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0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3303篇
林业   2522篇
农学   3159篇
基础科学   1027篇
  1383篇
综合类   11476篇
农作物   1402篇
水产渔业   1804篇
畜牧兽医   6487篇
园艺   2208篇
植物保护   56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6059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275篇
  2002年   6485篇
  2001年   6361篇
  2000年   2059篇
  1999年   1182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43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583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典型湖库底泥对氮吸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吉林省长春市新立城水库为对象,采用连续分级法研究土壤及底泥中的游离态氮(FN)、可交换态氮(EN)、酸解态氮(HN)和残渣态氮(RN)之间的关系,探讨土壤和底泥对氮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不同pH和有机质对氮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湖库底泥中FN、EN和HN的含量均高于新立城水库底泥和土壤,试样中氮素的稳定性为新立城水库底泥土壤富营养化水库底泥。对NH+4-N的吸附动力学可通过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来表示,新立城水库底泥、富营养化湖库底泥和土壤的吸附平衡时间大致为20min,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75.887,156.287,364.966μg/g,等温线可以通过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底泥对NH+4-N的平衡吸附量与底泥中游离态氮和可交换态氮含量之和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901 6;吸附热力学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减少,说明样品在完成物理吸附的同时还存在一个弱放热反应。样品对NH+4-N吸附量随着pH的增加而增大,pH在平衡吸附量对土壤的影响要高于底泥,底泥对NH+4-N吸附量随着有机质含量及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2.
在宁夏干旱区弃耕地种植6种牧草建植人工草地,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人工草地对弃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人工草地的土壤容重、pH、全盐均低于撂荒地,其中全盐含量显著降低;各禾本科草地保水蓄水能力均强于豆科草地,以披碱草的效果最佳;各人工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且豆科草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含量的效果强于禾本科草地,效果大小为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禾本科草地提高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效果强于豆科草地,效果大小为披碱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各人工草地表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各豆科草地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各禾本科草地,而真菌数量较禾本科草地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草地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人工草地;禾本科中披碱草草地细菌数量显著多于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土壤水分与放线菌、真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盐与放线菌、真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与细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真菌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生物质炭与不同肥料配施的方法研究水稻田面水氮、磷、钾等养分的流失风险。结果表明:除不施肥外,其余施肥处理水稻田面水总氮、可溶氮、铵态氮、可溶性钾浓度均于施肥第2天达到顶峰,并逐渐趋于稳定,1周后分别降为顶峰值的9.2%~15.5%,11.0%~38.5%,16.6%~42.8%和30.4%~68.0%;总磷、可溶磷浓度于施肥第3天到达顶峰,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1周后为顶峰值的29.2%~64.8%,33.5%~59.6%;硝态氮浓度在施肥第2天达到顶峰,随后下降,但在1周内又有间歇性上升,出现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过程,最后下降至不施肥水平。施肥时添加生物质炭能够适量吸收田面水中氮、磷、钾等养分,降低养分的流失风险;适量有机肥的加入可大幅度提高田面水中磷素浓度,同时也可提高田面水中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是仅施无机肥的124.4%~181.7%。因此,在单一施加无机肥时适量添加有机肥与生物质炭可优化田面水中养分比例,更加有利于水稻对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4.
改良剂与油菜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连续三季盆栽试验,研究利用粉煤灰、膨润土、腐殖酸3种改良剂特性及油菜的富集作用强化修复效果,阐明改良剂与油菜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油菜收获后测定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结果表明,粉煤灰浓度为12,18g/kg时,可明显降低第1季土壤Cd有效态浓度,但对土壤有效态Cu、Zn浓度未产生明显影响,第2季浓度为6g/kg及第3季各处理可明显降低Pb有效态浓度。粉煤灰降低Cd有效态第1季效果较好,降低Pb有效态浓度第3季效果较好。只有当膨润土浓度为18g/kg时可明显降低第1季土壤Cd有效态浓度,第2季浓度为18g/kg和第2,3季浓度为6g/kg时,可降低土壤Cu有效态浓度,第2季浓度为12,18g/kg及第3季所有处理均可有效抑制Pb的活性,对Zn活性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膨润土降低土壤Cd有效态浓度的第1季效果较好,降低Cu、Pb有效态浓度第2,3季效果较好。腐殖酸浓度为2,3g/kg时可降低第2季有效态Cd浓度,第2季浓度为3g/kg及第3季浓度为2,3g/kg时土壤Cu有效态浓度明显降低,第2季浓度为3g/kg及第3季所有处理可降低Pb有效态浓度,而腐殖酸对Zn活性未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腐殖酸降低土壤Cd有效态浓度第2季效果较好,降低Cu、Pb有效态浓度效果第3季效果较好。3种改良剂对吸附、固定Cd、Pb、Cu、Zn的作用程度不同,粉煤灰降低土壤Cu有效态浓度、3种改良剂降低土壤Zn有效态浓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量施入改良剂,可降低重金属对生产、环境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混种比例对白三叶和香根草锌镉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工控制性盆栽试验研究在锌镉复合污染条件下,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混种比例为白三叶单作(A),7∶1(B),3∶1(C),5∶3(D),1∶1(E),3∶5(F),1∶3(G),1∶7(H),香根草单作(I)时,2种植物对锌镉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白三叶比例减小、香根草比例增加,2种植物的锌镉积累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且受不同混种比例影响显著。当混种比例为白∶香=3∶5时,白三叶和香根草地上部分对锌积累量最高,分别达548.11,535.34mg/kg,对锌富集系数分别为2.19,2.30,转运系数为1.04,1.08。当混种比例为白∶香=5∶3时,白三叶和香根草地上部分对镉积累量最高,分别达42.14,47.52mg/kg,对镉富集系数分别为1.40,1.58,转运系数均为0.99。当混种比例为白∶香=1∶1时,香根草对锌、镉的转运系数达最大,分别为1.09,1.06;白三叶对锌、镉的转运系数也达最大,分别为1.08,1.01。由此认为,混种比例为D、E、F时,白三叶和香根草对锌镉复合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但富集特性有所不同,在运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这3种混种比例。  相似文献   
996.
对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柱后衍生法测定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建立数学模型,对检测中的各种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和计算合成,找出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给出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柱后衍生法测定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青贮玉米盘江7号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以指导盘江7号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冷凉山区水稻生产水稻生产水平,对黔南州冷凉山区滇杂31“浅肥密嫩”丰产栽培配套技术规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9.
利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苗及行窝距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以12万茎/667m2产量最高,达623.7kg/667m2,6万茎/667m2产量最低,仅559.1kg/667m2.行距25 cm的单产比行距为28.57cm的单产高46.9kg/667m2,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经验与战略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鲜食甜、糯玉米粮经果菜兼用,经济效益高,是广东省的优势农产品。广东省在鲜食甜、糯玉米的育种、生产、消费、加工和贸易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回顾了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和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工作重点以及推进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