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林业   460篇
农学   319篇
基础科学   253篇
  327篇
综合类   2209篇
农作物   305篇
水产渔业   248篇
畜牧兽医   1059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嫩鱼丸因口感滑嫩、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鲜嫩鱼丸水分水平较高,导致其易发生汁液流失,冻后品质稳定性差。本文以嫩鱼丸为研究对象,将海藻酸钠、魔芋胶及可得然胶3种亲水胶体以不同比例与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油进行预乳化得到乳液,观察乳液外观、液滴分布状态和乳液粒径。将制得的乳液应用于嫩鱼丸中,  相似文献   
132.
通过比较冰晶、内源蛋白酶以及氧化对冻藏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品质的影响,确定冻藏暗纹东方鲀品质劣化的关键因素。实验通过液氮浸渍快速冻结抑制鱼肉组织中冰晶增长、碘乙酸浸泡前处理抑制鱼肉内源蛋白酶活性、复合抗氧化剂浸泡前处理抑制蛋白/脂质氧化作用的设计,区分冰晶、内源蛋白酶和氧化3种因素对冻藏鱼肉品质的影响;并以硬度、解冻流失率、蒸煮损失率、挥发性盐基氮含量、K值、Ca2+-ATPase活性、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和肌纤维长度作为鱼肉品质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冻结过程中控制冰晶增长对暗纹东方鲀冻藏品质的改善作用最大,冻藏24周后,速冻组的硬度比内源蛋白酶抑制组和氧化抑制组分别提高了26.8%和20.5%,解冻流失率分别降低了44.2%和44.8%,且该处理组TVB-N、K值和Ca2+-ATPase活性变化更慢,24周后分别为10.5 mg/100 g、6.8%和1.43 μmol Pi/mg/10 min。综合各项指标发现,冰晶、内源蛋白酶和氧化对冻藏暗纹东方鲀品质劣化均有影响;其中,冰晶作用是导致暗纹东方鲀在冻藏过程中品质下降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内源蛋白酶和氧化对冻藏暗纹东方鲀品质的影响次之,且二者对品质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3.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幼体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海水(温度20 ℃,盐度25)条件下,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耗氧率昼夜变化范围为0.52~0.67 mg/(g·h),排氨率的昼夜变化范围为0.062~0.071 mg/(g·h).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受昼夜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代谢高峰出现在早8∶ 00.温度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16~28 ℃,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海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8℃时达到最高值,但在32 ℃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4.
为从蛋白质水平解释竹叶抗氧化物浸泡-乳清分离蛋白涂膜对富硒虹鳟的保鲜机理,实验将鲜活富硒虹鳟去除头、内脏和表皮,切块后浸泡在1.0%的竹叶抗氧化物(AOB)溶液中(去离子水作为对照),再进行乳清分离蛋白(WPI)溶液涂膜,25℃下鼓风吹干表面水分后置于4℃冰箱中贮藏1、4、7、10和13 d。测定鱼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和TCA-可溶性肽的含量、蛋白质的分子内价键,以及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二级结构,分析涂膜对冷藏富硒虹鳟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冷藏期间,WPI组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和二级结构中β-折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冷藏1~7 d,WPI组的TCA-可溶性肽和二硫键含量以及表面疏水性指数(H0)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巯基含量呈相反趋势,但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这些差异逐渐减弱。冷藏13 d时,WPI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个实验组中,1.0%AOB+WPI组的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氢键、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叠的含量在冷藏期间最高,H0、TCA-可溶性肽、二硫键和二级结构中β-转角含量最低。WPI在鱼块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可...  相似文献   
135.
为揭示南麂岛岩礁潮间带软体动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及其演替状况,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5月、8月,共4次对南麂岛的潮间带7个断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调查,并对软体动物的种类、数量和优势种变化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软体动物种类63种,隶属于3纲113目34科52属,其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为506.5个/m2和801.54 g/m2;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是4个季节共有的且优势度最大的优势种;软体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冬季(1.73)春季(1.69)夏季(1.58)秋季(1.40);与历史资料对比发现,其物种数及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研究表明,南麂岛岩礁潮间带的软体动物发育较好,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远高于邻近的其他岛屿,但与此前调查结果相比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6.
非标记探针HRM法在中国对虾EST-SNP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HRM),结合非标记探针技术,对中国对虾转录组EST测序序列中的118个候选SNP位点进行了位点多态性检测,获得了39个具有二等位基因多态性的SNP位点,占总候选位点的比例为33.1%。对这些SNP位点在一个48尾中国对虾群体中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00~0.947和0.049~0.506,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范围为1.051~1.999,平均为1.574;多态信息含量分析显示39个位点的PIC值范围为0.0476~0.375,平均为0.272。另外,基因功能注释表明,39个多态SNP所在contig序列所对应的基因大都与免疫相关。以上这些结果表明,非标记探针HRM是一种简单快速而有效的SNP开发技术,可为中国对虾群体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分析提供有效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137.
该研究于2014年在西江封开段进行了8个月的渔获物调查,采集了526尾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的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信息,利用体长频率分布估算赤眼鳟生长、死亡参数,并分析渔业资源利用状况。结果显示,赤眼鳟体长-体质量的幂函数关系参数a=0.028 8,b=2.858 2。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渐近体长L_(inf)=74 cm,生长系数K=0.1,自然死亡系数M=0.19,总死亡系数Z=1.51,捕捞死亡系数F=1.32,开发率E=0.88。渔业资源量分析显示,2014年西江封开段赤眼鳟资源量为2 234 652尾、428.558 t。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ield per recruit, YPR)模型分析显示,当前赤眼鳟首次开捕体长为12.3 cm,F为1.32,YPR为1.89 g;当首次开捕体长调整为27.8 cm、F调整为0.45时,可获得YPR 7.76 g。当前赤眼鳟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建议将开捕体长设为27.8 cm,将捕捞强度降至0.45。  相似文献   
138.
为筛选出适宜秭归县推广种植且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本文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种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华恩1号和华渝5号生育期、性状、产量、质量、商品率、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在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华薯12号、华薯16号综合表现次之,可再次开展小面积种植试验。  相似文献   
139.
饥饿对半滑舌鳎仔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观察行为变化、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和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了饥饿条件下半滑舌鳎仔鱼(初孵仔鱼,10,16d)的存活与生长特征、卵黄利用、鳔的发育、消化系统和游泳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仔鱼对饥饿的行为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即表层集群游动觅食阶段,缓慢游动反应迟钝阶段和外部形态变化并多数伏底静止阶段。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10和16d仔鱼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13、8和11d;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7.8、3.5和7.4d,说明10d仔鱼阶段为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中较为敏感的阶段;饥饿会延缓初孵仔鱼对卵黄的利用速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伸,鳔的体积与正常条件下仔鱼鳔的体积差异显著(P<0.05),但对仔鱼开鳔时间和最终开鳔率无影响。组织切片观察表明,饥饿条件下仔鱼肠道绒毛和上皮细胞高度下降;肝脏细胞主要为核占据细胞质几乎消失。外部形态上,饥饿仔鱼体长较短,头大且身体窄瘦,肩胛骨异常突出,肠极度收缩,长期饥饿后所有仔稚鱼具有脑后部下陷的共同特征,可以作为早期仔鱼饥饿的标志。根据饥饿仔鱼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变化,可以初步地评价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的营养水平,从而为人工育苗中正确指导投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白灵菇多糖对CCI4损伤小鼠心脏抗氧化作用.方法:将成年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给予的白灵菇多糖每天分别为100、200、500 mg/kg共5组,连续灌胃30d后,模型对照组及3个试验组以5 mg/kg·d·wt的量,灌以用色拉油配制的1%CCL溶液,正常对照组灌以等体积的色拉油.24h后将各组动物处死,测定心脏器官的总SOD、Mn-SOD、MDA、GSH-Px几个主要抗氧化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予中、高剂量的白灵菇多糖,可显著提高受损小鼠心脏的总SOD、Mn-SOD及GSH-Px几个主要抗氧化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予中、高剂量的白灵菇多糖,可显著提高受损小鼠心脏的总SOD、Mn-SOD及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结论:对于CCI4损伤的小鼠心脏,白灵菇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