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38篇
  36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207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洛浦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全县总面积中戈壁沙漠占84%,山地占12%,平原绿洲占5.8%.在平原绿洲中,“三滩”(碱滩、沙滩、石头滩)占62%.耕地只有34.3万亩,人均1.6亩.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35.2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则高达2226.2毫米.全年3—6月为风季,时常尘沙滚滚,遮天蔽日.风沙过后树木夭折,农作物枯萎,大地一片狼藉.恶劣的生态环境给经济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国内施工机械租赁经营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建立施工机械社会租赁中心的构思和分析,指出施工机械租赁中心将会是租赁经营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3.
吴家真 《新农村》2007,(2):16-17
瓜蒌又名吊瓜,是食药兼用型植物,全身都是宝,利用价值高,效益好。2005年庆元县种植面积达346.9公顷,每公顷产吊瓜籽962.25千克,总产值959.95万元。其中五大堡乡种植面积达715公顷,是该县的瓜蒌大乡。平均每公顷产吊瓜籽1174.5千克,每公顷产值达33590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经济效益。但随着气候变暖、种植年  相似文献   
104.
陈小山 《现代农业科学》2008,(1):103-104,112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江西省红壤丘陵地区绿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有7个,分别是桐江绿豆、小松新绿豆、京绿1号、大粒绿豆王、翡翠绿豆、赣源绿豆和本地绿豆(对照)。  相似文献   
108.
临近育苗箱水稻苗移栽前,在床面施用杀虫药剂防治水田水稻生育初期发生的害虫的方法(以下简称育苗箱施用方法),七十年代在我国西南温暖地方防治过滤性病毒的媒介昆虫黑尾叶蝉和灰稻虱已开始使用了。此后,关于用此法防治稻负泥虫、大麦水蝇Hydrellia gri-  相似文献   
109.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分析了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2片保护状态较好的次生林群落的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点.在两个面积为1200 m2的调查样方内,共记录了112种维管植物,隶属于48科77属.次生林优势科为茜草科、山茶科和樟科.乔木层优势种为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尖叶假蚊母树(Disty...  相似文献   
110.
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景观破碎、保护历史、种群行为机制和种群大小4个方面讨论了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依据。一般人为轻度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提高,对比研究武夷山人为干扰甜槠林与郁闭稳定甜槠林结果表明,人为干扰甜槠林高等植物物种丰富度相对于郁闭稳定林分提高了76.32%;但人为干扰甜槠林的群落优势度却远低于郁闭林,故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生态系统对外界轻度干扰的一种适应,是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对策,一旦干扰超过其调节能力,将难以恢复为原来的群落类型。生物在其各自进化和适应的过程中由于生态位泛化或特化,许多物种仅局限于非常小的生态位空间,这些物种一旦遭遇到景观破碎则很可能从地球上消失,如黄连和短萼黄连对阴湿条件的适应与要求,导致其濒临灭绝;另一些种类由于在群落中零星分布,如斑叶兰、羽萼悬钩子、浙江红花油茶、多种粗叶木(Lasianthus spp.)和一些紫金牛(Ardisia spp.)等,当生境缩小或受到干扰时则濒临灭绝。地史上古老的地区或自然保护历史较长的地区可能拥有更多的物种。保护历史较长的福建省南靖县和溪南亚热带雨林在1200m2面积内有128种高等植物,同一地带的鼎湖山及和溪周边地区的南亚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均低于此。许多植物是动物传布植物,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影响了这些植物的传布,生境的改变也影响着植物的传布,另一些物种传布到新区域而不能萌发或完成其生活史。地方种群小于一定数量时其灭绝的可能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