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由广西水产研究所鱼病室、广西水产研究所鱼药厂联合研制开发的新型高效消毒药王,为无色、无味、无腐蚀、不易燃、不易挥发的透明水溶液,系强氧化型消毒剂,对各种细菌、真菌、病毒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其杀菌率高达90~100%,杀菌效力是普通消毒剂的数十倍。其与常用的消毒剂相比,有以下消毒杀菌特点。  相似文献   
32.
1998年对于水产总公司来讲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是各项事业取得较大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总公司积极推动郊区渔业经济发展,加快企业改革,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去年北苑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指标,实现扭亏为盈。北京郊区渔业经济和水产总公司的工作已经同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3.
商业用螺旋藻粉末制剂,在类胡萝卜素组成上存在不同。为了阐明其原因,我们对80℃(SmⅠ)和200℃(SmⅡ)喷干的极大螺旋藻中的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分析。在SmⅠ和SmⅡ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648和6.0毫克/100克。在Sm Ⅰ中,被确定的主要成分为玉米黄质(25%)、蓝藻叶黄素(13~17%),  相似文献   
34.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计数法,在小春作物蚕豆、小麦和油菜生长期间,连续两年定点定期对冰核细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自然条件下,冰核细菌的数量最大密度出现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可达9.2×109 CFU/g。  相似文献   
35.
云南植物上冰核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7年,从云南省24个县市的54种植物上分离到了197株冰核细菌,并进行了鉴定。其中菠萝欧文氏菌83株,占42.1%;草生欧文氏菌9株,占4.6%;流黑欧文氏菌3株,占1.5%;边缘假单胞菌10株,占5.0%;丁香假单胞菌71株,占36.0%;菜豆荚斑假单胞菌19株,占9.6%;草莓黄单胞菌1株,占0.5%;野油菜黄单胞菌1株,占0.5%。冰核细菌的种群和生态学在云南省植物上呈丰富的多样性。在120个随机引物中,有35个随机引物对供试的9株冰核细菌有DNA扩增片段出现,从中筛选出OPA-09、OPA-13、OPG-11、OPG-17、OPL-12、OPL-14、OPL-15、OPN-04等8个扩增条带数较多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48条DNA扩增片段。  相似文献   
36.
云南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初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云南省 5个地州14个县市的水稻白叶枯病标本中分离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 ,选择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菌株 5 1株 ,利用已知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 ,在孕穗期应用剪叶法接种明确其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 ,云南省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复杂多样 ,共有 14种类型 ,暂定为YN1~YN14 ,优势生理小种为YN3、YN8、YN11,其中YN3分布在红河、德宏等 4个县市 ;YN8小种分布在大理等地区 ,小种的分布可能受地理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俗称鲟鳇鱼、覃龙、晴沙。是一种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体富含脂肪和高蛋白,营养价值高。肉和卵经过加工后均为驰名国内外之佳肴,鳔、脊索和骨可以制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8.
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 Guntber)俗称黄尾、沙黄密鲴、水(鱼密)子、自尾、银鳕等,是我国江湖中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个体虽然不大,但分布广、数量多,在江河中形成一定的捕捞产量。  相似文献   
39.
玉米一新病害中首次大量发现细嫩粉孢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夏季,在云南省元谋县大面积爆发一种严重的玉米新病害,发病面积约1 000 hm2。典型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节间短缩,叶片密集簇生,叶片上有黄绿色或黄白色条点状病斑。叶鞘上有坏死或腐烂病斑,幼穗腐烂,不实,严重者绝产,颗粒无收。从坏死或腐烂的叶鞘和果穗上可观察到大量的大、小型分生孢子和典型的狼牙棒状分生孢子梗,鉴定为细嫩粉孢菌〔Oidium tenellum ( Berk. &; Curt.) Lind.〕(syn. Rhinotrichum tenellum Berk. &; Curt. and Rhinotrichum cucumerinum Berk. &; Curt.)。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有分隔,可形成疏丝组织,能产生大量的大、小型分生孢子和典型的狼牙棒状分生孢子梗。这是国内细嫩粉孢菌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0.
澄碧河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的初步诊断及其防治方法张世光(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百色地区澄碧河水库大面积网箱养鱼,始于1995年,现已发展到2400多箱,这些网箱大多数是放养罗非鱼。1995年3月份以来,该库网箱养殖的罗非鱼发生暴发性流行病,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