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增产菌处理玉米种子,可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的产量比对照增产15%,玉米子粒中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增加42.1%。  相似文献   
142.
采用乙腈提取水稻植株、土壤、田水、稻米中的吡虫啉和噻嗪酮,经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和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分别采用反相HPLC-DAD和GC-μECD检测。结果表明,样本中吡虫啉和噻嗪酮添加回收率均在89.2%~106.4%,变异系数为1.7%~13.2%,吡虫啉最小检出量为5×10-10g,噻嗪酮最小检出量为2×10-11g。吡虫啉在植株、土壤和田水的半衰期分别为1.7~2.2、2.3~2.8和1.3~2.0 d;噻嗪酮在植株、土壤和田水的半衰期分别为2.3~2.9、9.4~12.7和1.8~2.3 d。16%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按照推荐施用剂量,最多施药两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14 d,收获稻米中吡虫啉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1,噻嗪酮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3mg.kg-1。两种农药的最终残留量均未超过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  相似文献   
143.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与质核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果表明:萍乡显性不育水稻带有质核互作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的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对质核互作不育系具有不同的恢保关系;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与质核互作不育基因是独立发生的。当质核互作不育系中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隐性不育基因一起作用时,能够掩盖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的育性表达。  相似文献   
144.
甜瓜雌雄异花同株性状的遗传特征及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瓜雌雄异花同株和雄全同株材料间杂交后代及回交后代的花性型分离研究表明,F_2群体中单性花性状呈现单显性基因控制的3∶1分离比例。并运用SSR技术,在F_2群体中采用混合分组分析法对单性花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找到2个与该基因连锁的SSR标记,与单性花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0cM和29.5cM。  相似文献   
145.
对150份不同类型大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378**,r=0.421**).野生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0.362**),栽培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但相关不显著.种间杂交后代材料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利用低蛋白质、高脂肪大豆作为杂交亲本,可增加选择几率.  相似文献   
146.
[目的]通过对水稻转绿和穗顶端退化等突变体的研究,可以鉴定更多与叶绿体发育和穗发育相关的基因.[方法]在常规种植条件下比较突变体vpa1(virescent and panicle abortion 1)表型及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利用分离群体分析和图位克隆法进行相关基因定位.[结果]突变体vpa1表现苗期白化,并逐渐转绿...  相似文献   
147.
高磷肥对大花蕙兰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高磷肥和生长型肥料对不同品种大花蕙兰的成花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磷肥对大花蕙兰成花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磷肥花多多15号的促进效果最佳,成花率达到50.7%,极显著的高于其他高磷肥料和生长型肥料。  相似文献   
148.
149.
"荷襄"具有株形美观,花型独特优美,花色清新,花枝紧凑均衡等特点,2014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该品种为多头托桂型切花菊,适宜辽宁地区保护地栽培。针对该品种的选育、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其推广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0.
作者结合实际论述了依法强化统计监督的作用、目的和措施,强调坚决制止虚报瞒报现象,维护统计数字真实可靠的重要性,以确保统计数字的“快、精、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