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8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篇
  33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早熟芋艿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芋艿施肥田间试验,表明获得早熟芋艿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案为N448.5kg/hm^2,P2O5 52.5kg/hm^2,K2O 180-270kg/hm^2,N-P2O5-K2O比例为1:0.12:0.40-0.60,并推荐有机无机复合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早熟芋艿生育期短,施用充足的氮肥才能保证芋艿在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芋艿还是一种喜钾作物,施用钾肥能明显促进芋艿高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不足的情况下,施用磷肥能促进芋艿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2.
浙江省实施“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以来,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时期教育扶贫的创新实践。通过对已毕业的农民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民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认为解决农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建在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保障措施,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全面提升农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毕业后“留得住、用得上、能带动”,推动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3.
中国防沙治沙6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防治荒漠化工作的时间较早,成果也相对显著。通过对中国防沙治沙60年的治理回顾,明晰中国治沙事业的发展脉络,总结防沙治沙的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讲述防沙治沙的"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开出"中国药方"。希望将我国已经取得的防沙治沙成功经验和典范成果推广至其他区域,并供全球其他相似国家和地区借鉴,展望我国防沙治沙方略的全球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4.
低温对小麦幼苗干物质积累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小麦干物质积累和根系分泌物变化与小麦抗寒性的关系,采用盆栽方法,以弱春性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偃展4110和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周麦18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温度处理(T1:昼夜均为18℃;T2:昼夜分别为12℃/7℃;T3:昼夜均为4℃;T4:昼夜均为-10±3℃),研究了低温对小麦幼苗干物质积累、根系分泌物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2 d,小麦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总酚含量升高;低温胁迫3 d,T3处理下,小麦根系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和总酚含量较高,T4处理下小麦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及总酚含量均表现最低,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低温胁迫下,根系相对电导率升高,其中豫麦49-198升幅最小,而兰考矮早八升幅最大。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干物质积累受到抑制。T3处理下,豫麦49-198干物质积累及幼苗相对生长速率均较高。在4个小麦品种中,豫麦49-198抗寒性较强,兰考矮早八抗寒性较弱。  相似文献   
25.
耕作和培肥对豫中区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2007-2008年度深耕土壤的基础上,于2008-2009年度研究了深耕(耕深40 cm)和浅耕(耕深20 cm)2种耕作方式和底施专用复合肥(B1)、专用复合肥+鸡粪(B2)及专用复合肥+饼肥(B3)3种培肥模式对豫中区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浅耕模式下小麦的株高、群体数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深耕模式。B3培肥模式下,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浅耕+B3模式下成穗数和穗粒数极显著高于其它模式,产量较高。综上,深耕基础上,浅耕配施复合肥和饼肥是豫中区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6.
养分限制因子试验对单季稻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多点单季稻养分限制因子试验验证得出,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采用“因土定产、因产定氮、因缺补缺”的方法来确定肥料用量基本可行,但用测定土壤养分的方法来确定氮、磷、钾肥用量更切合实际。建议用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结合目标产量法来确定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27.
青花菜营养吸收特性及专用肥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青花菜早熟品种"优秀"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全生育期地上部分N,P2O5,K2O,Ca,Mg的总吸收量分别为35.0,9.21,32.5,14.2,2.1 kg/667m2,养分吸收比例(重量比)为1:0.26:0.93:0.41:0.06.其养分吸收的特点是以氮为主,钾和钙的需求量较高,植株生育后期含硼量达到30 mg/kg,属于硼敏感作物.研究表明,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配方以N-P2O5-K2O为9-5-6时增产效果最佳,比常规施肥增产164.4 kg/667m2,增产率为9.9%.主要表现在花球单个鲜重明显提高,花球紧密,采收季节提前,商品性状改善.  相似文献   
28.
耕作培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豫中麦区合理的耕作培肥模式,研究了该麦区不同耕作深度(耕深30 cm、20 cm)、施无机肥(小麦专用肥,以下称"专用肥")、无机肥混有机肥(鸡粪和饼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差异显著.千粒重浅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高,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低,差异极显著;理论产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最高,浅耕下施专用肥最低,耕作施肥对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F=2.946*),施肥对理论产量影响显著(F=5.146*).灌浆中期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F=5.474**)、对NR活性影响极显著(F=7.46**)、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F=6.168*),总叶绿素含量与NR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成负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NR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是豫中麦区最好的耕作培肥方式.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杂交粳稻"浙优12"最佳施氮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浙北平原黄松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氮肥生理效率(PEN)、氮肥回收率(REN)均以施氮量21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比无氮肥区提高了54.4%、34.1 kg/kg和58.6%;与无氮肥区相比,在施N 150 kg/hm2基础上,配施适量有机肥有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和产量,其PEN和REN分别提高33.1 g/g和50.6%,水稻增产61.2%。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稻谷产量、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三项因素,合理的水稻施氮量为N 234.8~241.0 kg/hm2,相应的经济生态产量为9796.4~9801.9 kg/hm2。  相似文献   
30.
灌浆期Cd、Cu、Zn胁迫对小麦旗叶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模拟Cd、Cu、Zn污染的试验方法,以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浆期Cd、Cu、Zn胁迫下小麦旗叶的呼吸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六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小麦灌浆过程中,Cd、Cu、Zn胁迫均降低了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旗叶呼吸速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这3种重金属元素中,Cd对小麦旗叶的伤害作用在灌浆前期较强,而Cu则在灌浆后期显示出较强毒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