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防控纵坑切梢小蠹对红松的危害,在抚松县林业局红松母树林利用人工合成信息化学物质———聚集信息素对纵坑切梢小蠹进行监测与防治,结果表明: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诱捕数量比人工调查查获数量提高50倍以上,监测准确率可达到100%,持续防治4 a后的林间诱集量下降率为81.6%。纵坑切梢小蠹在抚松县的扬飞期从5月中旬开始,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扬飞量明显减少,至9月上旬扬飞期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2.
在吉林省松原市建立了杨树对青杨天牛抗性的栽植实验区,调查了10个不同品系杨树的青杨天牛发生量,并对各杨树品系枝条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杨树品系间青杨天牛的发生量以及枝条中氨基酸含量之间的差异均极其显著;杨树品系青杨天牛的发生量与可溶性总糖及含水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和0.684),但与全氮及蛋白态氮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66和-0.100)。  相似文献   
13.
丽草蛉和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的捕食作用,为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多种天敌资源。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卵和幼虫捕食行为、捕食能力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卵的捕食能力,以异色瓢虫4龄幼虫日均捕食量最大[(82.2±14.4)粒·d-1],丽草蛉3龄幼虫次之[(76.2±17.7)粒·d-1],而异色瓢虫成虫的日均捕食量[(61.0±4.9)粒·d-1]显著小于4龄幼虫;但对于美国白蛾1龄和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丽草蛉3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都显著高于异色瓢虫4龄幼虫(p0.05)。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通过方程得到异色瓢虫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理论最大捕食量达49.47头·d-1,高于丽草蛉3龄幼虫和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理论日均最大捕食量。对于美国白蛾卵块,异色瓢虫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而对于美国白蛾1~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草蛉3龄幼虫捕食效果更好,本研究可为美国白蛾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的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防控技术中,以性信息素为载体的种群监测技术和以寄生性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为主要天敌的生物防治技术较为成熟;同时,适用于防控美国白蛾的病原微生物以及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筛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白蛾综合防控在种群精准监测基础上,使用人工摘除网幕、施用HcNPV和Bt菌、以及植物源农药控制种群;对于个别暴发危害区,可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压低虫口密度。在美国白蛾种群精准监测、多种生物防治手段的相互配合、化学防治的精准施药,乃至分子层面的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型防治手段开发等方面则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形成更加精准、绿色、高效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明确蠋蝽对美国白蛾捕食的行为学特点,评价其捕食能力。  方法  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蠋蝽成虫和若虫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捕食行为特点和捕食能力。  结果  蠋蝽取食美国白蛾幼虫表现为搜寻、刺探、等待和取食4种行为。不同虫龄组合在搜寻时长(P = 0.005)和取食时长(P = 0.002)上差异极显著。在蠋蝽虫龄一定的情况下,搜寻时长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减少,取食时长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增加。蠋蝽的口针从幼虫头部刺入的比率显著高于胸部和腹部(P = 0.001),推测有利于蠋蝽迅速控制和杀死幼虫。蠋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0.011 4 ~ 0.198 1 < χ20.05 = 9.49),蠋蝽的捕食量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密度的升高而降低。蠋蝽成虫和5龄若虫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均超过8头,蠋蝽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瞬间攻击率均高于4龄和5龄幼虫。蠋蝽林间套袋防治美国白蛾3龄幼虫试验结果显示:蠋蝽成虫捕食量(6.60 ± 0.40)头 > 蠋蝽5龄若虫捕食量(4.20 ± 0.58)头 > 蠋蝽4龄若虫捕食量(2.40 ± 0.25)头。  结论  本研究表明蠋蝽成虫与蠋蝽5龄若虫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手段适用于美国白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天敌种类,探究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组成以及天敌复合体中不同种群间的互作关系,为开展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自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对中国沈阳地区的美国白蛾天敌开展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地区有33种美国白蛾天敌,其中,寄生性天敌14种,捕食性天敌19种。在国内首次发现锦州细颚姬蜂Enicospilus kigasirae(Uchida)、黄须盆地寄蝇Bessa remota(Aldrich)和黑须菲寄蝇Phebellia nigripalpis(Robineau-Desuoidy)3种天敌可以寄生美国白蛾幼虫。通过对美国白蛾各世代和虫态的天敌多样性等指标分析发现,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由高到低为白蛾聚集盘绒茧蜂Cotesia gregalis Yang et You,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 concinnata(Meigen),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各世代与虫期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在幼虫期复合程度较高,并且在第2代幼虫期复合程度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7.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也是我国主要用材林树种和东北林区主要的次生林树种。根据受害部位不同,将蒙古栎害虫分为顶芽及枝梢类、种实类、食叶类和蛀干类害虫,综述了这4大类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并对蒙古栎害虫的生物防治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鳞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鳞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的常见类型:鳞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综述了各类型感器形态特征、分布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鳞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樟子松苗木接种松材线虫后的生理响应规律,对4年生樟子松苗在接种松材线虫后第0,10,20,30天时针叶内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和渗透调节物质进行检测。樟子松接种部位上部和下部均检测到大量松材线虫,且下部线虫数多于上部。接种后第10,20,30天,樟子松生长受到严重抑制,针叶枯黄,叶绿素a含量在接种之后随即开始降低,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第30天时达到差异显著。叶绿素b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樟子松针叶抗氧化酶活性,且CAT和POD活性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先升高后降低",SOD活性升高较为平缓,且整个试验过程维持在较高水平,均不低于800U·mgprot-1。3种酶活性均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差异;接种后10d,樟子松针叶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上升,在第20天和第30天逐渐下降,并且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黄酮类化合物与MDA含量变化规律与抗氧化酶活性相似,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虽然降低,但试验全程高于对照组,且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接种松材线虫后,樟子松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叶绿素含量下降。与此同时,樟子松抗氧化酶活性含量均会迅速升高,诱导植...  相似文献   
20.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世界性检疫对象——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重要蛹期寄生性天敌,对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起到重要作用。自该蜂发现以来,围绕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育技术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证实其具有寄生率高、繁殖力强、雌性比大等优点,为一种优良的寄生蜂。特别是在该蜂的应用方面,目前已经摸索出一套成体系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种蜂繁育技术和林间释放技术,在各发生区均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在基础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工作,如在寄主识别与标记,作用于寄主的寄生因子及其对寄主发育的影响,寄生行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还需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为该蜂的人工繁育质量及林(田)间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