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篇 |
农学 | 18篇 |
基础科学 | 12篇 |
13篇 | |
综合类 | 141篇 |
农作物 | 15篇 |
水产渔业 | 13篇 |
畜牧兽医 | 57篇 |
园艺 | 61篇 |
植物保护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为什么说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因为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都全球领先。因此,有人说中国未来30年无法超过美国这句话也不是没道理的,国家对国家的超越不是表现在GDP的数字上,而是表现在系统竞争力上,企业经营也是如此。可口可乐曾经有一句非 相似文献
33.
34.
35.
以泰国巨竹Gigantochloa tekserah成熟种胚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泰国巨竹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建立其试管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泰国巨竹丛生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3 mg·L^-1BA(6-苄基腺嘌呤)+0.01 mg·L^-1TDZ(噻苯隆)+0.3 mg·L^-1NAA(萘乙酸),增殖系数为2.11,芽丛生长旺盛;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MS+3.0 mg·L^-1IBA(吲哚丁酸),生根率达70%,根系发达、粗壮;试管苗移栽至等配比的泥炭、蛭石、珍珠岩的基质中,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及其消解动态进行分析,评价嘧菌酯在花生生产上的残留安全性.[方法]对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及采收间隔期与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及土壤中嘧菌酯最终残留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嘧菌酯进行了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嘧菌酯在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24~12.07 d和5.57~13.48 d.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1.135、0.154、0.922和0.957 mg/kg,嘧菌酯残留量排序为花生<花生壳<土壤<花生植株.根据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嘧菌酯在花生中的残留中值为0.05 mg/kg,普通人群嘧菌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418785 mg/k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3.32%左右.采收间隔期为21和28 d时,在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和采收间隔期条件下,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按常规方式施用嘧菌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但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施药剂量和施药次数对最终残留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7.
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研究松材线虫病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形、河流和人类活动等因子间的关系,并利用基于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模型筛选出对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异影响最大的因子。结果表明:2022年休宁县松材线虫病的重灾区和中灾区主要集中在东临溪镇、榆村乡、山斗乡和海阳镇,部分中灾区分布于万安镇、商山镇、五城镇和源芳乡;休宁县松材线虫病主要分布在高程600 m以下、坡度5°~35°、距河流800 m以内、人类活动强度低的区域,疫情分布与坡向间的关系不明显;高程对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高,是影响休宁县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异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38.
不同试剂提取紫色土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取了不同浓度的KCl、K2SO4和CaCl2试剂,以6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紫色土为对象,研究其提取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各试剂提取土壤DOC含量均随生育期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峰值.同一生育期下,2.00 mol·L-1 KCl和0.25 mol·L-1K2SO4提取DOC平均含量相对最高,0.05 mol·L-1 KCl和0.15 mol·L-1CaCl2提取DOC平均含量相对较低.几种试剂中0.25 mol· L-1K2SO4提取的成熟期土壤DOC量占总有机碳比例最大(2.67%),同时,0.25 mol·L-1 K2SO4测定各时期结果重复间的平均变异系数也最小(10.00%),2.00 mol·L-1 KCl次之.0.15和0.25 mol·L-K2SO4提取的成熟期DOC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全磷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因此,综合试剂提取土壤DOC的浸提率、稳定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得出,0.25 mol·L-1 K2SO4为提取紫色土DOC的最佳试剂,2.00 mol·L-1 KCl和0.15 mol·L-1 K2SO4次之. 相似文献
39.
40.
以玉米自交系B73(V4版本)作为参考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玉米ZmNRT基因家族成员,从系统发育关系、GO(Gene Ontology)富集、基因结构和玉米不同时期及组织下的表达谱等方面全面解析玉米ZmNRT基因家族。基于qPCR实验和共表达网络分析,对玉米ZmNRT家族基因在氮响应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全基因组水平上共鉴定到 162 个 ZmNRT 基因,主要分为 ZmNRT1(62 个)和 ZmNRT2(100 个) 两大类群。GO富集发现,仅46个基因参与硝态氮转运过程,这些基因被不均等分成7个亚家族,每个家族1~15个基因。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期和组织下ZmNRT基因表达是差异的。在氮诱导下,qPCR鉴定结果显示,12个ZmNRT基因是氮响应基因,9个基因表达上调,3个基因表达下调。共表达网络结果发现,其中10个ZmNRT基因与已知的氮代谢基因存在显著共表达关系(|r|>0.8 p-value<0.05),推测这10个基因可能是调控玉米氮代谢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