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该文从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地造林地选择、采种贮藏及播种、苗圃管理、修剪管理、施肥管理、抚育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核桃种植及其管理关键技术,以期为广大林农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用11种中草药对油松立枯病病原菌(腐皮镰刀菌)和猕猴桃溃疡病(猕猴桃假单孢杆菌)进行了抑菌效果的测定,实验表明:黄柏、大蒜、艾蒿、苦楝、香附子、穿心莲对腐皮镰刀菌有抑制作用;大黄、苦楝、黄芩、黄连组合和艾蒿对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Fusarium solani,24h内的抑菌效果排序为:黄柏〉大蒜、穿心莲〉苦楝〉香附子〉艾蒿,它们的最低有效浓度依次为1%、10%、20%、20%、1%、20%。在培养48 h后,抑制效果有所变化,其中黄柏、穿心莲、香附子三种药剂抑制效果增大,即说明此三种药剂稳定性较好,在较长时间内仍能保持药效。对Pseudomonas syringaePV.altinidiae,黄柏、苦楝、黄连、黄芩浓度为10%时对假单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大黄、黄芩浓度为1%和黄连+黄芩、艾蒿浓度为10%时有一定作用,但48 h后抑菌效果减弱。而黄连、黄芩浓度10%时单独作用有效,但以1:1组合后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毒性机制,为苯甲酰基脲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及新农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棉铃虫为材料,研究了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探讨氟铃脲处理后对棉铃虫几丁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氟铃脲对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供试棉铃虫3龄幼虫经氟铃脲直接浸渍处理后,逐渐表现出反应迟钝、非正常蜕皮以及表皮发育异常等中毒症状,最终畸形死亡。氟铃脲处理后96h的LC50值为226.43mg/L,表现出较强的触杀作用以及致畸活性。用氟铃脲120和240mg/L处理72h后棉铃虫3龄幼虫几丁质含量显著降低,并且120mg/L氟铃脲处理72h后显著激活了试虫几丁质酶活性,而亚致死质量浓度(60mg/L)诱导棉铃虫体内几丁质酶活性需要较长的作用时间。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氟铃脲(60mg/L)处理后显著抑制了棉铃虫幼虫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氟铃脲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能够降低棉铃虫虫体几丁质含量,激活棉铃虫几丁质酶活性,几丁质酶的变化可能与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美洲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21 A1启动子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探索CYP321 A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PCR引物,从美洲棉铃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CYP321 A1基因的启动子区;将克隆的启动子片段插入载体pGL3-basic构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1 470/+64);用p(-1 470/+64)转染美洲棉铃虫脂肪体细胞系BCIRL-HzFB33,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该启动子活性。【结果】p(-1 470/+64)经双酶切、PCR鉴定及DNA测序分析鉴定准确无误;通过转染细胞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证实所构建的重组载体p(-1 470/+64)可以反映CYP321 A1启动子活性;黄酮、花椒毒素处理极显著地增强了重组载体p(-1 470/+64)的荧光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美洲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21 A1启动子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CYP321A1启动子活性可以被植物次生物质黄酮、花椒毒素高度诱导。  相似文献   
15.
陕西小菜蛾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陕西关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抗性治理和田间有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生物测定法和区分剂量法,测定2012-2013年间陕西杨凌、宝鸡和渭南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啶虫隆、溴虫腈、茚虫威、多杀菌素、Bt毒素Cry1Ac和氯虫苯甲酰胺9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陕西3个地区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大部分供试药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宝鸡、渭南和杨凌种群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极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中等-高水平抗性,对溴虫腈和啶虫隆产生了低-中等水平抗性,对茚虫威、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处于敏感-低水平抗性。对丁醚脲和Bt毒素的抗性各地差异较大,对丁醚脲的抗性,杨凌种群处于低-中等水平抗性,渭南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宝鸡种群处于敏感性下降;对Bt毒素的抗性,宝鸡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杨凌和渭南种群处于敏感性下降-低水平抗性。【结论】3个地区应停止使用已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减少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药剂的使用次数,处于低水平抗性的杀虫剂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主要药剂。在杀虫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小菜蛾抗药性加剧。  相似文献   
16.
张琪  陈帆  张春妮  戴武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0):1567-1574
葱黄寡毛跳甲Luperomorpha suturalis Chen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葱、韭菜等作物。为了明确葱黄寡毛跳甲触角形态及感器类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触角进行超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葱黄寡毛跳甲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和包括9亚节的鞭节组成。触角上分布有6种感器,包括刺形感器Ⅰ、刺形感器Ⅱ、Bhm式鬃毛、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和毛形感器,刺形感器Ⅰ、表皮孔分布于整个触角,刺形感器Ⅱ、锥形感器Ⅰ分布于鞭节,Bhm式鬃毛、表皮附突分布于触角基部,而锥形感器Ⅱ、毛形感器则主要分布于触角端部。雌雄触角除大小外,形态、感器类型和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抑花1号(YH-1)、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和a-萘乙酸(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开花行为进行干扰,分析黑沙蒿头状花序数量变化及抑花率.结果表明:YH-1的抑花效果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在0.50%浓度时抑花...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小菜蛾对溴虫腈抗性发展机制,采用浸叶法研究溴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解毒酶系(多功能氧化酶MFO、酯酶ES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溴虫腈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48h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1.281mg/L;用溴虫腈LC50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一定时间后,处理组EST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解毒酶活性逐渐升高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MFO酶活力在处理初期就被溴虫腈极显著诱导,但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处理组的MFO酶活力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而GST酶在处理后则没有被激活。由此可见,溴虫腈处理后能有效的干扰EST和MFO的活性,说明这2种解毒酶可能参与小菜蛾对溴虫腈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