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碱木质素和树皮粉为原料,通过苯酚液化后与甲醛反应制备改性树脂。代替5%~15%的多元醇以及异氰酸酯合成了树皮粉和木质素基硬质聚氨酯泡沫。通过对材料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吸水率的测定,分析了改性树脂对泡沫的力学性能影响,同时分析了材料的热学性能。结果表明,树皮粉的添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热重分析显示树皮粉的添加没有降低材料的热性能,扫描电镜的图片显示聚氨酯泡沫与树皮粉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22.
木质素基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工业废弃碱木质素改性制备阳离子木质素聚电解质,将其与聚乙烯醇改性产物羧甲基化聚乙烯醇复合制备聚电解质复合薄膜。分析不同因素对聚电解质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薄膜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为木质素基聚电解质在缓释、地膜、包装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木质素和聚乙烯醇分别进行季铵化和羧甲基化改性,制备阴、阳离子聚电解质。以甲醛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成膜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羧甲基化聚乙烯醇(TLQA/CMPVA)反应薄膜,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对聚电解质薄膜结构、形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木质素季铵盐中季铵根离子质量摩尔浓度为1.81 mmol/g,羧甲基化聚乙烯醇中羧酸根离子为0.62 mmol/g。制备具有较佳力学性能的聚电解质薄膜的条件为:TLQA/CMPVA反应薄膜的固含量为10%,固含中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为30%,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TLQA)和羧甲基化聚乙烯醇(CMPVA)(质量比为3:7)的质量分数为70%,甲醛加入质量分数为3.88%,溶液pH值为9。所制备聚电解质反应薄膜的最佳断裂伸长率为222.13%,拉伸强度为6.80 MPa。聚电解质反应薄膜的平面较光滑,断面不平整,聚电解质共混薄膜平面粗糙。聚电解质反应薄膜分子结构中有醚键形成;聚电解质反应薄膜的热稳定性大于聚电解质共混薄膜的热稳定性。结论木质素和聚乙烯醇改性后,通过加入成膜剂聚乙烯醇、交联剂甲醛,聚电解质薄膜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可获得具有较好力学性能和缓释性能的TLQA/CMPVA聚电解质反应薄膜。   相似文献   
23.
桤叶唐棣中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桤叶唐棣(Amelanchier alnifolia)为试验材料,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应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桤叶唐棣中花色苷,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花色苷提取含量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桤叶唐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1(mg/m L),超声功率360 W,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花色苷含量可达260.45 mg/100 g。  相似文献   
24.
以桤叶唐棣(Amelanchier alnifolia)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桤叶唐棣中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考察了液料比、p H、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提取工艺的回归方程,并根据回归方程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为p H 2,液料比31∶1(m L∶g),超声功率262 W,超声时间32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为37.121%。  相似文献   
25.
以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根为材料,对其所含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次数对地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了各项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地榆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7.78%、原料粒度40~60目、液料比20∶1(m L∶g)、超声功率374.25 W、超声时间33.70 min。此工艺条件下,地榆根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0.565%。按照响应面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40~60目地榆粉末超声提取3次,测量总黄酮提取率为11.035%。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的黄酮得率要高于一些传统方法,适合对地榆总黄酮进行提取加工。  相似文献   
26.
考查了溶剂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6个因素对地榆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地榆根总黄酮较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80℃、浸提4次、每次1.5 h、原料粒度为40-60目、料液比1:12。提取物经水沉后,离心过滤液用3倍量乙酸乙酯萃取3次,纯化后提取物中总黄酮质量分数为96.79%,总黄酮提取率为绝干原料的7.59%。  相似文献   
27.
应用超声波技术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并对北五味子多糖的抗油脂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的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波功率400 W,固液比为1∶ 25,提取温度55 ℃,提取时间40 min.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22.30%;超声波法提取比传统法的提取率高出36.5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超声波浸提没有使北五味子多糖的结构发生改变;北五味子多糖对油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抗坏血酸对北五味子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8.
对吉林地区野生地榆根低聚原花青素(OPC)进行了提取分离工艺研究。考察了溶剂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等6个因素对地榆根提取低聚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确立了较佳提取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原料粒度为0.25-0.42mm、料液比1:12(g:mL)、浸提温度50℃、浸提4次、每次1h。浸提浓缩液加入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低温离心过滤后,用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纯化后提取物中OPC质量分数达到56.86%,OPC得率为绝千原料的3.42%。  相似文献   
2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林地区3种乌头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新乌头碱在0.0016~2.003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6%,相对标准偏差(RSD)1.7%;乌头碱在0.0016~1.0005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5%,RSD2.8%;次乌头碱在0.0016~1.000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7%,RSD1.9%。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经对比分析得出,北乌头根中乌头碱(0.1926%)、新乌头碱(0.4658%)和次乌头碱(0.1045%)含量最高,可以作为今后驯化栽培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30.
以地榆根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根中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条件,并建立回归模型,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40~60目、液料比19.61∶1(m L∶g)、超声波功率303.05 W、超声时间30.93 min、超声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地榆根多糖的提取率为10.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