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8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1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养猪市场运行特点1.1仔猪:价格逐周回升刚刚过去的一个月,由于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多数散养户为了能够赶上猪价上涨的好时机,冒着冬季饲养成本增加以及仔猪成活率不高的风险,积极补栏,冬季补栏淡季成了时下"旺季",仔猪价格随之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142.
研究尾矿库周边潜层地下水在下游位置的横向和纵向上的污染程度,及其胁迫对玉米(Zea mays L.)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尾矿库周边潜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分析,于玉米幼苗三叶期时对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内梅罗指数在纵向上由西南向东南方向呈上升趋势,横向上随距离尾矿库距离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水质变差。尾矿库周边地下水污染对玉米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系统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使玉米叶片抗氧化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潜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经丧失农业灌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3.
张川  严家顺  王穗  张建生  彭尔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371-1372,1377
总结了小水电弃渣场水土流失的特征,按照弃土、弃渣组成物质的不同将弃渣场分为以石质为主的弃渣场和以砂、土质为主的弃渣场,并分别对2类弃渣场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4.
植物叶面农药雾滴蒸发时间研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叶面对药液吸收速度的快慢.作物叶子表面的微观构造不同,对农药药液的吸收速度也不同.而雾滴在叶面上蒸发时间的长短,会改变叶子对药液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从而影响农药施用效率.介绍了近期围内外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上蒸发时间的研究方法,包括雾滴蒸发过程测试系统的建立、试验设计方法和数据网片的处理方法等,为提高农药施用效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5.
水域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健康状况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阐述了水域生态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总结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6.
表层有效土壤水分参数化及冠层下土面蒸发模拟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通过观测田间微气象数据、土壤表层水分变化状况及荞麦作物冠层下土面蒸发等资料,引进一个表面体积含水率的函数,构建了基于表层有效土壤水分的土壤蒸发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土面蒸发的2个过程:水蒸气从土壤孔隙中扩散到地表面及水蒸气由地表面传输到大气中。模型中表层有效土壤水分参数不仅取决于表层土壤含水状况,而且受风速影响。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及微型蒸发器观测荞麦地实际蒸腾蒸发量及冠层下土面蒸发的变化规律,并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可以成功预测冠层下土面蒸发,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3.5%。该研究对于实现土壤蒸发及作物蒸腾的分离估算,减少无效水分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红壤黏性重,干湿交替容易结块和形成裂隙,通过土-水特征曲线研究重构红壤的持水保水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探明干湿交替下木纤维重构对红壤水力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应用4种添加量(0、0.5%、2.5%和5.0%)的木纤维重构红壤,采用滤纸法测定木纤维复合土的基质吸力,并利用Logistic模型拟合其土-水特征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木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干湿交替作用对红壤基质吸力降幅和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后现象逐渐减缓,2.5%木纤维复合土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最优配比;木纤维添加提高红壤进气值和残余值,干湿交替下残余值变化较大,随着干湿交替次数增加而残余值的降幅逐渐较小,2.5%木纤维复合土的斜率受干湿交替影响较小,其持水能力最优,体积含水率变化速率减小;添加木纤维后土-水特征曲线的决定系数均在0.97,说明Logistic模型适用于拟合木纤维重构的红壤土-水特征曲线。研究对于深入研究红壤区的土壤重构、边坡防护和生态恢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探究生物炭用量和灌水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以温室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了3个生物炭施用量处理B0,B1,B2(施用量分别为0,2.5,5.0 kg/m2);在每个生物炭处理下设置3个不同灌水量水平T1,T2,T3(分别为1.4Ep,1.2Ep,1.0Ep;Ep为累计水面蒸发量);观测并分析土壤物理性质、番茄生长及光合作用对生物炭施用量和灌水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适当添加生物炭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处理B1和B2相对B0增大土壤最大体积含水率为21.9%和32.1%,处理B1有益于土壤的长期持水能力;降低了土壤容重2.5%~16.6%,增加了土壤孔隙度1.9%~10.5%.生物炭施用量在充分灌溉和中度亏缺的处理下均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处理B1和B2分别提高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为11.4%和54.8%;而在重度亏缺的条件下,处理B1和B2抑制了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16.7%和50.6%.  相似文献   
149.
介绍了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对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农村生活污水,泵站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采用"混凝沉淀+气浮+A/O"生化工艺集中处理。对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在全国率先使用BOT模式建设运营,分区域收集后采用"AAO"、"微动力+湿地"和膜生物反应处理等工艺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0.
研究了罗汉果花粉在超低温保存条件下的花粉寿命,并对罗汉果花粉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汉果超低温保存的程序为新鲜花粉脱水(低于含水量30%)后密封保存在超低温冰箱或液氮(LN)中,结束保存时采用冷藏、室温逐级化冻花粉,授粉前使用MTT染色法快速鉴定花粉生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