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沙柳(Salix psammophila)是内蒙古西部荒漠化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文章对15 a林龄沙柳经过1次、2次、3次平茬和未平茬人工沙柳生物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沙柳生物量与丛高、冠幅、基径、枝条基部粗度、基部分枝数、单枝最大分枝数、单枝最大芽眼数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平茬次数的增加,沙柳生物量也在增加,丘间低地沙埋区的沙柳生物量高于丘间低地未沙埋和迎风坡风蚀区的生物量。(2)从各生长因子与生物量的相关系数来看,基部分枝数枝条基部粗度基径冠幅单枝最大芽眼数丛高单枝最大分枝数。沙埋能够明显增加15 a林龄沙柳的冠幅、基径、基部分枝数。(3)随着沙柳基部分枝数增加,沙柳生物量明显增加,沙柳生物量与基部分枝数的关系方程为y=0.020 4x1.052 8(R2=0.669 8)。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我国西部地区开展人工沙柳林产量和生产力估算以及碳汇能力的计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残塬沟壑区苹果园不同果农复合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并筛选出水源涵养功能主导因素。以陕西省马坊塬果-荒(M0)、果-草(M1)、果-蔬(M2)、果-粮(M3)4种果农复合经营模式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比4种果农复合模式土壤理化特征差异性,并评估果农复合模式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指数的影响。使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影响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生草处理、果蔬间作、果农间作下果园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能力、养分含量等理化性质优于人工除草样地。其中生草处理、果蔬间作、果农间作土壤容重分比人工除草别降低了15.13%,11.84%,11.18%;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43.76%,7.14%,120.46%。各果农复合模式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大小依次为M1(0.64)M3(0.59)M2(0.51)M0(0.38)。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总孔隙度、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因子,3个土壤因子可解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变异量的95%。通径分析表明,总孔隙度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决策因素,容重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可持续土壤管理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大青山阳坡几种常见植物叶片结构对树种抗旱性的影响,以内蒙古大青山阳坡优势植物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黄刺玫(Rosa xanthina)5种旱生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利用光学显微镜测定不同植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等13个叶片抗旱性解剖结构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采用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宽度、木质部面积6个指标对各植物的抗旱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灌木铁线莲的叶片厚度(319.30 μm)和小叶鼠李(5.06 μm)的角质层厚度较高。②黄刺玫的海绵组织厚度(45.99 μm)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32.89%)最低。③虎榛子主脉宽度(244.58 μm)和木质部面积(3 662.03 μm2)最高,而灌木铁线莲(9.66 μm)、小叶鼠李(9.24 μm)导管孔径较大。④根据隶属函数值得出5种植物抗旱性排序为:虎榛子(0.64)>灌木铁线莲(0.56)>小叶鼠李(0.51)>柄扁桃(0.46)>黄刺玫(0.36)。结果可为大青山阳坡植物抗旱机制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4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明确乔木层径级分布和物种类型,揭示种群特征和种间关联性,分析孔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植物群落恢复现状和演替动态。结果表明:1)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为黄连木群落显著高于侧柏群落(P<0.05),与麻栎群落无显著差异,其草本层间各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2)乔木扩展种7种、隐退种16种、稳定侵入种2种和随机侵入种3种,侧柏种群明显缺乏Ⅰ级幼苗和Ⅱ级幼树,麻栎种群极度缺乏Ⅱ级幼树;3)造成当前孔林植被现状的主要因素是灌草收割试验,重要原因是景观破碎化、面积效应和环境非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