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黄河故道风沙区位于鲁西北平原,涉及高唐、夏津、武城、平原、德城等县(区),其历史成因与时期相同,针对平原县境内黄河故道风沙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依据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理论,采取多种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对项目区沟渠井、路林田、桥涵闸进行统一规划,对中低产田和沙荒地进行综合治理,推广应用了多种作物新品种和林棉、林瓜、蔬菜大棚立体种植模式以及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黄河故道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开发措施,包括水利措施,林果措施,农业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强化监督、依法管理等。  相似文献   
32.
控释氮肥控释钾肥不同配比对小麦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小麦大田试验,以普通尿素和氯化钾为肥料对照,设置不施肥、100%当地推荐施肥量和70%当地推荐施肥量3个氮钾肥水平,探究了控释氮肥、控释钾肥以不同比例配施对小麦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不同用量配施提高了土壤氮钾素供应水平,促进了小麦籽粒及秸秆对氮、磷和钾素的吸收;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提高了氮钾利用率,氮钾利用率分别为42.15%~60.47%和58.31%~81.24%,比普通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2.34%~61.17%和16.02%~90.84%,也促进了磷素的吸收。控释肥处理小麦产量较普通肥处理提高了7.79%~16.49%,每1hm2增收691.46~2 427.84元,提高了产投比。因此,控释氮钾肥科学配施有较好的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70%控释氮肥加100%控释钾肥配施可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3.
高寒沙地植物的沙堆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沙植物沙堆的形态特征是高寒植物生态适应性与防治效益的重要体现,对高寒沙地幼龄人工植物沙堆的形态研究有益于探索植被与风沙的相互关系,以指导生物治沙工作。通过对青海湖东岸主要固沙植物沙堆的形态拟合与蚀积监测发现:(1)强堆积型的沙棘与沙蒿沙堆在堆积高度、面积与体积上均大于弱堆积型或弱侵蚀型的樟子松与小叶杨沙堆,这主要受株高、冠幅等植物生长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2)根据8方位蚀积断面观测,各沙堆堆积部位主要在NE-E-SE方位带,沙蒿、乌柳沙堆的蚀积强度具有显著的方位差异,这与同方位输沙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在W、NW、SE等方位,沙堆间的物种差异显著;(3)根据各植物沙堆的固沙强度和林下地表输沙强度分析,沙棘、乌柳、樟子松、小叶杨与沙蒿年均固沙效益分别为40.45%、15.53%、4.69%、4.20%与62.72%,沙棘、乌柳与沙蒿为优良的固沙树种。  相似文献   
34.
干雷暴与森林火险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雷暴是一种在防火期内极易造成森林火灾的天气过程, 国外已将其作为火险天气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数十年研究, 但在国内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相关内容并不多。文中从干雷暴的特征和形成条件、预测及应用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脉络, 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基于我国林区探空监测站不足的特点, 建议使用地面气象资料模拟输出探空数据, 并借鉴国外闪电活跃等级、RF99等干雷暴预测研究成果, 结合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 在我国干雷暴引发雷击火较多的大兴安岭地区进行探索性应用, 以减少这种灾害性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35.
大兴安岭林区地处寒温带,是我国东北最重要的森林资源采伐基地。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背景下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夏季火频发,对该地区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选用零膨胀负二项(ZINB)模型,使用R-project软件,对该地区1967-2008年夏季火每日发生林火次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并用检验数据进行模型准确度预测。结果表明:最高气温对于模型的点部分影响极显著,平均地温和日照时数对于模型的零膨胀部分具有显著性影响,模型预报的准确率达71%。该模型对大兴安岭地区夏季火的预测准确性较好,利用该模型的预测预报结果能够为森林防火工作者合理配置灭火人力与物力,优先对火灾潜在高发区的可燃物进行中断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6.
以采收的蔚县黄芩种子为试材,采用相互对照的方法,研究了0%(蒸馏水浸泡)、0.01%、0.1%、0.5%和1%不同浓度梯度的秋水仙素浸泡的黄芩种子分别处理24h、48h、72h和96h,对黄芩种子发芽率及芽的生长量的影响,分析秋水仙素处理黄芩种子适宜的浓度梯度及处理时间。结果表明,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高浓度秋水仙素抑制芽的生长,使种子的芽变短变粗,降低芽的生长量;处理时间以不超过72h为宜,超过72h浸泡的种子发芽困难,多数处于露白状态,甚至出现腐烂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37.
在海洋中,石油-矿物颗粒团聚体(Oil-Mineral Aggregation,OMA)在油的纵向迁移及去除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模拟实验研究了细菌、微藻及菌藻共同作用下OMA的形成及特性。结果表明与无菌条件下生成的油滴状OMA相比,菌、藻作用下生成的OMA有丝状、纤维状、网状和球状,且OMA生成速率加快,最快3h即生成。OMA的沉降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快。菌藻共同作用下OMA沉速最大,且胞外聚合物透明颗粒(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含量最大。  相似文献   
38.
将20∶1的红枣、黄芪和山药提取物等比例混合成复合物,按照质量分数分别为0%(对照组)、0.3%、0.6%和1.2%的比例加入到基础饲料中制成复合中草药饲料,投喂给饲养在冷水鱼循环系统中直径1 m×高1 m饲养缸中、体长7.6~8.9 cm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在水温11~15℃下,探讨复方中草...  相似文献   
39.
40.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脱毒原种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介绍了我国北方一作区马铃薯脱毒原种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隔离、种薯处理、整地、播种、中耕培土、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杀秧与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