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23篇 |
免费 | 118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95篇 |
农学 | 349篇 |
基础科学 | 323篇 |
275篇 | |
综合类 | 2263篇 |
农作物 | 267篇 |
水产渔业 | 184篇 |
畜牧兽医 | 1595篇 |
园艺 | 424篇 |
植物保护 | 1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72篇 |
2022年 | 212篇 |
2021年 | 240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212篇 |
2018年 | 207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250篇 |
2013年 | 244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282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271篇 |
2008年 | 283篇 |
2007年 | 255篇 |
2006年 | 210篇 |
2005年 | 212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280篇 |
2000年 | 229篇 |
1999年 | 182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6篇 |
1975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取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杉木人工林为试验区,以不同林龄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采取野外样地调查与实验测定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包括耕地)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即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且在各土层之间的含量分布差异显著;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在各林龄之间含量分布差异显著;二者在土壤剖面和林龄分布上均存在波动,但高于耕地.不同林龄之间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换算系数略有不同,在0.05~0.06之间.回归分析显示,各林龄(包括耕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总体上有较显著的线性关系;林龄与有机质含量以及林龄与全氮含量在土壤剖面各层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特早芽品种“元宵茶”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元宵茶”是从霞浦县崇德乡后溪岭自然村特早芽“春分茶”群体单株选育出来的无性系新品种。在省农业厅经作处茶叶科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霞浦县茶科所建立品比试验区与母本国,采取边选育、边繁育、边区试的办法,把特早芽品种“元宵茶”引到清流县、福安市、拓荣县与省茶科所区试。对“元宵茶”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抗逆性、幼龄期生长情况、产量、品质、萌芽特性进行考察,通过不同地区试种实践,为推广提供依据。现将各地引种情况报告如下。二、引种经过与方法霞浦县茶叶局为选育、开发特早芽品种“元宵茶”。于1993年在霞浦… 相似文献
993.
994.
一、历史的回顾 1 、五、六十年代恢复阶段 我省茶叶生产从1949年产量0.39万吨,到1952年发展到O.49万吨,1957年产量达0.70万吨。1958年产量0.93万吨(粗老茶多),1962年产量下降到0.43万吨。1963年茶叶生产逐步恢复,茶叶产量0.48万吨。到1965年产量恢复到0.56万吨。1966年,产量 相似文献
99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996.
997.
猪丹毒为丹毒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此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又称类丹毒.此病检疫落实到位,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很关键.产地检疫,在出栏前结合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剖检病理等判断而进行的感官检疫,条件允许的需结合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实际检疫中受制于检疫条件的约束,应综合摸、视、听等感官检疫而最终确定,不能单单迷信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等片面确诊.屠宰检疫,是屠宰后根据病理剖检而进行的检疫.此病典型病理变化,表现为败血症变化、皮肤有红斑.同时,还有一些脏器的典型病理变化,文章都将一一罗列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8.
培创高产土体首先要选地调茬培养地力。高产田应选择土层深厚 ,土质肥沃 ,多年未种花生 ( 3~ 5年轮作 )的粮田、棉田或菜地。第二 ,要加深熟化耕作层。方法是花生前茬和当茬都要注意适当耕翻 ,逐年加深熟化耕作层。对土层深厚 ,但历年耕深不超过 2 0cm。形成犁底层的田块 ,应耕翻 2 6.5~30cm打破犁底层 ,耕翻时间以秋耕或冬耕为好。秋耕要在早秋作物收获后及早进行 ;冬耕要在晚秋作物收获后冬前及时进行 ;如不得不进行春耕 ,则一定要在早春进行。第三要适量压沙改良土性。土质较粘紧的田块 ,要适量压沙。压沙量以每公顷 2 0 0~30 0m… 相似文献
999.
为比较农用腐殖酸、生化腐殖酸、海藻酸钠寡糖、氨基酸、复合生物刺激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这5种生物刺激素喷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种生物刺激素均可一定程度促进小麦旗叶的生长和提高SPAD值,以海藻酸钠寡糖处理效果最优,其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均显著增加,气孔限制值则显著下降。除氨基酸处理外,其他生物刺激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增加小麦产量,也以海藻酸钠寡糖处理效果最佳,其穗顶部、中部和基部的籽粒重、穗粒数及千粒重均显著增加。5种生物刺激素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麦总淀粉含量,以生化腐殖酸处理效果最优;此外,生化腐殖酸、农用腐殖酸和海藻酸钠寡糖处理还可提高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支比。除农用腐殖酸外,其余生物刺激素处理的蛋白质、湿面筋和干面筋含量均显著下降。综合而言,5种生物刺激素中,以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产量形成的促进效果较好,但对品质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