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459篇
农学   317篇
基础科学   250篇
  326篇
综合类   2196篇
农作物   301篇
水产渔业   245篇
畜牧兽医   1055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14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102.
针对目前市场上注水肉现象加重问题,有必要研究注水肉的检测技术。首先对注水肉的传统检测方法进行简要论述,分析总结了传统方法的弊端;然后对现阶段肉品含水率的4种主要无损检测方法:生物电阻抗法、核磁共振方法、超声波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的研究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着重叙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品含水率及品质检测中的研究情况及技术特点,提出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报道了农药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在不同pH和温度水溶液中的水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水解动态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并且发现,氯氰菊酯在水溶液中的水解速率远比马拉硫磷慢,但pH和温度对二者的水解效应相似,证明氯氰菊酯的水解机制与马拉硫磷相同,属于亲核反应。作者通过综合评价氯氰菊酯在环境中的残留和毒性,认为它在农业上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水生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4.
依据1992年和1993年4-5月收集的标本,分析保安湖乌鳢渔获体系结构和生长特征。年龄由Ⅰ-Ⅶ龄构成,Ⅰ-Ⅺ龄分别占渔获总尾数的12.37%,24.74%、41.24%和17.53%。Ⅴ-Ⅶ龄极少公占4.12%。优势体长为31-42cm;优势体重为350-950g。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007991L^3.1602。VonBertalanffty生长方程为Lt=77.3(1-e^-0.1988  相似文献   
105.
矢尖蚧是我国芒果产区的一种有害昆虫。本研究通过田间和室内观测,记录矢尖蚧在芒果上的为害特点、各发育阶段虫态的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并通过大田调查方法,了解设施大棚内9个芒果品种的矢尖蚧虫害发生程度。结果表明矢尖蚧可为害芒果的枝干、叶片和果实;雌虫经历2个若虫阶段和1个成虫阶段,雄虫经历2个若虫阶段、预蛹、蛹、成虫5个时期;金水仙芒和泰引1号芒的矢尖蚧为害程度最弱,桂热芒10号的矢尖蚧为害程度最高;下层树冠为矢尖蚧为害最严重的部位,中层树冠次之,上层最轻或不受为害;第 1 代若虫孵化盛期为施药防治最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6.
对贵阳地区枇杷病害种类通过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初步明确了枇杷生产中常见的病害14种,其中真菌性病害8种,分别为灰斑病、斑点病、炭疽病、疫病、轮纹病、污叶病、枝干褐腐病、花腐病,细菌性病害2种,分别为癌肿病、细菌性褐斑病,病因未明确的病害2种,分别为皱果病、叶尖焦枯病,生理性病害1种,为裂果病,其它1种,为地衣,其中灰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污叶病、花腐病、叶尖焦枯病、裂果病、地衣8种病害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药剂量。[方法]选用目前田间常用的阿维菌素复配制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其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供试的4种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在中、高剂量处理时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枯心防效和杀虫防效均在80%以上,与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组合高剂量处理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最佳用药量为42.53~47.25 g/hm2,8%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SC最佳用药量为48 g/hm2,20%阿维菌素·丙溴磷ME最佳用药量为450~540 g/hm2,32%阿维菌素·毒死蜱EC最佳用药量为240~360 g/hm2。[结论]为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ECMWF再分析资料,分析2022年12月23日夜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低气温预报失误的原因。结果显示:(1)降水结束后,虽然高空冷涡已完全移出,但中低层仍为东北风或北风,并没有西北干冷空气注入,导致中低层湿度较大,天空状况为阴或多云,不利于夜间地表长波辐射降温;(2)本次过程温度平流较弱,持续性低云和地面风对夜间气温几乎未下降起到关键性作用;(3)在近地面湿度未得到很好清除的背景下,配合弱上升运动、稳定大气层结的共同作用,使得低云维持;(4)在地形因素作用下,下沉增温利于延边东部气温升高,湿空气抬升达到饱和形成云,促使云体稳定维持在山前,同时也使延边东部风力增大,导致气温不易下降。  相似文献   
109.
环境因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磷酸盐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每个环境因子设置3个水平[温度:17、23、29℃;光照:80、120、160μmol photons/(m~2·s);磷酸盐:0.1、1、10μmol/L],考虑环境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采用L18(3~7)正交实验表安排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因素3水平的实验中,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叶绿素a峰值能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120μmol photons/(m~2·s)、10μmol/L。在培养期间,磷酸盐浓度对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温度、光照及两两间的交互作用未对叶绿素a峰值造成显著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但光能利用效率α并未随磷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当中肋骨条藻处于10μmol/L和1μmol/L磷酸盐浓度时,光照对最大量子产量F_v/F_m造成显著影响(P0.05);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_v/F_m在80和12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较高;在1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_v/F_m在12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最低。  相似文献   
110.
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多孔菌科灵芝属药食两用真菌,一直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的珍品,是传统的名贵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1-2]。目前在鲁西南、闽西、浙西南、粤东北等多地灵芝都作为主要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室内赤灵芝代料栽培技术在梅州推广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多,特别是当前提倡精准扶贫形势下,灵芝作为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对贫困地区脱贫有着重要作用。但灵芝栽培模式多样,亟待建立完善可推广栽培模式。笔者总结梅州室内灵芝有机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室内袋栽灵芝的优质、高产和有机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