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历年生产和近20年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桂林市银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订保护银杏古树的条例,推广了能够促使百年银杏古树恢复生机、幼树生长旺盛、新建果用银杏林丰产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提倡合理开发利用银杏古树资源,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管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为质控菌,研究乳酸杆菌LH菌株对氟苯尼考、土霉素、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强力碘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在5.0×105cfu/mL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μg/mL、4μg/mL、16μg/mL、32μg/mL、32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6μg/mL、64μg/mL、128μg/mL、128μg/mL、128μg/mL;最小抑菌浓度随着菌悬液浓度(104~107cfu/mL)的增大而升高;在杀菌曲线中,药物对菌的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实施银杏良种早实丰产栽培项目,对采用嫁接苗定植和实生苗定植两种建园方式进行栽培研究,认为在选择银杏优良株系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人工辅助授粉及促花保果等技术措施。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菌的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效果。供试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400 g/L氟硅唑SC和430 g/L戊唑醇SC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80 g/L和0.082 g/L,其次为40%晴菌唑WP和10%苯醚甲环唑WG,EC50分别为0.223 g/L和0.245 g/L,30%吡唑醚菌酯SC、30%嘧菌酯SC和40%多菌灵SC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其EC50分别为1.182、3.162、10.194 g/L。该研究结果可为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柑桔脚腐病又叫裙腐病、烂蔸病,是柑桔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发生在植株根颈部皮层,造成根颈环割,皮层腐烂呈褐色,有酒糟臭味的褐色胶液流出,使植株体内的养分、水分的输送受阻,以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一般高温多雨的气候、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 以及根颈部树皮遭损受伤等都利于该病的发生。脚腐病一般于4月份开始发生,8月—9月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8.
在银杏的主产区,结果银杏树在生长发育期常有落果现象。据我们1990年至1994年在灵川县海洋乡的调查,发现正常情况下,每年的落果量占总产量的15%~25%,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落果的原因一是养分不足。据调查,在灵川县海洋乡,银杏树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现第一次落果高峰,7月上旬出现第二次落果高峰。这期间是果实迅速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同时也是新梢和根系生长的旺盛时期,也需要大量的养分。此时,枝叶生长和果实生长就出现争夺养分的矛盾。如果树体营养不足,则矛盾加剧,引起落果。二是人工授粉不当。授粉的时间掌…  相似文献   
9.
针对2008年桂林市毛竹林受冰冻雪灾的危害,采取笋前一次性清理、选择性清理、新竹定型后清理3种处理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性清理对发笋量、成竹量、新竹平均胸径生长量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毛竹生产力最大,处理效果依次为:选择性清理>新竹定型后清理>笋前一次性清理。  相似文献   
10.
深两优689系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温州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两系恢复系温恢689与两系不育系深08S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矮秆抗倒、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21年5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栽培。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