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4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6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根据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品种鉴定联合统计方法。运用本方法可以测验比较各品种有无其实的差异性,同时确定各地区适宜饲养的品种,并对参加鉴定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能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2.
蚕桑生物工程是当代蚕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现已取得某些振奋人心的成果并展现出灿烂前景。本文将国内外近年来蚕桑生物工程研究的进展作一概述。一、桑蚕生物工程研究现状及展望蚕作为一种经济昆虫为人类利用巳有数千年历史。随着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蚕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生物的生理平衡特性,依靠传统的研究手段和技术体系,已不可能再大幅度提高其生产水平和利用价值。因此各蚕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展了生物工程在桑蚕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磁场生物学效应研究十分活跃,有些研究成果已在医学和农业上推广应用。但在蚕业界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据苏联Аблулаевт.м等研究报道,在蚕蛾交配过程中,给予800~4850高斯强度的磁场幅照处理,在其后代可产生雄多于雌2、3倍的性比差群体。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我们于1988年早、中秋蚕期开展了桑蚕磁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现将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4.
通过检测家蚕未受精卵细胞中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几个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热激诱导家蚕未受精卵发生孤雌生殖发育的分子机制。首先基于家蚕未受精卵RNA-seq数据分析表明,在家蚕孤雌生殖系和有性生殖系间,无论是经过热激诱导处理(46℃水浴18 min)或未热激处理的未受精卵,MAPK途径都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分析MAPK途径的mos、mek、erk和p38mapk基因在热激诱导前家蚕孤雌生殖系及有性生殖系未受精卵之间的转录水平差异:位于MAPK通路中上游的2个基因mos和mek,无论中系品系还是日系品系中,均表现为在孤雌生殖系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而位于MAPK通路下游的基因erk和p38mapk,其转录水平在中系品系的孤雌生殖系与有性生殖系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日系品系中则表现为在孤雌生殖系中极显著下调(P0.01)。qRT-PCR检测分析家蚕孤雌生殖系未受精卵的4个基因在热激诱导孤雌生殖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也表现出差异性:热激处理后mos和mek的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并维持在低水平;p38mapk则在热激处理前后保持稳定;而热激处理后erk基因的转录先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步下降,并维持在热激处理前的水平。研究结果提示,MAPK途径可能参与了热激诱导家蚕孤雌生殖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75.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6.
磷脂酰肌醇3-激酶是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因子,对细胞生长、调节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家蚕(Bombyx mori)表达序列标签(EST)搜索及基因组DNA的预测,利用RT-PCR克隆得到家蚕磷脂酰肌醇3-激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Bmpi3k。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mRNA全长3 368 bp,其开放式阅读框(ORF)大小为3 165 bp,编码产生1055个氨基酸。其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122.79 kDa,等电点为7.32。通过对BmPI3K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BmPI3K保守性较高,包含5个PI3K蛋白特有的保守结构域,推测其参与了家蚕的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77.
利用RAPD标记技术检测桑树叶片的DNA损伤程度可以作为衡量桑树耐盐性的指标。分别用0.2%和0.4%NaCl溶液胁迫桑苗8周后对桑树叶片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16条RAPD引物均为多态性片段,共扩增出59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69个条带。用Nysyspc2-1软件计算出不同处理组桑树叶片DNA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662~0.5476。树状聚类图显示处理组桑树叶片DNA聚为一类,对照组桑树叶片DNA自成一类,说明盐胁迫浓度与桑叶DNA损伤呈正相关,DNA损伤的变异程度可以作为桑树耐盐性品种选育的一个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8.
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云蚕7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云蚕7×红平2。经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且具有强健好养,产量稳定,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其中在四川、湖南、贵州、浙江4省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0.63个百分点、155 m、154 m、1.9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到97.2分。该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相似文献   
79.
人工饲养条件及辐照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容器、不同营养液和辐射剂量对棉铃虫成虫寿命、有效交尾机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有效交尾率随交尾空间的增大而提高,用容量为9.12 L的圆形塑料篓作为成虫配对容器其有效交尾率可达100%,卵孵化率达到91.71%.在集卵过程中用10%的蜂皇浆稀释液饲喂成虫,雄性成虫寿命可达17.8 d.在150~350 Gy剂量范围内,辐照对人工饲养的棉铃虫成虫寿命和性行为无明显影响,其繁殖力随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0.
依据雄蚕品种和限性卵色蚕品种不同性别的卵色差别,实现雌雄蚕卵全部存活的前提下自动、快速、准确分离。应用光电识别等原理设计的雌雄蚕卵分选仪器通过单通道光电计数控量供卵、多通道分流和转盘斜刮排序等技术,使蚕卵整齐有适当间距地排列成辐射状的48路,形成同时运行的48个单元,经可编程颜色传感器检测识别后,通过电磁分离器分选,将雌雄蚕卵分离。该雌雄蚕卵自动分选仪器的基本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可实现预期目标:不损伤雌蚕卵,使雌雄蚕卵都能存活;分选效率高,设计分卵速度达12万粒/h,准确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