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88篇
  71篇
综合类   719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392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农村居民点破碎化导致中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模效益与服务效率,成为制约中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空间分层取样法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选择了240个10 km×10 km的样点,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景观指数分析、热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中国东部平原不同地区适宜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服务范围。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程度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破碎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破碎化程度最低的区域位于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北部。2)气候、人口密度、耕作半径、土地开发时序、土地开发时期交通状况等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中国东部平原地区每100 km2农村居民点数量不宜低于3~4个,每个村庄的服务范围不宜超过33.6~45.8 km2。4)华北平原为中国东部平原中开展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该区域尽量避免以整村迁并的形式开展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而应以农户为单位,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居民点迁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潜力最大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应与农田布局调整协同推进,并根据不同地区耕作通勤状况合理确定中心村数量与位置,避免因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导致农民耕作不便。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东部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数量与规模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2.
Study o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Plant Defense to Pathoge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对外来病原体侵害的免疫应答进化出相关的防御机制。形成复杂的抗病信号转导途径。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植物通过水杨酸SA、茉莉酸,乙烯JA/ET及油菜素类脂BR等介导进行免疫应答,从而表现出对病原菌一定程度的抗性水平。笔者对上述3种抗病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行介绍,以期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93.
为适应地方应用型涉农院校的需要,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以模块式教学为手段,以个性化的实验教学为内容,构建微生物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94.
略论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是乡村旅游研究中重要而现实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的构成主体及其作用入手,探讨了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
多级分层网络是ATM中实现自由交换虚电路的一种实现策略之一。由此提出了一种递归扩展的层次式互联网络结构,分析了号码制度,信令协议等技术问题,并研究了这种对应于分层地址分配的层界面ATM交换机的排队模型。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参照GenBank登录的鸡白细胞介素15(ChIL-15)基因序列自行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RT-PCR、基因克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构建、表达及试验兔免疫等技术,成功获得粤黄鸡IL-15基因:全长564 bp,编码18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其它品种鸡IL-15基因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1%~100%;成功构建鸡IL-15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ChIL-15;成功制备兔抗鸡IL-15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粤黄鸡IL-15的生物学功能,试验pcDNA-ChIL-15作鸡的各种新型DNA疫苗的分子免疫佐剂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
PCR法对伪狂犬病病猪不同部位的检测及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PCR方法对PRV感染细胞及自然发病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感染细胞毒最低检出是为10^5个TCID50病料组织样最低取样0.1mg时,仍能得阳性结果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微量血清中和试验。PRV在自然发病猪体分布很广,脑,三叉神经节(三叉N节)。嗅球,扁桃体,心脏,肝,脾肺,肾均有PRV在存在的,PRV的检出率最高的组织为三叉神经节,其检了率为100%,其它对照病毒及传代细胞PCR反应产物电泳结果  相似文献   
98.
1999年冬,由于北方强冷空气南袭,形成我地区15年来极为罕见的霜冻天气现象,果树生产遭受了严重的霜冻灾害,经济损失十分惨重。 笔者负责技术跟踪指导的梁世敏脐橙果园,于1997年3月定植脐橙苗木 1500株,果园地势为25°~3°的南向坡,定植前全部完成梯地的修筑,梯面宽 1.5~2m,株行距 2m× 3m。全园 1999年 3年生幼树已有40%植株试花结果,最多单株结果35个,最大单果重450g,平均单果重260g。2000年春全园所有植株全部现蕾开花,花量正常,花蕾饱满健壮,没有发现因去冬冻害造成…  相似文献   
99.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某些省、市的发病猪场1~7日龄仔猪整窝发病、整窝死亡,同时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种公猪不育,肥育猪生长受阻。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报道发生猪伪狂犬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00.
伍兴兵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29-229
介绍了黄芪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繁殖、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