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71篇
  53篇
综合类   382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77篇
畜牧兽医   423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研究花岗岩母质红壤严重水土流失区,植树造林成效与养分因子的关系。用赤桉(Elcalyptus camaldulensis)裸根幼苗造林,基肥用N、P、K和垃圾肥按正交表L_(16)(2~(15))和L_(27)(3~(13))等表设计,多年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肥料对赤桉的高生长效应比对照增高165.8%,其中施垃圾肥和氮肥优于磷肥,肥效都极显著,施钾肥不显著;肥料单施效应不显著,氮肥与垃圾肥或氮肥与磷肥配合具有正的显著相互作用效应。赤桉每株施尿素25g+垃圾肥2.5kg或施N11.5g+P_2O_515g经济效益较佳;氮肥、磷肥和垃圾肥的配比效应方程式,可供花岗岩水土流失区赤桉造林选择较佳的施肥方案作依据。  相似文献   
82.
收集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2007-2013年推行毕业论文导师制以来共770篇毕业论文相关信息,同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影响毕业论文成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科生导师制极显著提高了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P0.01);导师制下,毕业论文题目类型、导师个人和导师职称显著影响毕业论文成绩(P0.05),而毕业论文题目来源、导师学历和导师是否为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无显著影响(P0.05)。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引进优秀高水平博士人才、提高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敬业精神、制定完善的毕业论文规章制度,并进行周密的组织,均有助于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3.
为了对银杏叶渣进行资源化利用,缓解直接丢弃造成的环境压力,以银杏叶渣为原料,牛粪、尿素、生物菌剂为添加剂,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方法,研究不同添加剂组合对银杏叶渣堆肥过程及肥料质量的影响,每处理堆肥体积约为2m3。结果表明:使用添加剂均可以缩短发酵周期,其中处理3(添加20%体积的牛粪及1.5kg生物菌剂)和处理4(添加20%体积的牛粪、2.5kg尿素及1.5kg生物菌剂)发酵周期分别为69d和63d,明显少于对照处理(未加添加剂的银杏叶渣堆肥)所需时间(109d);堆肥结束后,各处理的全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对照相比,处理3和处理4的增加比例最高,分别为32.76%和33.39%;堆肥后各处理的总养分含量大幅增加,但只有处理3和处理4的总养分含量达到有机肥料的养分标准。综合分析:银杏叶渣堆肥时添加20%体积的牛粪及1.5kg生物菌剂,既可满足生产要求,能提高银杏叶的利用率,防止资源浪费,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4.
基于叶片反射光谱估测水稻氮营养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叶片反射光谱建立快速、无损监测水稻氮营养指数(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的估算模型。【方法】2018—2019年开展2个水稻品种(徽两优898和Y两优900)及5个氮肥梯度(施氮量为0、75、150、225和300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N4)的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关键生育期不同叶位叶片反射光谱和植株NNI,构建多种光谱指数的水稻NNI监测模型。【结果】单叶及叶位组合的敏感波段均分布在540 nm的绿光波长处,其与近红外波段构成的窄波段比值指数SR(R900,R540)可较好反演水稻NNI。但不同叶位叶片窄波段比值指数与水稻NNI的预测精度表现不同,顶3叶(L3)预测精度最好(R2=0.731,RMSE =0.130,RE=11.6%),顶2叶(L2)次之(R2=0.707,RMSE =0.136,RE =12.2%),顶1叶(L1)最差(R2=0.443,RMSE =0.187,RE =14.7%);顶2叶和顶3叶组合平均光谱(L23)的预测精度优于单叶水平和其他叶位组合(R2=0.740,RMSE =0.128,RE =11.5%)。再将窄波段比值指数SR(R900,R540)近红外与绿光区域分别重采样50 nm和10 nm,所构建的宽波段比值指数SR[AR(900±50),AR(540±10)]模型精度较SR(R900,R540)未明显降低,且在L23水平下2个模型的模型精度和预测精度基本一致(R2=0.740,RMSE =0.128,RE =11.5%)。水稻NNI小于1时与产量呈线性的正相关关系(P<0.05),大于1时产量趋于平稳。【结论】L2和L3叶片反射光谱为监测水稻NNI的敏感叶位,其中叶位组合L23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基于叶片反射光谱构建的多种波段比值指数(SR(R900,R540)和SR[AR(900±50),AR(540±10)])可快速估测水稻NNI,从而为不同传感器对水稻氮营养指数估测监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探究了工厂化、网箱养殖模式对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幼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道菌群的影响, 通过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 分析了两种养殖模式下黄条鰤幼鱼消化道(胃、幽门盲囊、肠道)、饵料及养殖水中的菌群结构特征及其互作关系。结果显示, 本实验条件下, 网箱养殖黄条鰤幼鱼较工厂化养殖鱼生长性能显著提升; 在黄条鰤幼鱼消化道菌群方面, 门水平上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属水平上的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网箱养殖模式中其丰度值高于工厂化养殖模式, 其中拟杆菌属仅出现于网箱养殖模式且呈现显著性差异; Beta 多样性分析显示消化道菌群更多受到饵料菌群的影响, 受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KEGG 注释分析表明两种养殖模式的差异菌群中, 网箱养殖幼鱼消化道菌群主要参与磷酸转移酶系统 (PTS)和 NOD 样受体信号通路, 而工厂化养殖幼鱼为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本研究表明, 环境菌群中, 饵料菌群对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大于养殖水体菌群; 消化道微生物群落通过调整其组成结构从而改变菌群功能通路的方式, 积极参与两种养殖模式下黄条鰤幼鱼生长机能差异的调控。因此, 网箱养殖鱼表现出更快速的生长性能可能是由于机体内的菌群产生了更多的短链脂肪酸并诱导 IGF-1 等生长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 从而促进机体的营养吸收和生长。本研究预期结果将为黄条鰤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制和健康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微生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6.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 适宜的养殖密度能够降低养殖动物的应激胁迫水平, 促进其健康、快速生长。为探究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在陆基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最适密度, 本研究对 1 龄黄条鰤 [(565.83±70.22) g]开展为期 60 d 的养殖实验, 共设置 10 尾/m3 (低密度组)、20 尾/m3 (中密度组)和 30 尾/m3 (高密度组) 3 个密度组。实验过程中测量并计算包括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指数在内的生长指标, 并检测血液生理、血清生化、肝脏和肾脏组织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 中、高密度组黄条鰤的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在第 60 天时均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对应的数值(P<0.05); 在 3 个密度组中, 低密度组的特定生长率在 60 d 时显著高于 30 d 的数值(P<0.05), 中密度组的特定生长率在 60 d 与 30 d 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高密度组的特定生长率在 60 d 时低于 30 d 的数值, 说明高密度养殖对黄条鰤的生长产生了的胁迫。整个实验过程中, 血清中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的含量在 30 d 和 60 d 时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 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Ⅰ的含量呈相反趋势; 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在 30 d 和 60 d 时整体呈现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 说明高密度养殖对黄条鰤的生理造成了胁迫。由此可见, 从生长、生理和生产实践角度综合评价, 中密度(20 尾/m3 )是 1 龄黄条鰤工厂化养殖的适宜密度, 相关研究结果将为黄条鰤工厂化养殖技术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为了评价金石翁芍散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设立金石翁芍散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药物对照组,通过混饲给药方式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金石翁芍散对仔猪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高剂量组治愈率为91.6%,总有效率为94.4%;中剂量治愈率为88.9%,总有效率为94.4%;低剂量组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77.8%。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在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77.8%)。低剂量组的治疗效果低于高、中剂量组;中、高剂量组死亡率、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升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提高。牛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我国奶牛养殖业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也十分良好。然而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奶牛养殖过程中会出现的几大普遍疾病作出分析,并从其发病特点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奶牛疾病的相关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9.
无声的老师     
前年,当我离开课堂,来到渔场生产第一线的时候,直接接触到使用和管理渔业机械仪器的许多技术问题,深感自己知识浅薄,工作上遇到了许多障碍。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渴望能够经常地得到一位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相似文献   
90.
犊牛初生重是牛重要的性状之一,对其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收集了江苏某奶牛场2013年9月~2014年3月的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共4 926条相关记录(其中公犊2 245头,母犊2 681头),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性别、产犊月份、胎次、在胎天数、产犊时间对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犊(P<0.01);2月份犊牛初生重最大,9月份最小;随着胎次的增加,犊牛的初生重也呈增长趋势;初生重与在胎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犊牛初生重,提高其泌乳性能,降低难产率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