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济南市外来森林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危害状况,阐述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途径,分析了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入侵蔓延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防范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双条杉天牛在济南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树木蛀道内越冬,翌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蛰,3月中、下旬进入出蛰盛期,3月底为末期;4月中、下旬幼虫大量孵化蛀入树干危害;8月下旬陆续化蛹,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9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10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下旬为末期。成虫羽化期树干喷布200倍1%的绿色威雷Ⅱ号杀灭成虫,虫株率、虫口密度和受害死亡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8.5%、2.5头,株和7.4%;林间设饵木引诱成虫产卵效果良好,受害率可降低3.4%;幼虫危害期林间释放管式肿腿蜂,寄生率较空白对照高47.3%以上;及时进行卫生伐,砍除受害树木,消灭虫源,对控制其危害起到较大作用,受害率可降低2.4%。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观察研究,美国白蛾在山东商河1年发生3代。第1-2代幼虫为6龄,第2代极少为7龄;第3代幼虫全部为7龄。记述了2008-2010各年度成虫发生期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观察了成虫羽化高峰期主要时段羽化量,以18h至19:30出蛾量最多,其中18h占38.98%,19h占23.29%。2009年第1代卵历期9-18d,平均13.0d;记述了幼虫体色变化、取食特点及活动规律和各代各龄幼虫发育历期,第1代幼虫平均历期34.8d,第2代平均24.5d,第3代平均43.2d;测量了各龄幼虫的体长及头宽。首次报道蠋敌、马蜂等天敌,记述优势天敌种类。分析了第3代虫情连年反弹的原因并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准确把握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格局,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政策提供重要依据。随着特征提取技术和分类算法的进步,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大规模耕地动态监测变得更加准确和高效。该研究选用Sentinel-2卫星影像,探讨了不同算法和特征变量在耕地非农化监测中的优势。研究首先提取了4类特征共计31个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特征优选,获得了12个关键指标,并设计了5种特征组合方案。随后,采用7种基础算法执行影像分类,并通过“单阶段”和“二阶段”两种分类策略,提取耕地“非农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有效选择多种特征变量和算法对于提高监测精度至关重要。在所有测试的模型中,采用Softmax构建的二阶段模型精度最高,最优特征组合为光谱特征+光谱指数特征+纹理特征,特征变量维度减少至12个。总体精度、平均用户精度、平均生产者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94.92%、95.16%、93.15%和0.88。对比2020年和2022年研究区数据,发现耕地转变为非农化用地的面积为146.153 km2,而非农化用地转变为耕地的面积为123.074 km2,导致耕地净减少23.079 km2。综上所述,该研究提出的耕地“非农化”监测方法可以为相关的地物信息提取和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阶段性温敏白化转绿突变体stgra254的特征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和鉴定更多的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从粳稻品种秀水09的EMS突变体库中发现了一个阶段性温敏白化转绿突变体stgra254,该突变体在28℃恒温条件下,第6片完全展开叶出现白斑,至分蘖盛期融合成片,最终叶片枯萎死亡;在32℃条件下,第6片叶白斑数目及白化程度明显弱于28℃,且3d后逐渐转绿;而24℃下的叶片表现正常。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白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伴随着H_2O_2的积累。荧光仪分析显示,光系统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tgra254与珍汕97杂交得到F_2群体,借助集团分离分析法和SSR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将其定位在4号染色体上的RM17206与RM17277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48,5.22cM。  相似文献   
16.
合欢巢蛾是近年来庭院、行道、绿地中合欢树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在济南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出蛰,6月下旬产卵,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8月中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9月中、下旬幼虫下树作茧化蛹越冬。7月中旬、8月下旬初孵幼虫危害期,将1.8%虫螨克星乳油用5倍柴油稀释后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效果达95%以上;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2000倍液常量喷雾,防治效果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17.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生物制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阿扁叶蜂在济南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林内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利用1%绿色威雷Ⅱ号200~300倍液地面喷雾防治出土成虫,具有省工、省事、省力、经济无污染的优点;5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用1%海正灭虫灵5000倍液和0.5%维多力2000倍液树上喷雾防治初孵幼虫,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久单爪螯蜂 Anteon jurineanum Latreille 在山东商河寄生旱柳广头叶蝉 Macropsis matsudanis Cai et Wei、绿体广头叶蝉M. virescens(Fabricius)、柳小绿叶蝉 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在南京寄生大麻广头叶蝉M.cannabis Cai et Wei,具有捕食和寄生的双重控制能力.文章首次记述其幼期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等.该虫在山东商河1 a发生1代,以4龄老熟幼虫在地面土茧内越夏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捕捉寄主若虫补充营养.成虫产卵于旱柳广头叶蝉3~5龄若虫中足或后足基部的胸部组织内.卵历期平均72.8 h,幼虫孵化至脱囊平均历时149 h,产卵至脱囊平均历时232 h,蛹期平均16.1 d.对旱柳广头叶蝉的寄生率24.3%~60.3%.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发生与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美国白蛾的分布范围、适生区域及传播扩散方式、发生危害特点、天敌资源、生物防治技术与应用等,并结合多年观察和防治实践,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