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油菜是本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传统的移栽种植方式花工较多。为适应农业向规模化集中的要求,发挥农业机械在油菜生产中的作用,探索机械直播油菜的农艺要求,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32.
唐建国 《四川蚕业》2003,31(1):32-33
20 0 2年 ,我县的桑树病虫害严重 ,严重的影响了桑叶的产量与质量 ,制约了我县蚕茧单产质量的提高。为了弄清危害最严重的桑粉虱的发生危害情况 ,笔者作了如下调查 ,并浅谈几点防治办法。桑粉虱Bemisiamyricaekuwama属同翅目 ,粉虱科 ,又名白虱 ,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杨梅粉虱。1 分布与危害1 1 分布 :笔者曾在 2 0 0 2年 8~ 9月在马鸣乡的高桥、江寨设点调查、结果发现未防治的密植桑、河流地 ,成片桑发生多 ,而大行桑 ,山坡地发生较少或没有。1 2 危害情况1 2 1 危害特点 ,成虫群居 ,枝条顶端的 1~ 2片叶产卵最…  相似文献   
33.
高抗丝黑穗病优良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研究中心高产室创造的北方早熟优质多抗春玉米群体按 S1 和半同胞综合选择法进行3轮轮回选择改良玉米新种质10份以上;利用玉米复合杂交技术创新高抗丝黑穗病育种新素材5份以上;选育出高抗玉米丝黑穗病、高配合力、优质玉米自交系2~3份。  相似文献   
34.
泥鳅苗种和成鳅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施肥法培育泥鳅鱼苗,抑制大型枝角类,避免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每平方米放养500~650尾,成活率可达80%以上。在池塘和稻田中饲养成鳅,以常规的施肥投饲方法单养或混养,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5.
糯玉米生长受光照、通风等条件影响较大,笔者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沪玉糯3号”产量、生育期、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沪玉糯3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36.
对于饲养奶牛,通常将无外伤,不明原因的肿胀称为无名肿,但根据其性质、表征、发病时间可分为阴毒肿、钝性组织挫伤肿和无名血肿。  相似文献   
37.
随着国内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家禽饲养量逐年增加.禽病的发生和流行也随之出现一些新变化,特别是中小养殖规模的鸡场,进入冬季后疾病种类增多,用药防控效果不显著,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收益甚微.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积累的经验,对鸡场冬季几种常见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防制方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为筛选出窄行距插秧机最适宜的栽插密度,对新引进的窄行距(行距为25cm)水稻插秧机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花优14"作单季晚稻机插栽培,采用25cm窄行距插秧机栽插,以株距12cm为宜。  相似文献   
39.
生物农药青萎散防治西瓜枯萎病示范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农药青萎散是常州市兰陵制药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农科院张春明副研究员合作研究开发的微生物农药新产品,为验证它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最佳的简易用药方法、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等实用技术,特设立本示范试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青萎散(活菌数3  相似文献   
40.
株洲县林地土壤的成土母质母岩主要有板页岩、砂岩、花岗岩、紫色页岩、石灰岩及第四纪红土等.土壤类别主要有红壤土、紫色土两种.通过对土壤分析、检测,得出各类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根据不同树种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提出了林地土壤施肥与树种配置建议,以期为科学施肥,适地适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