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1篇
综合类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经过8年选优、优株一各级党委 优良无性系三轮选择与测定、从74个优株30个优良无性系中选衣出新柏6、13、12、20、4、3、11和10等8个新品系。其共同特点是产量高而稳,皮油、梓油的含量高、皮油的熔点较 、与天然可可脂十分接近,而且pop含量较高。经遗传性测定与繁殖推广,这些特性遗传性稳定,经济性状较为一致,表现优良。栽培时要实行葡萄柏+鸡爪柏的混合奶式,然后选可配性强的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一引言油茶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油科植物。它具有耐旱、耐脊薄、适应性强等特点,在一般荒山、荒地都可以种植。直播和育苗造林均可,而且工本低、收益大,群众喜欢种植。但是,往往没有选种,或选种不得法,因此,出苗率不高,苗木生长不好,造林成活率低,从而浪费大量种苗。为此,于1964年至1965年在我所桐树坑对油茶种子与苗木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3.
红壤地油桐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江西是我国油桐产区之一,约有油桐面积1万hm2,产量约1万t。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对桐油的需要,市场缺口大,价格上涨,省农业开发办针对当前我省油桐生产的现状及时下达了“油桐速生丰产栽培技术”项目,经过3年的精心组织实施,达到了速生丰产的要求,起到了示范推广的作用,取...  相似文献   
24.
油桐速生产技术推广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25.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以经济林为主的科技兴林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中旬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8个省(区)、市的72位代表。会上收到论文53篇。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新形势下如何振兴经济林。代表们分别从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县仍至一个村、一条沟如何发展经济林  相似文献   
26.
罗老师:我想学油桃栽培技术,恳请你把油桃的品种、特点、栽培技术,以及购买种苗的地址告诉我,谢谢。井冈山市拿山乡黄志油桃与水蜜桃、蟠桃是桃家族的三大系列,约有800多个品种,并各有其特点。根据其分布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二大品种群。油桃原产我国的品种不多,目前栽培和推广的油桃品种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油桃的显著特点是:果实光滑无毛,外观油光艳丽,具有李的外观,桃的核,李、杏的综合风味。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桃家族中的佼佼者。经过多年引种试验,适宜在我省栽培的油桃优良品种主要有以下几个:早美光。原产美国,…  相似文献   
27.
柚类地方良种——马家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柚类地方良种——马家柚@唐光旭@唐仕斌@徐禄朝¥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广丰县林业局柚类地方良种——马家柚唐光旭唐仕斌徐禄朝(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330032)(广丰县林业局马家柚是在1991年全省柚类资源普查基础上,于11月下旬全省柚子鉴评会上,被评为柚类地方...  相似文献   
28.
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又名肿节风,为金粟科多年生亚灌木。分布广泛。在我国南方各省都有,尤以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较多。草珊瑚全株入药味苦、微辛、性平,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痢疾、腰腿痛、骨折、无名  相似文献   
29.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1月3日—27日由省经委、省林业厅、省粮食局联合在南昌市召开了油茶生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和重点县主管农业综合部门的负责同志、林业局长、粮食局长和其他县的林业局长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250余人。省政府办公厅秘书长张建雨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赵总理来我省视察时对江西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联系我省林业生  相似文献   
30.
“双季”板栗或“多季”板栗,是因为它在年生长周期中一年开二次或三次花、结二次果。因第三次花较少,而且只见开花不见结果,故一般都叫“双季板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