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423篇
农学   302篇
基础科学   209篇
  338篇
综合类   2040篇
农作物   396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1152篇
园艺   261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在硅、镁、硼营养较缺乏的甘蔗田,进行硅肥、镁肥、磷肥的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硅、镁、硼肥及其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的株高、茎径、锤度、产量和产糖量有明显的影响。施用硅肥使甘蔗锤度、产量和理论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42~1.11,11.04~14.96t/hm^2和1.84~2.10t/hm^2;施用镁肥分别比对照增加0.93~1.26,4.02~9.55t/hm^2和0.99~1.53t/hm^2;施用硼肥分别比对照增加0.41~1.20,5.00~10.00t/hm^2和0.80~1.82t/hm^2。  相似文献   
182.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甜玉米品质性状的变化,以7个国内生产主推甜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授粉后15、18、21、24、27、30天共计6个采收期,动态监测甜玉米籽粒含水率、果皮厚度和糖组分等指标。结果表明:(1)参试甜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在授粉后15~30天呈下降趋势,其籽粒含水率变幅为80.09%~68.76%。不同甜玉米品种间籽粒含水率的平均下降速率各异。‘京科甜608’、‘京科甜533’和‘中农大甜413’籽粒含水率下降速率相对缓慢。(2)参试甜玉米品种果皮厚度随授粉后天数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授粉后21天左右。不同品种间籽粒平均果皮厚度以‘京科甜608’和‘米哥’最低,为78.40 μm;‘中农大甜413’最高,为91.63 μm。(3)参试甜玉米品种籽粒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5~30天呈降低趋势,‘京科甜533’、‘京科甜183’、‘京科甜608’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5~24天相对较高。蔗糖和山梨醇含量随授粉后天数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授粉后21~30天,蔗糖含量以‘京科甜158’和‘米哥’含量相对较高。籽粒发育初期(授粉后21天之前),籽粒中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之后蔗糖逐渐增加。不同品种间,‘京科甜533’、‘京科甜183’、‘中农大甜413’和‘京科甜608’籽粒中总糖含量均高于‘米哥’,其籽粒中糖组分主要以果糖和葡萄糖等还原性糖为主,而蔗糖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3.
东北典型黑土区剖面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可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的了解黑土区土壤剖面粒径分布以及可蚀性因子特征,本研究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鹤北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沉降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层表面至母质的土壤样品进行粒径分布规律研究,并基于粒径及有机碳分布特征,计算了土样的可蚀性K值,最后对土壤可蚀因子K与WEPP模型中土壤的细沟间侵蚀因子(Inter- rill Erodibility)K_i、细沟侵蚀因子(Rill Erodibility)K_r和临界剪切力因子(Critical Shear)T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剖面下土壤粘粒含量逐层变化不大。而粉粒含量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减少,砂粒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增大;(2)除人工林外,其余6个剖面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增大的趋势;(3)对农地剖面土样分析发现,可蚀性因子K值与细沟侵蚀因子K_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临界剪切力因子Tc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细沟间侵蚀因子K_i的正相关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84.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农业是一种先进、发达、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多功能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但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和农业的素质与效益,有效缓解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的同时,也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凸显。文章浅析了现代农业化学技术、生物技术,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方式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影响与威胁;进一步阐释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更新,科技进步与创新,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新型农民的培育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积极作用与意义;并指出现代农业内涵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必将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5.
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设施农业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进展基础上,深入阐释、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和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陈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和科技水平滞后"等主要障碍因素;进一步提出转变发展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强化设施科技...  相似文献   
186.
作物光合作用的遗传与产量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作物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遗传研究结果,以及转基因C3作物在改良单叶光合速率方面的最新进展。表明经济系数较高、叶面积指数较大的水稻等C3作物,依靠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产量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7.
稻螟种群及数量随着水稻熟制和栽培技术的变革,品种更替,治螟药剂的变更,天敌数量的消长,气候的变化而演替。治理策略随着稻螟种群和数量的演替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8.
利用亲本的HM单倍型和子代的M单倍型对5窝34头仔猪的氟粒位蹼基因型进行预测,结果有29头仔猪的氟烷位点基因型可预测,比例为85.29%,用氟烷测验验证表明预测准确率为88%。对13窝95仔猪的氟烷位点表型进行预测,可预测比例为94.74%,预测准确率为93.75%。结果表明用亲本的HM单倍型和子代的M单倍型可以有效地在早期对氟烷位点进行基因型选择。  相似文献   
189.
<正> 田蛙,学名虎纹蛙,又称田鸡、水鸡,其肉质鲜嫩甜美。近年来,田蛙资源日渐衰竭,价格昂贵,故而养殖田蛙具有很大潜力。一、田蛙的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田蛙喜栖息稻田区域的沟渠、小池等水边的草丛或其他隐蔽物下,遇有敌害或异声即警觉地跳入水中。田蛙全日均在陆地嬉戏、觅食,黄昏后几小时活动最为活跃,尤其在阵雨后的傍晚田蛙更显得兴奋异  相似文献   
190.
在信丰县,大阿镇大阿村的朱清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知名度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他的名字紧紧地和农机联系在一起,一提到他,人们自然会想到农业机械化,说他是靠农机致富的典型。  2000年 40多岁的朱清能是个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本科生。 80年代初,他还是一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可自读大学时起就立志要在红土地上有一番作为的朱清能又怎么愿局限于三尺讲台呢 ?1986年,他毅然撇下“铁饭碗”,承包起学校的农场,开始了他农机致富的征程。  身为物理系本科毕业的朱清能深深懂得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1986年,他在乡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