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篇 |
农学 | 3篇 |
3篇 | |
综合类 | 33篇 |
农作物 | 13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3篇 |
园艺 | 10篇 |
植物保护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18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海平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9,(7):18-22
根据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历年生产和近20年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桂林市银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订保护银杏古树的条例,推广了能够促使百年银杏古树恢复生机、幼树生长旺盛、新建果用银杏林丰产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提倡合理开发利用银杏古树资源,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管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为质控菌,研究乳酸杆菌LH菌株对氟苯尼考、土霉素、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强力碘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在5.0×105cfu/mL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μg/mL、4μg/mL、16μg/mL、32μg/mL、32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6μg/mL、64μg/mL、128μg/mL、128μg/mL、128μg/mL;最小抑菌浓度随着菌悬液浓度(104~107cfu/mL)的增大而升高;在杀菌曲线中,药物对菌的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实施银杏良种早实丰产栽培项目,对采用嫁接苗定植和实生苗定植两种建园方式进行栽培研究,认为在选择银杏优良株系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人工辅助授粉及促花保果等技术措施。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菌的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效果。供试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400 g/L氟硅唑SC和430 g/L戊唑醇SC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80 g/L和0.082 g/L,其次为40%晴菌唑WP和10%苯醚甲环唑WG,EC50分别为0.223 g/L和0.245 g/L,30%吡唑醚菌酯SC、30%嘧菌酯SC和40%多菌灵SC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其EC50分别为1.182、3.162、10.194 g/L。该研究结果可为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柑桔脚腐病又叫裙腐病、烂蔸病,是柑桔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发生在植株根颈部皮层,造成根颈环割,皮层腐烂呈褐色,有酒糟臭味的褐色胶液流出,使植株体内的养分、水分的输送受阻,以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一般高温多雨的气候、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 以及根颈部树皮遭损受伤等都利于该病的发生。脚腐病一般于4月份开始发生,8月—9月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