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6 毫秒
51.
分水岭算法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以及新型遥感数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影像被应用于林业资源监测.图像分割作为影像识别应用的基础,大量研究人员在原有的分水岭算法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区域、背景、目标和研究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林木病虫害监测、木材表面缺陷检测、单木冠幅分割、叶片提取等林业领域发展迅速.文中介绍了分水岭算法在林业...  相似文献   
52.
树冠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树冠是预估树木生长量的基本参数之一, 树冠的提取在森林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准确获得树冠的形状和边缘信息比较困难。目前, 国内外树冠提取研究主要是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航空像片、数码相机影像以及雷达等介质, 以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技术为主, 兼有专家分类、三维扫描、BP神经网络等方法。文中介绍了树冠提取技术的主要方法, 总结了树冠提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3.
娄雪婷  杜鑫  孙玉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57-6058,6064
利用经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分析了1999~2008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并对其拟合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区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植被生长的变化及不同植被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有着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4.
林业行业协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行业协会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是林业行业协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从林业行业协会概述入手,分析了我国林业行业协会的现状,对林业行业协会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特征、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协会的社会使命的财务管理目标以及区别于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决定了收入与支出管理是林业行业协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林业行业协会财务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加强内部审计,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等.参10  相似文献   
55.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评价森林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基于数字航空摄影(Digital aerial photography,DAP)生成的二维和三维数据,分别计算了41个点云高度变量和16个可见光植被指数,利用6种回归算法(随机森林(RF)、袋装树(BT)、支持向量回归(SVR)、Cubist、类别型特征提升(CatBoost)、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分别构建了单一变量集和综合变量集AGB估测模型,探索了不同变量对于AGB估测模型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光谱数据集和点云数据集AGB预测模型精度最高分别为Cubist和XGBoost,R2分别为0.5309和0.6395。组合数据集最高精度模型为XGBoost,R2达到0.7601, XGBoost模型具有更高的AGB估测稳定性。研究还表明6种机器学习模型的贡献主要取决于所考虑的回归方法,所选择的特征个数和特征对模型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模型中并不一致。DOM光谱特征在AGB的估测中具有更高的重要性。总体来说,二维和三维数据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森林AGB估测精度,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的RGB影像能够实现森林AGB的快速无损估计。  相似文献   
56.
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发展林下植被、改善群落结构的角度,探讨适合杉木人工林的间伐强度,为提高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维护地力、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采取3种强度间伐:弱度间伐(LT,10%~25%)、中度间伐(MT,25%~35%)和强度间伐(HT,40%~50%),并设置对照样地(CK,未间伐)。于2016年对样地内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调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盖度、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对测定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Tukey法多重比较进行两两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对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间伐3年后,未间伐、弱度和中度间伐的盖度分别为25.52%、52.81%和58.98%,林下植被均未能形成群落,强度间伐的盖度为100%,林下形成灌木蕨类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均匀度指数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3年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林比未间伐林的表层土(0~10 cm)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71.41%、39.31%和98.10%,全氮含量分别增加82.76%、51.27%和115.87%,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49.47%、25.59%和42.22%,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38.29%、112.23%和174.29%,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6.25%、-24.25%和16.27%,对表层土pH值、全磷含量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均不显著;灌木的盖度和生物量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P<0.05)正相关,此外灌木的盖度还与速效钾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草本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不强,草本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以及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林下植被的盖度和生物量均与土壤pH值和物理性质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未间伐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盖度和生物量均低,林下植被未能形成群落,缺乏稳定性;间伐能够促进林下植被的发育,增加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盖度和生物量,林下植被能形成群落,可提高维护地力的能力,尤其是强度间伐;建议杉木人工幼龄林进行40%~50%强度的抚育间伐,将郁闭度调整到0.6~0.7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7.
研究羊肚菌水提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预防给药16d后.采用CCl4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4h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清蛋白的变化.观察羊肚菌水提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羊肚菌水提物能明显降低模型组的血清转氨酶、肝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抑制蛋白流失及肝脏肿大.说明羊肚菌水提物对小鼠肝脏的化学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不同社区居民群体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居民的调查与走访,并设计李克特量表式问卷按社区居民人口特征比例进行调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收入水平对感知产生明显差异;模糊聚类结果表明,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的农民、老年人是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保守者,而高收入、高学历者往往是理性支持者,具有初、高中文化知识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主要的积极参与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专业个性拓展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探索个性拓展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可为生物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为同类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0.
以福建省灌木生物量实测数据为基础,以R软件构建根、枝干、叶非线性相容性模型,同时以各分量独自拟合模型的方差建立的加权回归方程作为权重,构建灌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利用R分析软件能够快速地构建非线性相容性模型,而且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组分之间生物量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