomna的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株高与穗轮层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主穗小穗数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蘖、单株株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7.
西南 11 号是利用蓝粒标记小麦隐性核型不育系 12L8016 与恢复系川 14 品 16 配制的杂交组合,2 年区域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 3664.54kg,比对照渝麦 13 增产 9.43%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3717.12kg,比对照渝麦 13 增产 7.27% ;异地制种最高产量达到 8173.5kg,克服了杂交小麦制种产量低的缺点。2021 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麦 20210001,定名为西南 11 号,适宜于重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8.
本研究根据连续二年设施水肥调控试验,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子(灌水和氮肥用量)3水平的设计开展水肥调控效应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剖面动态变化的研究,分析其对水肥调控效应的响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成正比关系,土壤水分含量、硝态氮含量的剖面动态变化与灌水下限、施氮量密切相关。(2)施氮量对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大于灌水下限,而灌水下限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大于施氮量。  相似文献   
129.
地面灌溉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灌水方法,占全国灌溉面积的90%左右,它的最大优点是灌溉投资少、管理费用低,不需要能源.因此,在我国目前水资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在大力发展喷灌、滴灌、渗灌、微灌等高新灌水技术的同时,还应重视地面灌溉,加强地面灌溉的研究,提高地面灌水技术要素,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0.
我校动物医院1993年~1997年收治仔猪脐疝205例,其中可复性167例,占81.46%;嵌闭性38例,占18.54%。手术疗法的治愈率分别为94.01%和86.84%。现将病例统计整理报道如下。1发病原因1.1断脐方法不当断脐时不固定脐带近心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