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水产食品的需求量出现大幅增加,水产食品行业的规模也随之发展壮大。当前中国水产食品行业已处于产业转型、格局调整的新节点。为了更好掌握我国的水产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动向,笔者对国内水产食品行业中有较大规模的水产食品企业进行了调研。在对比水产食品企业的所在地、注册资金、加工水产品的种类等信息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水产食品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2.
以香蕉横切薄层切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薄层切片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横切薄层培养技术能更有效、快速地进行香蕉的无性繁殖;TDZ(英文名为Thidiazuron,N-pheny-N’-1,2,3.-thia-diazol-5-ylurea,中文译为苯基噻二唑基脲)对香蕉薄层切片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没有得到生长正常的不定芽;横切薄层切片在暗培养且培养温度为30℃时比25℃有较高的不定芽分化率,不定芽分化能力强,丛芽多;蔗糖和AgNO3对薄层切片芽分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64.
夏宁 《草地学报》2001,10(3):47-51
在滨海盐碱地区,水分、盐分的胁迫,使草坪草体内矿质营养失衡,生长势减弱,在秋季即使轻微水分胁迫,都会使草坪草休眠提前,绿色期缩短.试验发现:秋冬季给高羊茅施用尿素或EDTA-Fe都可以改善其绿色度,增加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延迟草体进入休眠,并能加快春季返青的速度,但尿素和EDTA-Fe的交互效应在本试验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65.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在控制全生育期总氮量不变的条件下,将1/3的氮肥在水稻穗颖花分化期施用,水稻的分蘖成穗率得到提高,齐穗至乳熟期功能叶面积系数增大,光合速率加快;穗实粒数显著增加,千粒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6.
射频识别技术及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动物来源识别与健康监测、精细农业、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上发展RFID技术提出一些建议,为RFID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有更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探讨六堡茶对高血脂症模型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以低剂量50 mg·kg-1·d-1、中剂量100 mg·kg-1·d-1和高剂量200 mg·kg-1·d-1六堡茶水提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性治疗4周后,收集大鼠粪便;将六堡茶醇提物与高脂模型空白组大鼠粪便进行体外发酵培养,最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粪便和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六堡茶水提物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肠道的乙酸含量,显著增加高脂大鼠肠道的丙酸和丁酸的含量;与绿茶水提物相比,六堡茶对高脂大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更强。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六堡茶醇提物对乙酸的抑制率为16.92%,对丙酸和丁酸的促进率分别为24.81%和23.03%;4种茶叶中,六堡茶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最大,普洱熟茶次之,六堡原料毛茶和绿茶的影响最小;六堡茶醇提物不同极性段组分均能抑制乙酸分泌、促进丙酸和丁酸的分泌,其中,六堡茶醇提物通过60%的乙醇洗脱组分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8.
蜂胶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阐述了蜂胶的主要化学成份及蜂胶的特性,归纳了蜂胶在杀菌、防腐及抗氧化等研究中的功能作用,并对蜂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小麦成株抗条锈性差异基因表达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cDNA-AFLP技术,对成株抗条锈小麦品种兴资9104在成株期受条锈菌生理小种CY32侵染后5 d内9个时间点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共筛选64对引物,产生32 320个转录本(TDF);用37对引物检测到2 201个(6.81%)差异TDF,其中926个TDF诱导表达,1 275个下调表达。经大规模克隆、测序分析,最终获得330个差异TDF,聚类分析得到259个EST (unigenes),命名为aTaPST1至aTaPST259 (GenBank注册号:FL645754~FL646011和FL646262)。经BLASTX比对和功能分类分析,其中96条EST(37.07%)未找到同源性匹配,68条(26.25%)与未知功能蛋白同源性较高;其余95条ESTs主要涉及能量(11.20%)、基础代谢(4.63%)、转录调控(3.86%)、抗病与防御(3.86%)、蛋白质运输和储存(3.09%)、蛋白质合成和细胞生长(各2.32%)、以及信号转导(1.54%)等。选取抗病与防御、转录调控及信号转导类等相关的6个差异基因,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其表达模式符合cDNA-AFLP表达谱。小麦成株抗条锈性分子机制涉及植物多方面生理生化反应,包括抗病与防御、转录调控、蛋白质代谢、信号转导、以及非生物胁迫等多种途径相关基因的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70.
虚拟植物生长技术及其农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虚拟植物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已成为现代精细农业技术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虚拟植物的3种研究方法:分形(Fractal)方法、L-系统和基于随机过程的数学方法(以AMAP方法为代表),探讨了虚拟植物在国内外农业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和若干策略问题,包括:建立植物拓扑结构的快速生成算法,植物生长可视化的进一步研究,软件开发及其应用,展望了虚拟植物在农业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如建立虚拟实验室、虚拟农场进行农业教育和农技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