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江苏典型滩涂区地下水及土壤的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广明  杨劲松  姜艳 《土壤》2005,37(2):163-168
本文通过大量采样分析及数值拟合等方法,研究获得江苏典型滩涂分布区的地下水以及土壤的盐分含量、盐分离子组成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分别获得了地下水矿化度与地下水电导率、土壤全盐量与1:5土水比浸提液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函数,应用这些关系函数将能够快速获得具有良好精度的相应要素的测定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将为江苏滩涂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决策依据,并因而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基于灌溉的北方冬小麦水分供需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风险原理,利用北方冬麦区近40年冬小麦水分供需的相关资料,基于灌水定额为675 m3/hm2,估算了冬小麦全生育期无灌溉、灌1~5水条件下不同水分供需率等级出现的风险概率。结果表明:北方冬麦区不同水分供需率等级出现的风险概率,呈由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中南部地区呈由中部向沿海、由中部向西部逐渐减少的趋势。以冬小麦全生育期水分供需率≥70%的风险概率≥90%、水分供需率≥80%的风险概率≥75%为主导指标,确定了基于风险的不同地区的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补充灌溉次数。北方冬麦区在补充灌溉1~4水后,即可基本满足冬小麦稳产增产的水分需求;在适宜补充灌溉3~4水的地区,传统方式灌5~6水,过量灌溉严重,目前可至少减少灌溉1~2次,节水675~1350 m3/hm2。  相似文献   
53.
基于控制灌溉理论的水稻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结合田间试验研究成果及Jensen模型,建立了基于水稻控制灌溉理论的宁夏引黄灌区轻度盐碱地水稻优化灌溉制度。水稻全生育期灌溉水量为600 mm,灌水15次,主要分布在返青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该优化灌溉制度较常规漫灌节水69.2%。该灌溉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2013年秋季(9-11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土壤墒情适宜;东北地区初霜冻接近常年略偏晚,南方寒露风影响偏轻,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与收晒。冬麦区和油菜产区大部墒情适宜,秋种工作比较顺利,但河南、陕西、山西、河北、江西等省部分地区受旱,导致播种延至适播末期。北方冬麦区秋季气温偏高,90%以上冬小麦冬前形成壮苗;秋末降温平稳,冬小麦抗寒锻炼充分,越冬基础好。南方油菜和冬小麦水热条件适宜,长势较好。秋季全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总体偏轻;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干旱、雪灾、连阴雨、寒露风、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较重,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5.
猕猴桃95—1品种是灞桥区、眉县、省果树所于1995年在猕猴桃品种资源普查中发现,并于1996年起在灞桥区进行嫁接繁育观察,经过连续八年对比试验观察表明,该品种性状稳定,而且质优、耐贮、丰产、果形美观,是猕猴桃品种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2000年该品种已通过省猕猴桃开发联合体的专家  相似文献   
56.
[目的]确定不同部位嫩芽外植体与植物生长素及天然提取物诱导辣木不定芽的分化能力及不定根生长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优良辣木主枝嫩芽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嫩芽中部茎段诱导、增殖、生根等进行研究。[结果]不同部位的嫩芽是影响辣木诱导和增殖最关键的因素,嫩芽诱导效果:中部下端上端,辣木诱导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0.5mg/L+马铃薯水汁20g/L+蔗糖25g/L,诱导率为83%;增殖分化培养基为3/4MS+6-BA0.5mg/L+KT0.1mg/L+马铃薯水汁20g/L+蔗糖30g/L,增殖系数为3.63;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2mg/L+香蕉水汁20g/L+蔗糖20g/L,生根率达83%,不定根诱导效果:IBAIAANAA。[结论]以主枝嫩芽中部为外植体可建立辣木嫩芽快繁体系,可提高增殖系数和生根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辣木茎段的最佳消毒方法。[方法]以辣木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消毒剂(升汞、次氯酸钠),选用不同浓度,在不同消毒时间下对辣木茎段进行消毒处理。[结果]次氯酸钠最佳消毒组合为浓度15 g/L消毒20 min,污染率为26%,成活率为34%。升汞最佳消毒组合为0.20 g/L消毒液消毒5 min,污染率为2%,成活率达84%。[结论]辣木茎段最佳消毒方法为:在75%酒精中浸泡30s后,用0.20 g/L升汞处理5 min,污染率为2%,成活率达84%。  相似文献   
58.
尚振兰  姜艳 《山东饲料》2013,(5):312+351
遥感影像全面、客观地记录了地表综合景观的各种特征,可通过对其图像特征的提取,获得丰富的地质信息。包括判读盆地露头区各种地质地貌特征;发现由油区烃类微渗漏造成的地表理化特征异常区;指导现代沉积研究。本文给出了这些应用的介绍和一些成功的实例,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实验筛选出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品质优良且成本低廉的天然抗氧化剂鸡肉粉微胶囊工艺。【方法】以过氧化值、感官评分为评判标准,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了应用在微胶囊鸡肉粉中的4种天然抗氧化剂(浓度为0.02%):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天然VE;产品以抗氧化效果和生产成本为评定标准,经过复配实验确定了微胶囊包埋工艺的最佳抗氧化配方;综合乳液稳定性和黏度因素筛选了微胶囊鸡肉粉的包埋壁材,正交实验确定了微胶囊鸡肉粉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鸡肉粉中各天然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比为茶多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坏血酸=3:1:1;微胶囊鸡肉粉的包埋壁材为CA1;微胶囊正交实验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剪切速度4200r/min、泵转速16r/min、喷雾干燥温度175℃。【结论】通过使用复配天然抗氧化剂技术和微胶囊包埋技术,较好地防止了鸡肉粉产品在贮藏期间发生的氧化反应,经该配方制得的微胶囊包埋鸡肉粉产品香气饱满,品质稳定,耐高低温,适用于蒸煮炸冷冻工艺,在速冻过程中香气损失少,风味自然,口感醇厚,成本较低,适合进行企业化技术推广。制得的鸡肉粉产品在常温下放置12个月后产品呈现浅黄色...  相似文献   
60.
为摸清黔东南州动物布病发生、传播、扩散的原因及流行情况,有效控制布病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黔东南州开展了畜间布病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