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423篇
农学   302篇
基础科学   209篇
  338篇
综合类   2040篇
农作物   396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1152篇
园艺   261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问诊 应问明动物排尿姿势,排尿量,尿液的颜色,混浊情况,粘稠度,气味。  相似文献   
102.
氮磷钾用量对宁南旱地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宁南旱地上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各4个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庄薯3号)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钾肥马铃薯产量均呈抛物线型增长,其中氮肥增产幅度最高,其次为磷肥,钾肥最低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施用氮对马铃薯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钾肥有利于块茎膨大。马铃薯氮、磷、钾养分累积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季氮、磷肥利用率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钾肥利用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施用氮、磷、钾肥显著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当氮肥施用量大于240 kg/hm2、钾肥施用量大于135 kg/hm2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不同氮、磷、钾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幅分别为19.6%~31.2%、11.2%~12.6%、1.3%~9.5%。本试验条件下,从经济施肥与水分高效利用角度宁南旱地马铃薯氮、磷、钾肥推荐量分别为174.0~189.7、92.2~94.6、113.0~113.7kg/hm2。  相似文献   
103.
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从农业院校的实际出发,认清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等多层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高教师思政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农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索适宜兴义市的水稻直播播期与密度,开展了不同的播种期(4月15和4月21)和不同播种规格(25cm×18cm和25cm×22cm)的研究。结果表明:4月15日播种(25cm×22cm)条件下获得最高的产量为851.46kg/667m~2,播种期提前降低了水稻的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播种密度增加会增加水稻的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但是变化幅度不大(0.37万~0.86万/667m~2)。播种期提前明显增加了水稻的成穗率(1.06~7.76个百分点)。因此适当的提前播种,合理控制播种密度会增加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5.
106.
2014和2015两年度利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监测了高感小麦白粉病品种京双16种植区和中感品种众麦2号种植区田间空气中的病菌孢子浓度变化动态,同时利用小型气象站监测了田间的气象因子,通过分析京双16和众麦2号种植区空气中孢子浓度与空气温度、湿度、降雨、风速和太阳辐射率的相关性,发现空气中的孢子浓度主要与空气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348 3,P0.05)。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田间病情与调查日期前累积孢子浓度、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前一周累积孢子浓度和当周累积孢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中感品种众麦2号田间病情与累积孢子浓度的关系均呈指数关系,其中田间病情与调查日期前累积孢子浓度或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而感病品种京双16的田间病情与累积孢子浓度多呈对数关系,其中病情指数与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7.
以宁夏贺兰山东路风沙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等碳量秸秆、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农田养分调控和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秸秆和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C)、全磷(P)、速效氮(AN)、速效磷(AP)浓度显著增加,且生物炭还田优于等碳量秸秆处理.而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全氮(N)浓度影响不显著.土壤C/N、C/P、N/P、AN/AP变化范围在10.1~10.9、7.4~8.2、0.7、2.7~3.4.且N/P、AN/AP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随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显著降低.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显著高于等碳量秸秆还田.而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与胞外酶化学计量比均显著高于等碳量生物炭还田.相关性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AN与碱性磷酸酶(AKP)极显著负相关,与β-葡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MBC、(BG+CBH)/AKP、(NAG+LAP)/AKP、MBN/MBP极显著正相关.生物炭还田后土壤AP与BG、α-纤维素酶(CBH)、LAP、NAG、MBC、MBN、(BG+CBH)/AKP极显著正相关,与MNC/MBN极显著负相关.综上,生物炭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浓度和微生物量,而秸秆还田更有利于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08.
正1高黎贡山猪高黎贡山猪是2010年审定进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主产于云南怒江的高黎贡山山脉,主要分布在怒江高黎贡山的山区和半山区。怒江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山高坡陡,环境恶劣,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和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腹地,高黎贡山猪是"三江并流"物种多样性的重  相似文献   
109.
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3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1308"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等特点。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猪肉产品需求及质量要求的提高,让更多的人看到生猪养殖带来的效益,使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到生猪养殖行业中,也使生猪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向着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变,规模猪场养殖也是畜牧业标准养殖模式发展的方向,各地养殖户开始建设生猪规模化养殖场,以实现生猪养殖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