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上海农田林网树种要求发生变化,需要关注其功能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调查上海农田林网树种现状,发现存在树种种类不丰富、应用频度低、配置结构失调、季相景观单调等问题。文中以发挥树种的防护、景观、保健和地域特色等多重功能为目标,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上海农田林网适宜树种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园区内,已废弃的上海市溶剂厂的绿地低干扰下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群落、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群落、夹竹桃(Nerium oleander)群落、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灌丛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化学性质等特性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0~20 cm表层土壤特性影响最显著,对土壤不同特性的垂直分布影响各异;0~20 cm土壤微生物总数为水杉群落>香樟群落>夹竹桃群落>灌丛群落,不同群落的3种微生物垂直分布规律表现各异;在0~20 cm土层中,水杉群落、香樟群落的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高于夹竹桃群落和灌丛群落,不同群落3种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趋势各不相同.除灌丛群落外,其它群落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递增.不同群落不同程度的降低碱性土壤表层pH值.研究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水杉群落表现尤为突出.土壤pH值、总氮、有机质与3种微生物、酶活性存在相关性.废弃工业区低干扰植物群落的发育状况对土壤具有不同的改良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探讨了基于多样性的观花植物群落的设计、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并通过群落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逐渐形成了种类丰富、种间关系和谐、观赏期长的观花群落。最后,对如何提高观花群落营造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重点对凋落物对土壤肥力、幼苗更新生长、杂草生长和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凋落物可以增加有机质、N、P、K的含量及土壤的含水量,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酶的种类,提高土壤酶的活力及土壤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作为覆盖物的凋落物及其浸提液可以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促进幼苗的更新生长;凋落物还可以作为蚯蚓生物反应器的原料,生产出多功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6.
上海引种的7种棕榈科植物冻害状况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对上海近年引进的7种棕榈科Palmae植物受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引进的棕榈科植物均有冻害发生,不同种类间的冻害程度具有一定差异。根据拟定的冻害分级标准,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耐寒性较强。其次为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枣椰子P.dactylifera,银海枣P.sylvestris,华盛顿棕榈Washingtonia filifera,而针葵P.roebelenii耐寒性较弱。进一步调查分析了相关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如种植位置、植物群落结构和防冻措施等对棕桐植物抗冻性的影响。上海地区不宜大规模引进南方棕榈科植物。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新江湾城道路中央隔离绿带是上海近年建设的植物种类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隔离绿带之一,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本研究选择新江湾城淞沪路中央隔离绿带的典型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隔离绿带复层型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总结了群落中植物配置方式。研究表明:新江湾城中央隔离绿带植物种类丰富,调查的4个群落有维管束植物33科55属57种。整个绿带呈现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高、乔木优势度大的多样性格局,不仅增加了群落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更提高了生态景观效果。此绿带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选择抗逆性强的外来种以适应中央隔离带的特殊生境。隔离绿带普遍采用乔-灌-草自然混交林式与模纹式相结合的配置结构,不仅丰富了生态景观,也提高了群落稳定性,降低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海辰山植物园辰山山体残存半自然森林群落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结合凋落物和岩石裸露等相关分析,探讨城市化地区孤岛状山体残存植被土壤特征。结果表明,辰山山体残存半自然植被的土壤容重、密度、毛管孔隙度多低于人工植被土壤,土壤呈弱酸性,与上海普遍的中性偏碱森林土壤明显不同,残存半自然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总氮、总磷等养分含量较高。辰山孤岛状山体土壤理化性质不仅与残存植被协同变化,也与群落凋落物显著相关,且与地形和人为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并按生态园林景观分类方法对部分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探讨,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以期更好地满足上海市公园绿化建设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浦东公路绿带意杨和香樟群落密度定量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森林培育和森林经营的研究方法,结合城市森林群落的生态景观功能要求,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绿带分布广、代表性强的意杨林和香樟林为对象,在对群落结构调查分析基础上,编制群落密度控制表,探讨绿带森林群落密度的数量化控制技术,以期为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